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怪力乱神集 > 第51章 道士要葫芦

第51章 道士要葫芦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怪力乱神集!

清朝乾隆年间,浙江秀水县(今浙江省嘉兴市北部)有个人名叫祝维诰,字宣臣。此人在戊午年(也就是乾隆三年)考中举人的。后官至内阁中书。

祝宣臣出生于富贵人家。他的父亲祝某,家里非常的有钱。他父亲的品行很好,不是那种为富不仁的人,而是非常喜欢积德行善、乐善好施!他豪爽热情的性格,远近闻名。

话说某年某月的一天,有一个长髯道士来到了祝某家,敲门求见祝某。

祝某接待了他,但是心里感到很奇怪,就问他问道:“我和法师素昧平生,法师来我家有什么事情吗?”

长髯道士说:“贫道与祝施主确实是素不相识。但是,我有一个朋友,现在就住在祝施主的家里,所以冒昧前来拜访!”

祝某感到更加奇怪了,他不解地问道:“法师何出此言?我家里最近从来没有来过什么道人,更别说有道长住在我家里面了。不知道法师的朋友是谁呢?”

长髯道士确定地说:“贫道是个出家人,从不打诳语!我的朋友确实是住在施主的府上。

他就在贵府‘观稼’书房的第三间房间里。

施主如果不信,就请施主和我一起前往那个房间,一看便知真假!”

于是,祝某就和那长髯道士一起前往查看。

到了‘观稼’书房的第三个房间,不见有道士,只见里面的墙上挂有一张吕洞宾的画像。

长髯道士指着那张画像,笑着对祝某说:“施主请看:贫道没有骗你吧?这位道长就是我的朋友,而且他还是我的师兄!

我这位师兄爱开玩笑,上次偷了我的葫芦,都已经很久了,却不想还给我。所以我只好上门来索要!”

长髯道士话一说完,就向吕洞宾的画像上,伸手做出一个索取东西的手势。

让祝某感到神奇的是,他居然发现画中的吕洞宾,露出了笑容,还做出了一个把葫芦丢还给道士的动作!

祝某揉了揉眼睛,仔细再看那画上,果然吕洞宾的手上没有葫芦了。

转头再一看,葫芦已经到了那道士的手上!

祝某大惊失色。

他看着那长髯道士问道:“不知法师前来是否还有其他什么事情?如果只是为了拿这葫芦,不知要做什么呢?”

长髯道士正色说道:“贫道当然不是平白无故地过来拿葫芦的。

贫道夜观天象,再掐指一算,就发现这里的一府四县,在今年夏天,会有特大的瘟疫流行。到时候,这里就是尸横遍野、鸡犬不留。

因此,贫道前来索取葫芦,是为了炼制仙丹,拯救这里的民众。

贫道还有一言相告:像施主这样,家中有钱,又喜欢做善事的人,可以花一千两白银买贫道的仙丹备用。

这样的话,施主不仅可以保全自己及家人的性命,还可以救济黎民百姓,这是积下大功德的事情,后代也会享受到福泽的。”

说完,那道士从随身携带的行囊中,取出了几粒丹药给祝某看。

祝某只觉得那丹药芳香扑鼻,沁人心脾。

那长髯道士接着又说:“今年过了夏季,到了八月中秋,月色大明的时候,贫道再来施主家中。

施主只需准备一些瓜果、月饼之类款待贫道即可!只可惜,到了那个时候,这地方的黎民百姓恐怕会减少一半了!”

祝某听到道士的这一番话,本来他就是一个积德行善的人,顿时就心动了。

他问那道士:“请问法师,像我这样的人,既不是道士,也不是僧人,只要愿意出点钱,也可以积下大功德吗?”

那道士说:“当然可以!”

于是,祝某马上让家童去取了一千两白银,交给了道士。

那道士将银子系在腰间,就像是一匹布绑住了一样,并不觉得有多沉重。

然后道士取出了十粒丹药,交给了祝某,并拱手作揖,告辞而去!

此后,祝某全家都将道士当成神明敬仰,早晚都要去那‘观稼’书房,对着吕洞宾的画像礼拜。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到了夏天,本地并没有发生瘟疫。

到了中秋佳节这天,天公不作美,不仅没有月亮,还风雨交加。所以,那长髯道士也没有来!

不过,祝某的后人,却因为他的善举,而得到了善报。

他的儿子祝宣臣在此之前,考运不佳,本来在乾隆元年,被推举参加“博学鸿词”科举(生员不需要经过层层选拔,直接通过推荐参加殿试),却不知道为什么,被吏部驳回,不得参加殿试。

而在此之后,于乾隆三年,参加了科举考试,一举得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