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三国:蜀汉军师,长坂坡七进七出 > 第35章 程昱: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第35章 程昱: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三国:蜀汉军师,长坂坡七进七出!

斥候传来消息,博望坡化作焦土,三万先锋大军全军覆没,只找到一些烧焦尸体。

出师未捷先损失三万,如何不让夏侯惇愤怒。

“夏侯将军冷静。”

程昱出声安慰夏侯惇。

夏侯惇独眼布满血丝,“冷静,你让我如何冷静!”

“唉。”

程昱拈须轻声叹息。

比起夏侯惇愤怒,程昱更多的是不解。

于禁治军有方,为人谨慎,竟然会上当中埋伏。

更令人不解的,是三万大军不可能全烧死,至少尸体数量对不上。

程昱将自己的疑惑道出。

夏侯惇一脸愤恨,“于禁肯定投降了,这个废物、懦夫,等我杀进新野,一定取他狗头。”

越说越气,夏侯惇独眼满含杀意,转身往城中走。

“将军要去哪?”程昱忙问。

夏侯惇头也不回道:“集结全部兵马,杀向新野。”

程昱脸色一变,赶紧拉住夏侯惇。

程昱身高八尺有三,发起狠来竟真的拉住夏侯惇。

夏侯惇走不动,心头恼火,“你想干什么,放开我。”

程昱拉着夏侯惇解释:“博望坡这场火范围太大,若全军出击,阵型臃肿,很难绕开大火。”

夏侯惇正在气头上,根本不听程昱劝告,怒声大喊:

“十六万大军,一人一壶水也能扑灭大火,一日可扑向新野。”

言外之意,竟是要人大军一边灭火,一边急行军。

程昱又好气又好笑。

简直把行军打仗当儿戏。

还好程昱有耐心,继续劝说:

“十六万人行动,粮草辎重众多,稍有不慎便会引火烧身。

丞相将军队交给你,若知道你如此轻率,定会雷霆震怒。”

“丞相”二字威力极大。

夏侯惇听后身体软了下来。

不过嘴依旧强硬,说道:“新野必须踏平,你想个办法。”

程昱捻了捻长须,眺望远方浓烟,眉头微微一皱:

“依我看,这场大火,至少需要五天才能熄灭。”

夏侯惇一听又急了,“不行,五天太长,我一天都等不了。”

程昱没有理会,静下心思考对策。

见此,夏侯惇一拳击在掌心,忍住火气安静下来。

时间悄然流失。

就在夏侯惇耐心耗尽时,程昱一捋长须,露出自信笑容,继而开口:“我有一计,可破新野。”

夏侯惇急不可耐,“快说。”

程昱不急不慢解析情况。

“这场大火既能火烧于禁,又能拖延将军总攻时间。

那么反过来想,为何要拖延时间?是有援军吗?

刘表病重,断不会来,江东孙权路途遥远,如此,只剩一个可能——刘备准备跑了。”

这个结论太过惊人。

夏侯惇不信,大声辩驳:“绝无可能,若刘备真想跑,何必来博望坡烧一把火,不如……”

说着说着,夏侯惇独眼浮现一丝茫然。

自己在胡言乱语什么?

程昱接过话头:“将军说得很好。”

夏侯惇一头雾水,“既知道刘备要跑,为何不让我追?”

程昱呵呵一笑,“不急,刘备是仁义之君,定会带百姓一起走,我军时间很充裕。

在下的计策,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夏侯惇额头青筋直跳。

欺负他读书少是吧。

这分明是韩信的计策!

知道夏侯惇是急性子,程昱直接给出解答:

“将军先派人灭火,做出灭火强行军假象,再派骑兵绕道棘阳,然后穿过育阳,截击迁移队伍。”

“好!”夏侯惇闻言大喜。

“就依先生计策,我立刻派三千精骑绕道棘阳。”

作出安排后,又有些不满。

“可惜虎豹骑未至,若是派虎豹骑千里奔袭,杀敌如屠狗。”

程昱抚须淡笑,“将军莫急,清晨传来消息,丞相车驾已至许昌,不久便能抵达前线。”

夏侯惇听后有点慌。

要是让孟德知道损失三万人,肯定会痛骂他一顿。

“先生要为我求情啊。”夏侯惇向程昱求救。

程昱脸色微微一沉。

“于禁的事我也有疏忽,届时会向丞相说明,只要将军能活捉刘备、秦操,不仅无过,还有大功。”

夏侯惇瞬间不慌了。

然后听从程昱建议,派几万人去博望坡灭火,作出急行军姿态。

并召回监粮的李典,率三千精骑,一人双马,绕道杀往新野。

一人双马,一日奔袭两三百里,半道截住刘备不难。

……

时间倒退到一天前。

新野城下。

打量百姓从城门涌出。

士卒穿行其间维持秩序,并帮助有困难的百姓迁移。

城外官道人头攒动。

一条百姓组成的长龙,缓缓向前移动。

“这是最后一批百姓。”秦操站在凉棚下说道。

从博望坡回来后,百姓立刻开始迁移。

百姓拖家带口,两天内陆陆续续新野城中搬出。

而城外村落也有百姓想走。

好在刘备提前通知过,城外百姓能够及时迁走。

“百姓拖家带口,路途遥远,不知有多少人能活下来。”刘备的声音有些伤感。

秦操面色平淡,说道:“我让士卒混在百姓中,帮助百姓迁移,此举能活更多人,该做的都做了。”

“子御辛苦。”刘备握住秦操的手,眼中尽是深情。

秦操有些扛不住。

随即不动声色抽出手,“辛苦的是孔明。”

说诸葛亮,诸葛亮到。

“子御又在说亮坏话。”

诸葛亮头戴草帽,一手羽扇一手竹杖漫步而来。

知道他在开玩笑,秦操一笑而过。

刘备倒是认真解释:“军师说孔明辛苦。”

诸葛亮确实辛苦。

秦操负责动嘴皮,他负责具体实施,每天风吹日晒。

这种配合模式,两人习以为常。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诸葛亮摘下草帽,手搭凉棚眺望北方,说出心中忧虑:

“夏侯惇动作反常,必有所图谋。

若走陆路去江夏,路途艰辛,以百姓当前速度,少说两个月。

按照子御的计划,先走陆路去樊城,再走水路去江夏。

到樊城这段路地势平坦,百姓要走十天左右,撑过这段路,等曹军反应过来,我军已乘船至江夏。

新野到樊城这段路极为关键,必须争取时间。

我有一计,可争取时间。”

说到这,诸葛亮顿住。

秦操心有所感,看了过去。

两人“心有灵犀”,说出三个字——烧新野、空城计。

计策全然不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