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股市扫地僧 > 第139章 第一次翻倍

第139章 第一次翻倍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股市扫地僧!

6月3日开始,大盘开始了新一轮的箱体下滑。但宝息软件却我行我素,走出了完全不一样的独立行情。

6月6日,大盘甚至一度跌破2638的神奇支撑点位。但随后,又马上收了回来。

宝息软件在6月6日,跟随大盘下跌的过程当中,回踩了10日和20日线,随即尾盘又拉了回去。

在放量回拉的过程当中,冲上20日线31.03的时候,杨旭又补了1000股。

表面上,那是20日线回踩的加仓位置。

其实,真正促使杨旭在这个位置加仓的原因,是这个价格,刚好是那天,30.99,跌停板的价格。

是师傅撬板的价格。

杨旭也不知道这个理由,从何而来。

但这个理由,似乎让他20日加仓的策略中的依据,变得更加有力,坚挺。

即便,那个时候,大盘甚至已经跌破了2838。

虽然后面两天,大盘就大涨收了回来,但那是后话。

接下来的日子,杨旭用剩下的接近2\/5的仓位,接近6万块的活动资金,开始了新一波的先买后卖的上升差价征程。

6月28日,宝息软件分红,每股3毛8,每10股转增3股。

到6月28日,杨旭的总持股数,变成了4030股。

除权以后价格变成了28.61,持仓市值多,加上分红,以及这段时间差不多已经上万的差价收益,杨旭的剩余现金,已经超过了。

总资产18万8千多,眼看着,就直逼20万大关。

7月,大盘回升以后再度砸下一个台阶。

但这期间,宝息软件几乎处于横盘状态,根本不受影响。

杨旭仅靠做差价的收益,已经让总资产,稳稳地迈过了20万大关。

8月,大盘再下一个台阶。

但宝息软件依旧我行我素,居高不下。

这几个月,是杨旭做股票以来,最稳定,最规律,最忙,却又最舒适的几个月。

早上,陪萧潇吃完早餐,送萧潇上班,回来以后,刚好开盘。

有机会就做个差价,没有机会,就在网上看看育儿书籍,学学婴儿护理。

下午,收盘以后,隔三差五,去个健身房。

不去健身房,就看看金融财经新闻,外加一段时间的历史,政治,经济类的读书时间。

偶尔,就和老大一起交流一下。

或者,找个好的食材,给萧潇煲上一锅营养汤,做上一顿开胃的孕妇餐。

下班时间,接老婆。

回家以后,不慌不忙地炒炒菜,或者两人下个馆子。

晚饭以后,小区花园里,江边,散散步,吹吹风。

杨旭感觉,那段时间,似乎是过了一段几乎与世隔绝的二人神仙生活。

但又感觉,父母们的关爱,亲人的唠叨,都在耳边。

无论是股市,还是生活,杨旭都觉得,那是一段,充实,而又幸福,美妙的时光。

而随着这一段时间稳定而规律的交易,杨旭感觉,自己不论是从经验,还是眼光,以及心态上,似乎都已经悄然地,迈上了一个新的阶段。

当然,还包括,那账户里的资产。

交易地越多,杨旭感觉自己的得失心,就越轻。

交易地越多,心态就越放松,下起手来,就越果断,越不会犹豫,越少优柔寡断。

今天做错了,明天做对了,做多了,似乎失败也能接受了,习惯了。

大不了,明天再来。

只要总体是赚的。

最后,杨旭感觉,自己的心态,似乎真的有点,像卖菜做生意的了。

他时不时地,就想起师傅那句话。

“成功,才是最核心的驱动力。”

一切所谓的心态问题,最终,似乎都是因为,不确定性太多,自己无法确信,更无法验证。

而似乎,解决这个如此大的困扰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在合适的时候,做合适的事情。

甚至都不需要做更多的分析和决断。

就像卖菜的一样,进货,卖货,收钱,下班。

杨旭曾不止一次,一度怀疑,自己的股市,和以前的股市,到底是不是同一个股市。

越做,似乎越觉得,原来,到头来,是越做越简单。

似乎又验证了杨旭经常看到的一句话:

“无他,唯手熟尔……”

什么技巧,什么技术,什么指标……

似乎,都只是摆在屏幕上,供人参观的,一些展品而已。

很多时候,看着那往上或往下的均线,看看成交明细,看看分钟的K线图,基本都已经能够,感觉个大概。

甚至,做着做着,一度有点麻木的感觉了。

当然,每天看着不断增长的持仓市值和资金,再麻木,都有收获的快乐,成功的欣喜。

到8月最后一天,宝息软件除权后的价格,已经到了34块附近。

持仓市值已经突破13.5万。

加上差价的收益,剩余资金已经逾11万。

资产迈向25万大关。

将将一年的时间,10万入市资金,已经翻了一倍多。

严格来说,除去前面的几个月,正式规矩地操作时间,可能就三个季度。

而这一年的时间,大盘从单边下跌的2700多点,深V后,到现在震荡的2800多点。

这在以前,杨旭简直不敢想象的事情,就在这几个月内,如此恍惚,但却又如此真实地,发生了。

“老大,这,这就,翻倍了,还不止了?……”月底,杨旭向老大汇报战果,依旧仿佛有点不真实的感觉。

“哈哈……”

“非要亏得裤衩没有了,才算正常和真实么?”老大笑着答道。

“嗯,感觉,有点……”杨旭想说不可思议,但几个月来的每天的征战,此时似乎都还历历在目。

甚至哪天突然出现个意外情况,或者走了个狗屎运一把赚了个大的差价,以及哪几天,似乎连续运气不好接连做错的情景,他都似乎能够立即想起来,并完整地重复一遍。

似乎不知道,用什么词,来形容此刻的心情。

“乘风而上。”最终,杨旭用了四个字,做了个自己觉得稍微贴切一点的形容。

“哈哈……”

“不错,顺势而为。”老大也随即来了个总结。

“没在风口上的猪,飞起来了……哈哈……”总结完毕,杨旭仍旧不忘给自己来个自嘲。

“哈哈,也不能这么说。”老大忽然还不乐意了。

“也许,是你自己在风口,你还不知道。”

“也许,风口上的猪能飞起来,就是顺势呢?”老大接着悠悠地说了两句。

这两句话,杨旭一听,神经就敏感地抽动了一下。

“不要总是试图用一句话,来总结,或者阐述一件事情的缘由。”

“不论是成功,还是失败。”老大接着淡淡地说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