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腹黑学霸的巅峰日常 > 第290章 量子计算机

第290章 量子计算机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腹黑学霸的巅峰日常!

一个新的问题,萦绕在他的脑海内:他想要的究竟是什么呢?

前些年,他渴求的是亲情,友情与爱情,以及旁人羡慕与敬仰的目光。

现在,他都已经得到了。

可他并不满足。

人类的欲望是一只不知满足的野兽,野兽出笼即是灾难,所以人人又都是驯兽师。

他回想起宁溪曾经告诉过他的,“你来替我改变世界吧。”

改变,改变成什么样子呢?

他只能尽可能按照大众心目中的美好世界去描绘。

作为一个自私的人,这对他来说,实在是太困难了。

叶方明清楚,他想要走出一条与博士不同的道路。

“启,你能告诉我该怎么做呢?”

回到家中,他抱起启,躺在沙发上,把它好好举起来,眼睛盯着它的猫眼。

“瞧你这话说的,什么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慢慢保持着现在的方向就够了。”

“是吗?”他看着墙上的时钟滴滴答答的走着,“我只是怕时间不够用。”

“……你还年轻啦,要是实在担心可以现在就去搞量子计算机,快点让疫医诞生,让它帮你研究如何延长人类寿命。”

“嗯。”他点点头。

他也是这么打算的。

量子芯片的进展不错,他可以稍微喘口气了,换一个项目,比如量子超级计算机。

当他第二天,将这个想法告诉了军部,得到了对方的全力支持。

“我们刚想告诉你这件事,没想到你先提出来了。”

“我主要是想早点见到疫医……如果没有超级计算机,疫医也不过只是一个普通的人工智能罢了。”

“医学机器人呐,你的想法是不错,可操作起来太难了……最快需要多久呢?”

“最快也需要两年,最慢……”以十年为单位吧。

“你的语气有些犹豫,是在担心什么吗?”

“我希望……你们能尽可能把所有资源投入到我和我的计算机身上,我说是所有!”

几位大佬沉默良久,气氛凝滞着。

连叶方明都觉得呼吸有些困难了。

他当然明白,他说的这句话是有多么的疯狂。

他这是在要求他们,将未来所有的资源与国运压在他的身上。

“我们同意了。”

最后,他们沉声答应了。

叶方明松了一口气,展露笑容。

“谢谢你们的信任。”

转身离开时,他忽然被领导人喊住了,刚要回头,就听见领导人说了一句,“没什么,我只是想叮嘱你快要冬天了,多穿点。”

冬天?

好像确实是。

他一直忙着工作,都忘记了时间。

只不过领导人口中的冬天,却并不只是季节流转的意思。

当叶方明回家,宁溪正在厨房里准备晚饭。

她的做饭水平有了很大的进步,至少不会被叶方明吐槽难吃了。

她做的一点也不难吃!

只是因为叶方明太厉害了而已,她怎么可能比得过这位全能学霸。

“需要我帮忙吗?”

“你还是先去休息吧,我感觉你都瘦了。”

叶方明看了看镜子中的自己,一如既往的帅气。

明明是宁溪太担心他。

但拗不过她,他只能在厨房里绕了一圈,空着手回到了客厅坐下。

打开电视机,看看今天的新闻。

“你先尝尝我做的汤。”宁溪给他盛了一小碗汤,递给他。

他坐在茶几前,用勺子舀起一口汤,放在唇边吹了吹。

电视机里新闻正在播报。

【米方对苏里斯顿采取军事轰炸,苏里斯顿机场受损严重,现有近百名伤者等待救援,29位苏里斯顿公民当场死亡,联合国呼吁……】

记者的摄像机一瞬间转移到了29位已经死亡的苏里斯顿公民身上,叶方明看清了其中一张熟悉的面庞。

是那位才在量子芯片大会上见过的苏里斯顿专家。

秦教授当时还很惊讶,他们国家明明还在打仗,竟然还真有专家会来参加大会。

好不容易得到了芯片的资料,一回国就经历了轰炸,命丧当场。

还真是倒霉到家了。

“你怎么不喝了?”宁溪问道。

他摇摇头,“没什么,只是看到了一个熟人而已。”

一口气喝完了汤,他笑了笑,“很好喝,不愧是宁溪。”

宁溪看了他一眼,叹了一口气,接过碗就离开了。

她又何尝不明白叶方明口中那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只是世事无常,目前为止他们的力量还太小。

“宁溪,明天我要去完成一个新项目,恐怕很长一段时间内,我都不会回家了,你要好好照顾自己。”

他顿了顿,又添了一句话,“我把警卫员的联系方式交给你,遇见困难了直接找他就可以。”

“好,你也要好好照顾自己。”

