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汉末道途 > 军工

军工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汉末道途!

大半天时间过去了,张修等人回去的时候,目测已经下午三点多了。

与王立几人商量了下地形,还有就是对于今天勘察的地形重新绘制了比较详细的地图,地图就交给了王立,这几天王立跟着张修还是学了不少东西的,而且只是在之前吴春提供的地图上补充修改而已,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

交代完事情,张修就迫不及待的前往村子里的冶炼场了,

到了铁匠铺,这才发现,铺子也已经被拆掉了,原来的炉子旁边用黄泥又给砌筑了一个炉子。

张修跟个好奇宝宝一般,在几个大匠之间乱串,张修这才发现,几人用青铜浇筑法做的箭头,一个人先是按照张修绘制的图纸,一比一刻了一根木头,用木头制作砂范,用这个砂范做了一根原始的箭头,在经过打磨修整之后,在各项尺寸都达到要求之后。令人叫绝的是,几个人再用这第一根箭头做模具,做了一个铜范,张修不知道他们往里面都添了些什么东西,做出来的铜范并没有和箭头融合在一起。

经过不断的复制铜范,张修知道,五百支箭矢是真的要少了,就今天这个做法,只要材料不短缺,箭头想要多少就有多少。五百支箭,只需要十个铜范,浇筑五十次罢了。况且就张修眼前看到的,就不止十个铜范。

最终张修还是看到了他们工艺的密码,他们在浇筑之前,往铜范上面刷了一层东西,还有就是抹了一层碳粉和草木灰。张修也算是瞧出来了,箭头这种小件的浇筑,比较考验眼力和经验,总是帮忙的年轻人负责浇筑铜汁,而几个大匠只负责开模,时间要把握好,快了箭头会变形,慢了铜汁跟铜范会粘在一起。

箭头本身就是易耗品,对于它本身的质量张修并没有强求,有些射中人之后碎裂的箭矢可能比贯穿伤杀伤力还要大一点。

所以,出模之后的箭头,就只是在几个大匠的打磨机上简单的打磨修正了下,便是在一旁妇人还有工匠的指导下,安装箭头。

张修对于这些大匠带来的一些机器是很惊喜的,果然,劳动人民在长期劳动积累的经验和知识会在使用的器具上有所展现,打磨机械,并不是什么复杂的东西,就是一个木架子安装了一大一小的两个轮子,大的轮子上有一个小的手柄,小的轮子安装在前方,本身就是磨刀石的那种材质,大小轮子通过齿轮连接,用手转动大轮子,小轮子转的飞快,一旁的工匠便将已经冷却的箭头拿过来打磨、开锋。冒着火花,箭头不一会儿就被磨得尖锐。呲呲的噪音传过来,张修却感到无比舒畅,对于工科生来说,没有什么比看到有趣的工具更加令人兴奋了。压下自己指导江山,好为人师的冲动,张修拿着几根已经造好的箭矢离开了铁匠铺。

来到村中校场,吴缺看到张修手中的长箭十分好奇,之前的试射威力倍增,几人都十分意外,毕竟只是改了尺寸而已,不是什么秘法,而教子还不满意,专门让那些工匠制作了专用的箭矢,这让几个知情人特别好奇。

其实这种长弓并不是什么高科技,也就是弓的蓄力,做工的一些计算之后的结构罢了,它跟中国古代的复合弓相比较,还是复合弓射程威力大一点,但是它有个好处就是,原理简单,制作方法也简单。限制它的威力就是那么几样,射手的身高、臂展、还有箭矢的质量。

通过改造之后的箭矢,更加的沉重,也明显的看着更加的修长了,堪称一把短矛,长度跟王立身上的佩剑有的一比。

张修要来一把改造的长弓,侧着身体,搭箭,拉满,感受着这把原始武器所含的能量。

瞄准前方用专门用铁皮木人制作的靶子,这次感觉完全不一样,更长的行程,恰好的质量,所带了后果就是箭矢在空中飞行之时,张修就能够感受得到它所蕴含的能量,就像运动员尽全力抛出的短矛,坚定,一往无前的飞行,突破眼前的一切阻碍。

不出意外,木人被扎穿,彻底被穿透,吴缺还有几个围观的头领都惊呆了,这种威力!

