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疏妆 > 第265章 假死为真

第265章 假死为真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疏妆!

又只用了一夜的时候,第三起命案在京城内再次闹得沸沸扬扬。

更不知是谁传出五爪钩与王绪的干系,于是王绪有可能是真凶的传闻随妖后传言被世人愈传愈烈,如今京城中好事者大多分为两拨。

一是拥护太后与皇室,认为数起命案皆是为诬太后名声而生,是有贼人意图祸乱朝纲,王绪便成为这一拨人编排痛恨的对象。

其二是信奉神论,认为太后做出不苟之事,天要降罚,大楚已被天神厌弃,如今诡案丛生便是昭示,已经夸张的上升朝堂庙宇之上了。

传言在背后之人的推波助澜下,已到了武力镇压都于事无补的地步。

这日近墨与伍六七策马回城,未及城门就已听见传言,一路听过来,神色也愈发铁青。

临近城门之下,当听见王绪祸国妖人的名号后,伍六七一脸莫名其妙地停了马,愤愤道:“不是......京城五爪钩案为何又与王绪扯上干系了?他们别荒谬行不行!”

近墨抿了抿唇,淡声应他:“想必是其中又出了什么差错,你我且先回衙门向大人禀明山东之事。”

伍六七闻言叹气,“这扶凌门可真难抓。”

近墨笑了下,夹紧马腹策马,声音顺着风声传来,“是京城鱼龙混杂,太好藏匿。”

回到大理寺衙门时,沈寂才从义庄验尸回来不久,身边还跟着衙里的仵作,听闻近墨二人回来的消息,忙让仵作退下,在公事房旁用于官员吃茶的耳房内见了二人。

见礼过后,近墨呈上一个被蜡封好的信件。

“属下与伍六七前往徐家祖坟查了徐凌的墓,棺椁中确实是有一具白骨不假,但那却并非是徐凌的尸骨。”

沈寂打开信封,里头是徐家旁支一众人的证词,详写了徐凌在徐家期间遭受家族冷眼与侮辱的过程,大有私吞徐父徐母与王妃为徐凌留下的家产,小有默许家中小辈欺辱他。

尽管年岁隔得远了,但桩桩件件他们都记得十分清楚,可见在当时他们迫害徐凌,是明白自己所做之事是错的。

然而他们还是去做了。

举家欺负一个身世坎坷的孩子,此事真令人咋舌,令人不齿。

沈寂不慌不忙的看完,眼底却闪过一丝厉色。

似乎在深宅大院之中,得势者欺负弱势者这样的事层出不穷,无论在何地,也无论是谁,始终无法断绝此类不平事的发生,因为将那扇朱红大门关上,无论屋内多么阴暗寒凉,屋外的人都看不到。对此,徐凌没有办法,沈宽没有办法,他亦如此。

他们都被家族这座山压得太重了。

沈寂沉默须臾,将证词折好放置一旁,抬眸问:“不是徐凌,那墓中尸骨是何人的?”

近墨又从包袱中翻出两封证词,一封为验尸的仵作所做的验尸笔录,一封是徐凌乳母之子的证词。

“徐凌病逝前,他的乳母离奇失踪,此事十分可疑,于是我们找到徐凌乳母之子问询,得知当年不仅有这一桩事离奇,在徐凌死后,他身边侍候的丫鬟小厮竟都不见了踪影。我们在山东辗转,却始终查不到这些人的踪迹,直到请仵作验了徐凌墓中的尸骨后,乳母才总算被寻到踪影。”

随后伍六七接过他的话,继续道:“墓中的尸骨并非男子尸骨,而是一名妇人的,据仵作所说,尸骨主人该有四十来岁,经查,正是乳母。她被人毒杀,尸首却不知为何葬入了徐凌的墓中。”

“当年徐凌后事一了,身边人尽数失踪,徐家旁支唯恐沾上人命官司,再让朝廷知晓他们欺辱昭王爷的小舅子,怕自己万劫不复,只敢草草了结此事,直到如今我们去查,才透露些许,不过想详查这些人的去处,却不容易了。”

“大人,徐凌假死一事为真,想必扶凌门背后的主子就是他!”

得此结论,沈寂早便心中有数。

但又难免以此为疑,若徐凌被欺压至此,可见当时的他毫无援助,那他是如何以假死金蝉脱壳的?又是如何从无到有建立起如今的扶凌门的?而他在羽翼丰满以后,为何寻仇对象里没有徐家旁支,反而要舍近求远向赵沈两家寻仇?

这一切只怕只有他自己才能解释清楚了。

至少如今他们明晰扶凌门背后是谁在操控,也明白为何扶凌门要刺杀沈寂他们。

当务之急便是引出徐凌其人,将扶凌门一网打尽。

话至此,伍六七终于有机会问出王绪的事。

沈寂知晓他会问起,也不曾有隐瞒,将三起命案事无巨细与他说了。

伍六七听后沉吟片刻,蹙眉望向沈寂道:“大人,王绪其人......”

没让他讲话说完,沈寂便打断了他:“伍六七,我明白你的意思,也自然相信王绪与此事无关,但他与五爪钩有关这是不争的事实,如今世人皆知五爪钩出于他手,眼下他又不知踪影,形势于他大为不利。眼下我们要做的,是查出真相。”

伍六七何尝不懂他的意思,只是王绪失踪多日,到如今还了无音讯,他不免有些担心。

“爷,那我们眼下该如何?”近墨问。

沈寂缓缓叹气,望向二人道:“你二人这几日辛苦了,今日先回去休整,明日再来衙门点卯。”

闻言,伍六七也只好作罢,二人施礼后出了耳房。

在衙门门口时又恰好遇见千澜和廖瑜从外面回来,见到伍六七和近墨,千澜疲惫的脸上露出笑意,三步并作两步地跑到二人面前,惊喜道:“伍六七,你们俩可算回来了!”

伍六七朝她笑了下,看到她身后的廖瑜,二人又一齐拱手施了一礼,“廖大人。”

廖瑜点头致意,笑道:“车马劳顿,二位这一路上辛苦了。”

二人齐声,“不敢。”

千澜迈上一个台阶,对上伍六七的目光,“王绪的事你已经听大人说了吧?”

伍六七点头。

千澜抬手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宽慰道:“你与他同吃同住,肯定也很担心,我们都很担心他,你先别急,事情还没严重到寝食难安的地步,王绪在五爪钩案中想是顶包那一环,作用就是想要我们在急中出错,所以他们并不见得会伤害他。”

她这话倒是尽数被伍六七听了进去,他点头应道:“如今着急也无用,车到山前必有路,只能一步一步地来。”

千澜满意一笑,“成,那你和近墨这几日先住在侯府,我让念娘给你们安排了厢房,近棋他们都在。我还得和表哥去找大人说事,就不耽搁了。”

盛情不好推脱,而且经王绪一事,住一块似乎比孤身一人要好得多,于是二人也未有推辞,点头应承下来。

两厢在衙门门口辞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