叶方明抱了抱她,两个人的胸膛紧紧贴着,连对方心跳的震动都能感受到,用力而富有节奏感。

量子计算机是一类遵循量子力学规律进行高速数学和逻辑运算及处理量子信息的计算机,与传统的计算机相比,传统计算机是通过集成电路中电路的通断来实现0和1的区分,而量子计算机则是采取量子的两态的量子力学体系来表示0和1。

同时,量子并行计算也是它能够超越传统计算机最重要的技术之一。

在量子计算中,函数计算不通过经典循环方法,而是直接通过幺正变化,大大缩短了能耗与时间,也能实现可逆计算。

让计算机的优势很广泛,能够处理海量的信息,从中提取有效信息进行加工处理,进行量子分析。

同时,量子计算机还具有不可克隆的量子原理,不用担心信息泄露和黑客攻击。

叶方明一直想要利用量子超级计算机,就是看中了量子计算机的量子计算能力。

他想要获得更长的生命,拥有更多的时间,不可避免的需要去研究医学,可他不能把自己的时间全都放在医学方面。

更别说目前研究寿命方向的问题,最终都会归根到基因上。

而人类目前的基因并没有被解析出来,就算是最顶尖的专家,也不知道每一个dNA分子在基因中所表达的含义和作用又是怎样的。

这是一个非常恐怖且庞大的计算和分析量。

单单靠人,是做不到的。

只能拜托计算机和人工智能。

利用它们的优势,描绘模拟出数以万计的微观分子,进行基因分析。

叶方明刚下飞机,看了一眼时间,刚好是早上七点钟,看来可以直接去工作了。

这里是华国中部地区,不远处的山区郁郁葱葱。

空气中湿润的水汽,让他这个北方人有些不太习惯。

“走吧。”

和他一并前来的,是目前量子学领域的大牛人物杨教授,他年纪不大,看起来也就四十多岁左右,带着一副眼镜

“嗯,我还是第一次来南方。”

“哈哈,以后就会习惯的。”杨教授笑了笑,“我已经来过很多次了。”

在几年前,国内有关于量子芯片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他梦想中的量子计算机更是触不可及。

现在……终于可以好好大干一场了。

他都有些热血沸腾了。

只不过明明是年纪更小的叶方明,却显得没那么兴奋了。

“你怎么了?”

两个人走进大型实验室,是专门为他们建造的,也是未来量子计算机的地盘。

“我有点冷……”

即使是换上了实验服,叶方明还是下意识的抱住了胳膊。

“你穿了几件衣服?”

“实不相瞒,我里面只穿了一件短袖。”

“……”

杨教授无语的捂住额头。

“你这年轻人,真让人操心。”

“我以为南方挺暖和的……而且,为什么我们的实验室也这么冷?”叶方明也很无奈。

不是他没事找事儿,而是这实验室是真的冷。

“那肯定,毕竟要适应量子芯片和计算机散热环境,这里的温度是零下十度。”

零下十度,那难怪呢。

难怪个鬼啊!

这也太冷了!

“哈哈,其实是我带错路了,这里不是我们日常办公的地方,而是放芯片的地方。”

杨教授不好意思的挠挠头。

“忘了告诉你了,我是个路痴。”

叶方明打了一个喷嚏,吸了吸鼻涕。

他再也不会让杨教授带路了。

真正的办公区域在楼下,叶方明和杨教授各自拥有一间独立办公室,两间办公室紧挨着,平日里串门非常方便。

其他研究员们早已经到了,好奇的等待着他们。

对于杨教授这位大牛,他们自然是万分期待,能与他共事,可是行业间难有的幸事。

同样,叶方明这位小教授,也是他们日思夜想的。

凡是了解芯片的人,都不会没有听过他的大名。

但无奈于官方把他保护的太好,他也总是窝在实验室里做实验,很少有人能真正见到他。

大部分时候,他们只能在官方账号发布的视频,或者新闻上见到他。

“大家,初次见面,喊我叶方明就可以了。”

比起在各种会议上傲慢的形象,现实里的叶方明,性格似乎挺好的。

众人对他的第一印象十分不错。

在整个团队中,他的年纪也可以说是最小的,但性格却是一等一的温和谦虚,丝毫没有想象中的趾高气扬。

如果叶方明能够读心,誓必要告诉他们:他只是为了恶心那些外国人,才故意装成那个样子的!

明明他现实里的性格,挺安静阴暗的。

有关于任务分配,叶方明实在不想动脑筋,也不想麻烦杨教授这位连路都认不清的教授。

就直接拜托了启,通过它的数据计算,计算得出了每个人的最优方案,根据方案分配工作。

众人刚刚上手工作一段时间,就惊讶的发现:自己在xx小组工作,实在是太舒心了吧!

