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就喜欢你不喜欢我的样子 > 第37章 离京

第37章 离京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就喜欢你不喜欢我的样子!

赵西漫瞅着黄之桐有些得意忘形的样子,想提醒她还有杜守恒在场,没开口就听见嬷嬷在厅外又通报:“大爷来了。”

四人落座,客气了一番后,赵西屏见妹妹心情颇好,便试探着开口把自己的事情说了:“哥哥过年要去外地赋任了。”

赵西漫虽有些舍不得,但还是能接受的:“哥哥要去哪里?去多久?”

赵西屏一一道来:“浦城,至少五年。过了年就走,还想把你大嫂和孩子也带过去。”

赵西屏年岁不大,年少夫妻,家里无需儿媳伺候,田夫人做主让他娘子也跟了去。

赵西屏已经有些失落,大嫂带着孩子走了,家里就冷清多了,也不能时常来看望她。

但她强撑着,也不能因为怕她冷清,耽误哥哥前程啊,她笑道:“那样最好了。嫂嫂曾说,她还没出过京城呢,这下能走的远了。”

黄之桐觉察了赵西漫眼中的没落,还没开口安慰,赵西漫先问她:“你呢?几时离京?”

面对无法避免的离别,黄之桐也无奈:“不日就要出发,行装已经收拾好了,这阵子怕是不能来看你。”

赵西漫听到后马上红了眼圈,“你们是约好来和我告别的?”

黄之桐安慰她:“我很快就会回来的,你若不嫌弃,就在这庄子里给我找个地落脚。”

赵西漫已然落了泪,既然要和离,之桐未必会回京城了。她哽咽道:“你是去西北也不会回京城的。这一别,咱们怕是再也不能见了。”

黄子桐心想,不至于,咱们一个守寡,一个离异,都是自由身。可是赵西屏在此她也不好讲。

正想着怎么哄哄她,听杜守恒说道:“三妹妹不必如此伤感,浦城虽在京城西边,但它是京城去西北的必经之地,也是荣国西部最繁华的城池,三妹妹可以同西屏一道去的。”

赵西屏顿觉十分不妥,指望你性格开朗能劝解几句,可是你说的什么啊?

黄之同却赞同的:“方才说大嫂没出过京城,你不是也没出去过。跟赵大哥出去散散心也未尝不可。”

转头又劝赵西屏:“赵大哥,大嫂也是第一次出门,还带着两个孩子,让西漫跟着,能给大嫂搭个伴,还能帮着照顾孩子。我过去看她也方便,如何?”

赵西屏想都没想过这个问题,守寡的女人岂能乱跑啊。却是碰见赵西漫满是希冀的眼神,不觉心里又软了下来。

“三妹妹的意思呢?”

“如果母亲同意,我想去的。”赵西漫抿着唇,仿佛下定决心一般。这个宽大的宅子太冷清了。她才十八岁,若待一辈子,太长太长。

九月二十三,天还没亮,祝家的车队就匆匆的出了城,向正西方向出发。

秋风萧瑟,天气渐冷,便是车里的孩童们也裹紧了衣裳。

大家留恋的张望着渐行渐远的城墙。京城,这繁华的都城,几时才能回来?

大老爷一行快到同里的时候才在一堆信笺中看到长子祝景澜的,信中告知父母他在西营很好,叫父母亲不用担心,不到两个月他已经升为伍长了。

对于家中之事他作为长子长孙不能替父分担深表歉疚;作为夫君他也未能给黄氏女带去分毫庇护,反而拖累了她,求父亲做主代他跟黄氏女和离,送黄氏女回国公府。

信中还附上一式两份和离书。

书信的落款是九月初二,到如今已经快两个月了。

书信从西营寄出,那时候儿子还不知他们已经提前回同里,等信件送到京城府里,又几经辗转到大老爷手里,黄之桐早已在来同里的路上。

大老爷把信笺拿给冯夫人看了,冯夫人又气又恼:“这孩子命苦啊,嫁进祝家委屈她了,便是这样也没有抱怨过一句,偏生澜儿还不知珍惜她。

我不是没想过让她回娘家,若黄家那老夫人对她有半分疼惜我也送她回去了,可是······”

大老爷安慰道:“别人的家事我们也不好枉自猜度,至少国公爷对她还是疼爱的,不然不会不顾国公府的名声出此下策,祝家能活命多亏国公爷。

澜儿考虑的不是没道理,她跟着我们要受苦的,也拖累了国公府。”

“可我还是舍不得!我跟这孩子有缘呐。现如今她已经离了京城,还怎么回去?满京城都知道她与国公府闹翻了,要回去,必得我们出面陪不是,道我们艰难才把她送回去。

可我们也没那么不堪,老爷您还年轻,澜儿两个月就已经不是普通小卒了。”冯夫人心里一万个不愿意,嘟嘟囔囔的。

大老爷立即打断她:“好了,知道你舍不得,离京前国公爷既然没有挽留她的意思,那就等等再说。若黄家的人有那个意思,还是放人家回去的好。”

冯夫人不情愿的点点头,却是收起了那封信与和离书。

其实同里的状况比冯夫人预料的要艰难。

祝家老宅已经建成了几十年,他们搬往京城后虽留了家丁看护,每年都修护,但终是年代久了,房屋家具陈旧的厉害。

尽管已经提前打发人来通知,要收拾好宅子。但是等大老爷一行人到达老宅的时候还是难以接受。

几间像样的屋子早已住满了无家可归的受他们牵连的祝家人,包括京城回来的。他们或理直气壮或可怜兮兮的住在里面,任家丁怎么驱赶都不离开。

大老爷凭着灵柩的托大,软硬兼施的才腾出几间屋子安置,等着后面的家人到来。

此时黄之桐这一波妇孺走的异常艰辛。

首先是蒋二夫人的病一直未痊愈,尽管她尽量掩饰着,但脸色越发的不好看,常常见她捂着胸口疼的直皱眉头,身上也是淋漓不止,身边的嬷嬷忙着缝月事带都来不及。

清明那点三脚猫的岐黄之术无法判定她是何症,每到镇上都要找大夫瞧瞧,大夫只说要静养不能操劳,开了一大堆的药。

黄之桐瞧着像她前世室友得胆结石的样子,又不敢妄言。

姨娘们也是今儿这个累着了,明儿那个受风了,每日里早早找驿馆或者农家歇息,天亮也要拾掇好久才能出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