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股市扫地僧 > 第38章 不经意的萌芽

第38章 不经意的萌芽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股市扫地僧!

“老大,我再请教最后一个问题。老大对于现在大盘的走势是怎么看的呢?”杨旭感觉收获满满。

但对于仓中的股票该如何操作,他是一点头绪都没有。

目前,除了感知市场,持仓中的股票似乎没有任何其他的用处。

况且,目前还是亏损的。

总要想点办法,做点什么。

但是他目前又判断不出来这个股票的状态,更别谈接下来如何改善。

既然如此,他想听听师傅的观点。

“嗯,个人感觉,目前还是在下跌趋势当中。至少我个人,目前看不到已经到底,或者即将到底甚至反转的信号。”老大轻描淡写,不急不躁。

这份淡定的心情,让杨旭好生羡慕。

“但是这只是我的判断,你只能作为参考,不能作为买卖的依据。”老大接着又补充了一句。

“嗯,明白。”杨旭答。

“那老大判断的依据是什么呢?信号,又具体指什么呢?”杨旭接着问道。

“这个很难说得上来。应该说是一种综合的感知吧。也许就是很多人所说的盘感吧。具体包括什么,不一而足。比如目前看不到这个毛衣战结束的信号,看不到经济数据的反转信号,看不到市场情绪变化的信号等等。”

“我只能依据我已经知道的东西,来判断,不能预测他们什么时候到来。”

“只有我感知的这些东西已经出现了,比如说具体的数据,文字等,那才能证明已经出现了。否则我就不认为产生变化了。”老大继续解释道。

“嗯,道理我明白了。”杨旭大致明白了师傅的意思。也表示认可。

但是新的问题,马上就出现了。

“但是,似乎有一句不成文的共识,就是炒股,炒的是预期。

那如果这样的话,是不是意味着,当这些信号已经确立的时候,预期就已经兑现了?

还有同样的说法是,预期兑现的时候,就是见顶的时候。

那如果按照这个逻辑的话,等信号出来了,再开始做,那不就是去山顶上接盘去了?”杨旭抛出了自己的疑问。

“嗯,有这个说法。也有一定的道理。”老大并未反驳。

但杨旭一听这语气,就知道还有但是。

“嗯,但是呢?”杨旭问。

“要弄清楚这个问题,你就要知道,炒股,为什么是炒预期。”

“这种情况在以后的过程当中,会经常遇到。”

“遇到这种问题的时候,就先弄明白,问题的根源是什么,本质是什么,很多时候,答案就不言自明了。”老大一如既往地,极度耐心地解释着。

但老大的解释,却永远不是简单地回答问题,总是带着思考的引导。

每个问题最终的答案,都只能自己去获得。

似乎永远别想从他那里,得到慷慨的灌输。

杨旭又只能自己去寻找答案了。

但老大的提示,着实是给了他方向。

“好,我研究一下。谢老大!”杨旭真诚地致谢,并带上一串抱拳。

今日接受的信息量,又已经超出了他的脑容量了。

他需要消化一下。

除此之外,他感觉自己还收获了一个重要信息。

那就是,大盘还没见底。

尽管师傅已经提醒了他,不要把这个作为自己的判断,也不要把这个当成交易的依据。

他明白师傅的意思。

是要用自己的判断,不要亲信别人的论断。

但他知道,以他目前的水平,根本不足以判断出大盘的趋势。

他连一个个股都看不明白,更不用说大盘了。

因此,目前而言,他只能借用师傅的论断。

不仅是因为相信师傅,还因为,他想学习师傅的判断。

记得有个故事说,有人为了学习股神巴菲特的炒股方法,便让自己的一切行为,都模仿他。包括生活习惯,甚至微笑的习惯性动作。

因为他感觉,学得越像,就越能体会到股神的思维以及思维的诞生过程。

虽然杨旭不会像故事里的人一样,但是,在自己的短板没有长度,或者长度不够的时候,暂时借用别人的,也未尝不是一件坏事。

当然,前提是,自己要清楚自己的借用行为的本质,以及用法。

基于这个基础之上,他认定,在大盘未见底之前,不加任何仓位,继续观望。

得到这个结论以后,杨旭忽然感觉有一种异样的感觉。

用已有的认知,做出判断,哪怕是借用的判断,随后为接下来的操作做出指导和应对。

也,有那么点意思了。

确实不需要去预测。

难道,这个,就是师傅说的,不去预测,而去……

筹划?

杨旭想起了这个词语。

当时对这个词语并没有太放在心上。

现在,似乎稍微有一点理解了。

“这个老师傅,果然有点意思……”

“果然说话都不带废话的……”杨旭心里叹道。

转眼间,又到下班时间了。

杨旭收起心绪,去接老婆下班。

开车的路上,杨旭脑海里还一直转悠着刚才交流的内容。

时不时蹦出一话,随后慢慢地咀嚼一番。

虽然满脑子都是内容,但却不感觉到杂乱。

看到对应的现象,脑子里就能蹦出对应的解读和感悟。

例如,看到车流里,不时不守规矩到处穿插的车,脑子里,浮现的不是恼怒,而是好奇,这个司机的情绪,心理是什么样的,揣摩一下,这是否属于心理学的范畴;

看着路旁,那五颜六色的广告牌,不同设计风格的广告,针对不同客户的广告语,会不由地想,这种广告针对的客户群体是谁,是否切中了受众的心理要害。并仔细琢磨一番,这到底是属于广告学,还是属于营销学,亦或是更宽的范围……

他感觉自己的思绪,处于一个极度扩张而又舒展的状态。

并且不松不紧,不急不躁。

那种恰到好处的,充实而又飘逸的状态,让他感觉相当舒服。

接上老婆,杨旭安逸地在回程的路上,哼起了小曲。

“咋了今天,赚钱了?发财了?”萧潇见杨旭精神状态如此之佳,打趣而又柔和地问道。

“嗯,那必须的……”杨旭随口答道。

“真的啊,赚了多少啊?”萧潇也开心地问道。

“啊……”杨旭刚想大声地回答,才忽然想起,自己今天,一分钱没赚。

“哦,今天,今天一毛钱都没赚到……哈哈哈……”杨旭自己说着,忍不住自己笑了起来。

“啊,我还以为你发财了呢……哼……原来是空欢喜……”萧潇佯装生气,撅起嘴巴,可爱地唠叨道。

“哈哈……没事,没事,以后能发财的。”

“今天赚到的,是精神财富。更有用,更值钱!”杨旭有点飘地,大言不惭地说道。

“喔唷,厉害了,二师兄……”萧潇见他如此高兴,心里也着实高兴。于是也跟着调皮了起来。

“周末,我有个高中同学过来,约了好几个同学聚餐,我们一起去吗?”萧潇忽然问道。

“啊,你们同学聚会,需要我去吗?”杨旭回道。

“你想去就去啊,不勉强。不过他是盛情邀请你去的。”萧潇笑道。

“啊,他认识我吗?”杨旭不解地问道。

“不认识。不过我跟他说,你炒股很厉害,他也炒股,就说一定要见见大师。哈哈哈……”萧潇边说边乐了起来,捂着嘴笑。

“啊……你这个小骗子……”杨旭嘴上佯装不满,心里却乐开了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