组内成员不仅性格搭配,能力也互补,简直实现了1+1>2的效果。

在他们的心目中,对叶方明的敬佩,又上升了一个台阶。

不仅在科研方面这么厉害,管理才能也这么优秀,能够根据每个人的性格和工作能力,研究方向,完美分配工作。

真让人心生敬佩。

明明只是想偷懒的叶方明:“……”

算了,还是不告诉他们真相了吧。

启才是那个拥有完美管理才能的大佬。

而这位大佬,还在实验室里到处闻来闻去,熟悉新环境的气味。

“我从以前就一直很想问了你,明明是个人工智能,为什么行为习惯和猫一模一样?”

“我是猫型人工智能啦。”

“那也不至于每天吃猫罐头、舔毛,以及到了新环境后闻来闻去熟悉气味吧?”

“你懂不懂什么叫仪式感喵?”

“不懂。”

“我还不懂你们人类为啥老是亲小嘴呢。”

“……”

启最近真是越来越会阴阳怪气他了。

不过,在枯燥的工作中,能有一个懂他的“猫”,陪他拌拌嘴也是个不错的放松方式。

“叶老师,你看我们的实验数据,和我们的理论模型根本对不上!”

正当叶方明研究贝叶斯验证时,光子理论模型的组长忽然来找他了。

“嗯,我看看吧……”

叶方明跟着他,回到小组实验室,认认真真的查看起数据来,随着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他的眉头紧紧皱在了一起。

“这确实是个大问题,这样吧,我和你们一起攻克,别担心,这几天辛苦点,尽量待在实验室吧。”

“好。”

大家都深知叶方明是个卷王,只要遇见了困难,不解决的话,他是不会休息的。

但他们跟着叶方明毫无怨言。

连他这个二十岁的小伙子都能吃得了这份苦,他们有什么吃不了的?

日日夜夜的攻克,一遍又一遍的实验。

重复的失败,不断改进算法,推翻过去的环路设计。

他们距离第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案,也不远了。

“老师,你看,在以上这些条件下,也存在光子碰撞的可能性,我们的意思是光子可以在输出端聚集。

根据你提出的算法,可以利用光子碰撞来减少仿真开销。”

叶方明点点头,继续观察着实验装置。

目前他们进行的阶段已经完成了基于光纤环路的配置类似于早期的单光子玻色子采样实验。

可是,光纤环路中光子损耗只允许三个环路,限制了干涉仪的深度和通用性,实在是不适合成为最优解。

“变换极限激光脉冲通过受激发射过程使周期性极化ppKtp 晶体双通过,产生 25 对双模压缩态 tmSS,tmSS的平均耦合效率…………对激光功率进行调谐以产生从 1.1-1.5区间的不同挤压参数……”

叶方明长篇大论的说着,身旁几人立刻跟上他的思路,哪怕稍微慢一点,就要跟不上了。

“再将 tmSS 送入超低损耗三维干涉仪……”

“那有关于实验光子点击数分布和贝叶斯验证结果,你有什么考量吗?”

“这个问题我在之前就已经考虑到了,你看图中只是每个分部的光子点击数的标准偏差的标签,显然这几个值假设的基实值理论作为子系统大小函数的贝叶斯置信度,可以看出,随着子系统规模增加,贝叶斯信度高于零,并呈现上升趋势,排除另外两个模型,并且对整个系统的贝叶斯自信度更强……

……关于每个模型的结果,贝叶斯分数是根据子系统的集合进行平均获得……”

接着进行贝叶斯检验实验样本的可能性,进行比较模型。

在114个模式中,将每个模式设为1到20的扇出,基于实况的总模式数为2880

通过发展完备的验证,全面排除已知经典仿冒算法,更进一步拥有更高可信度的数据支撑。

在技术上,叶方明获得了来自其他联合研究所的帮助,得到了基于光纤时间延迟环的超导纳米线检测器,可以将多光子态束分布到不同空间模式。

通过延时把空间转化为时间,实现了准光子数可分辨的探测系统。

完成了这些,时间已经过去了将近16个月。

叶方明已经太久没有好好休息过了,在开完本日最后一次组会后,他坐在办公室里,稍稍眯了一会。

不知过了多久,他下意识的惊醒,看了一眼时间,不悦的揉了揉太阳穴。

“启,怎么不喊醒我?”

“看你太累了,多休息会儿呗。”

“我现在忙得很,我要赶紧完成超级计算机……”

他匆匆起身,披上外套。

由于在实验室待的久了,他的头发都长长了不少,被他用一根小皮筋扎起来了一部分。

等回去了,他就要剪掉。

“急什么?”

“我都已经整整16个月没见过宁溪他们了!”

能量严重不足。

再这样下去,他真的要自闭了。

“喵哈哈哈,给你讲个好玩的事情,放松一下。”

“什么事情?”

“你们组内出现了犹大。”

“别整那套洋玩意,小老鼠就是小老鼠,你给我解决了他。”叶方明不耐烦的说道。

他可没闲心当侦探。

“已经上报了,别看不起我的效率。”

抓老鼠,当然是需要猫咪来动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