纷纷要来箭矢长弓,虽然有着力臂加长所带来的不适,但是,箭矢的威力还是很喜人的,无论是木头、还是活物、无论是皮甲、还是铁甲、在这股力度之下、纷纷被刺穿。都喜不自禁,对着张修不断恭维,不再是下位者对于上位者的谄媚,而是发自内心的佩服,张修的一次小小的开挂,给他们带来的就是远程武器的巨大进步。

张修到是没有理会他们,而是亲自指挥组成的弓箭队,都过来来一一试射,张修在一旁记录着箭矢的分布和飞行轨迹,盘算着长弓的使用、还有就是弓箭队怎么布置达到最佳的效果。每个人的臂力大小、弓箭的差别都是存在的,一般人看不出来,可是在张修的眼睛里,这些都是一幅幅表格数据,而他正在不断的收集着。

确定了这些基础数据,张修顺便调整了下队形,让箭矢的布设更加的均匀,这种效果肉眼可见,所有箭矢在空中的轨迹更加的整齐,有种秩序的美感。这让一边的头领们惊为天人,这种动动嘴,便化腐朽为神奇的事情,简直就是传说中的人物,今天让他们给碰上了,对张修也更加敬畏。

张修也没有让这几位头领闲着,一群人围着,先让他们讲述着他们的战斗经历,经验。一切的经验总结都是宝贵的,特别是对于张修这种嘴炮王者来说尤为重要。

不出所料,这处山区的战斗,无论是同为汉人,还是与蛮夷之间,场面都不是很大,战斗过程都很是短暂,都是以遭遇战、突袭战、埋伏战为主,很少出现攻坚或者正面战斗。

张修还了解到,各个村寨的民兵都有进行过简单的军事训练,虽然说前汉的时候还奉行着士不得不教而征,采取的是全民服兵役,到了东汉,兵役制度早就崩坏了。东汉的状况其实跟明朝更像一点,军事完全靠财政,财政崩溃,国家也就离死不远了。

所以,简单的队形,组织还是有的,张修几人不断的设计着战术,而且,张修让大家各自都拿着一张纸,一根毛笔,将大家的意见或者想法记录下来,这期间,也让张修学到了很多东西。

比如说藤盾,这个东西,只要是生活在山区的人,基本都会做,所以藤甲一般都是不缺的,可是现在的工艺没有后来那么成熟,做不到刀枪不入,只是能够简单的防箭矢,聊胜于无,主将还有将士还是更加钟情于铁甲。

而他们使用的藤盾,都是后面添加了木板、皮甲,复合而成的,防御力拉满。张修对于这种成熟的兵器相当满意,而他们却告诉张修,大名鼎鼎的板盾蛮用的就是这种盾,只是他们有着制式配备,也就冠以板盾蛮之称了。

年纪比较小的李姓首领,名叫李文,看着一旁列队,一手长矛、一手藤盾的士兵,满是疑虑,对张修说道:‘教子,这种藤盾长矛的士兵,在咱们的大山里,是不太适用的,山区崎岖的地形,树林的遮挡,不适合长矛的发挥,过于沉重的武器也并不合适在山里转移。’

张修点点头,很是高兴,这是遇到一个动脑子的人,就这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态度,本身就不可多得。‘对,你说的不错,这种兵种,并不适合在咱们山里作战,最好在地形比较平坦的地方。你觉得,咱们这次会在山里跟向氏作战吗?向氏不会傻乎乎的钻咱们这儿的山沟的。’

李文见此,不再多言。

反而是张修有了兴趣,‘你觉得在山中的话,什么兵种最为合适?’

李文到是没有犹豫,说出来自己的想法:‘纯队的话,在山中就是环首刀配上小圆盾就行,但是最好是花队,队首有藤盾兵掩护,远程有弓箭手射击、近处有刀盾兵突击,中距离有短矛投掷,这样就差不多了。中小规模作战就差不多了,要是再大的规模的话,也不可能发生在山里了。’

张修这次不仅仅是惊喜了,更多的是惊讶了,李文的想法跟后世的戚继光不谋而合了,有着变种的鸳鸯阵的感觉。

李文,张修在心里默默的记下这个名字。

后续更多的交流之下,这才发现,李文的这些想法,纯粹是在多年的战斗经验的总结,多年的作战,让李文不再是执着的追求近战杀敌,更多是保重自己人的安全,在他们村寨里面,配备了更多的盾牌,还有就是弓箭手和短矛兵配合作战。有着一整套的体系所在。

。。。。

没过多久,几人回到大堂,之前早在在张修的建议之下,王立已经把预定战场地图用纵横线条分区进行编号,好用在战场指挥。

并且这次有了些许空闲时间,从外边找来些泥土,将木板上的地形图更加的立体的表现了出来。

张修在众人到齐之后,就给在座几个人一人发了一张模板地图的缩小版纸质地图,也是如同木板一样,各个小块被编上了号码。

‘各位,保存自己手中的地图,之后的作战之中,牢记自己所处位置,所有发布的命令涉及到的位置将以地图上的标号为准’

张修发完手里的地图,说道

几个人看着自己手上的精致的地图啧啧成奇,时间不长,几人今天上午才将战场附近考察过,现在就给几个人一人发了一份,实在是不可思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