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九零年代:不做贤妻良母后爽爆了 > 第45章 回村

第45章 回村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九零年代:不做贤妻良母后爽爆了!

当天晚上,周芸就将想回乡下看看的想法,在饭桌上,跟李小军兄妹三个说了。

“妈,江姨......”李丹好奇的想问。

周芸纠正她,“按辈分的话,你喊外婆。”

不过,江姨说她妈生她不容易,那时候难产,差点命都没了,身体还没恢复好,就走了,当时真的顾不上照顾她。

所以,江姨从小只让原主喊她姨,并不让叫‘妈妈’。

可是,在原主心里,江姨就是她的妈妈。

李丹点点头,“嗯,外婆。那你们有二十多年没见了,你还能认得吗?”

周芸点点头,“自然是认得的。”

“我记得小时候,有几年,咱家困难的时候,每年快要过年时,家门口都放着两袋小米,两袋面,还有地瓜干、干茄子的,是不是外婆叫人送的?”李小军也好奇的问。

那时,每回拿到东西,他记得他妈就坐屋里,盯着那些东西抹眼泪。

周芸叹息,“是啊。”

这事,经李小军这样一提醒,周芸这脑子里的记忆就更加清晰起来。

原主其实心里也清楚,她住在这县城,婆家压根不管她跟孩子,有几个相好的邻居、朋友,但是,人家给她东西,犯不着偷偷送到门口不吭声的。

再说,还有这地瓜干和干茄子,那是乡下才有的东西。

所以,原主是知道,这定然是乡下亲人给送的。

只是,送了有几年,等李小磊也能进托儿所,一家子担子轻松些了,便没动静了。

李小军又道,“是该回去看看的,那明天我向厂里请假,陪您一起回去?”

“我也去。”李丹忙也自荐。

李小磊也想说去,可是,他还要上课,厂里请假可以,学校请假,他落下的课就没法补了,何况,他本身成绩就不好,需要比别人更用功才是。

不过,周芸都拒绝了,“你们俩就算了,这回我自己先去,毕竟,二十多年没回了,也不知蒋家现在怎么样了。

我记得那时家里很小,都不够地方睡。

你们贸然跟我回去,怕会给人添麻烦。

等下回......”

“哦。”李小军也没觉得什么,只道,“那你哪天去,我送你去汽车站。”

“就明天吧,你们上班,我自己去就成。不过,或许会小住几天,这几天,你们自己在家照顾好自己。”

近来,这仨孩子表现的很不错,周芸也就表现的很像个慈母了。

李小军点点头。

李丹道,“妈,放心好了,我们都不是小孩子了。”

周芸也就没再说什么,当晚,她自己简单的收拾了几套换洗衣裳还有洗漱用品。

第二天吃过早饭,提着行李包,先去的菜场,那边有卖水果和点心的。

她就买了几斤苹果和两包酥糖,另外,又去店里买了两袋子奶糖。

第一次回,周芸也怕东西带太多不方便。

买好后,都塞进了行李包,就坐公交车去了汽车站。

车票挺好买,到地儿就买着了。

不过,没有直达的车子到村子,都是路过,周芸得记得那边有条去另外一个县城的公路。

在那路口下,之后,再坐个驴车,大约坐个四十多分钟就能到。

在车站等了一刻钟,就上了车子。

有点脏兮兮的小客车,里头座椅都变形了,坐垫更是脏的看不出原样,车子里还有股子很奇怪的味儿。

周芸简直懵了,这可是她想象不到的。

还好,她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在汽车发动前,头一直对着窗外,大口呼吸着外头的空气。

很快,车子里人就坐满了。

有几个是一起的,一上车就聊开了,那大嗓门跟锣鼓开戏似的。

说的是方言,不过,周芸竟然能听的懂。

好像是这个婆婆去城里给儿媳妇赶月子,还将家里的老母鸡带去了两只,结果,在那待了没十天,就被儿子儿媳往回撵了,说老婆婆脏,上完茅厕不洗手,烧菜总喜欢拿锅铲从锅里直接铲菜来尝,还有给孩子那尿布湿透了也不知道换,有些甚至懒的洗,直接晾干接着用,弄的家里一股味道......

总之,说了好多。

周芸一路晕乎乎的,到了下车时,还听着那几个说的起劲,没有停歇的意思。

蒋家的村子,离县城其实不远,只是,路况太差,连水泥路都没,一路的泥巴路,还坑坑洼洼的。

汽车晃啊晃的,总算晃到了地儿。

路口下车,走了几分钟,便有个小集市一样。

记忆里,就是从这里坐牛车的。

不过,现在乡下也发达了,牛车、驴车都没了,改成蹦蹦三轮车了。

周芸打听了一个,就坐上了一辆三轮车。

可是,那司机要等人上的差不多才开,于是,周芸愣是在车上等了二十分钟。

好歹等车厢里坐了约莫七八个人,司机才用摇把摇响了车子。

一路蹦蹦跶跶的,周芸颠簸着,好歹一刻多钟后到了蒋家村的村口。

下了车,付了两毛钱的车费,周芸随后提着行李包,往村里走去。

不过,太多年没回来,村里的风貌似乎有了变化。

记忆里的一水的土坯屋,如今竟有好几家气派的青砖黑瓦屋,院子里也收拾的很敞亮。

周芸找不到养母家,便问了一个扛锄头出门的大娘。

“婶子,请问江学文家在哪儿?”

江学文就是江姨的大儿子,比周芸大两岁,算起来,两人从小一起长大,也算是青梅竹马。

“你是城里来的?他家什么人啊?”那大娘好奇的打量着周芸,她不记得江家有这么个洋气的亲戚啊。

“亲戚。”周芸简单回答,因为,她不知道江姨还能不能原谅她,亦或者还让她登门。

毕竟,当年原主宁愿与养母决裂,也要与李成祥在一起,这种行为,真的挺伤人的。

“呀,亲戚啊?”那大娘显得很兴奋的样子,连忙将锄头往屋角一扔,拍了拍袖子,就道。

“他家就在后头呢,走,我领你过去。”

“多谢婶子。”周芸很客气。

那大娘脚步飞快,一边走一边喊着,“老姐姐,你家来亲戚了,学文在吗?来找学文的呢。”

江家门口,江姨正坐在小板凳上,拿着半簸箕的米,正在挑米里的沙子。

听见大娘喊,忙放下米,起身朝院外看。

就见一个年轻洋气的女人,跟在二铁他妈后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