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穿越明朝红楼合理吗 > 第144章 贾环判案

第144章 贾环判案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穿越明朝红楼合理吗!

五城兵马司提督衙门,贾环坐在房间里喝茶。

“哼!我要见提督大人。你们这些不入流的官差,竟然敢捉拿于我。我可是举人,有功名在身的。”一个吵吵攘攘的声音传来。

贾环放下茶杯,一个书吏急匆匆的走了进来。“提督大人,外边巡城官差捉到一名酗酒闹事的落榜举人。他不肯交罚银,被官差带了回来。请大人定夺。”

“把他带进来吧。”贾环吩咐道。

不大一会儿,一个书生打扮的人,被两名官差押了进来。

书吏站在贾环的,旁边说道:“提督大人,就是此人,不遵法律、不缴纳罚银。”

“见到我家提督大人,还不跪下。”押解书生的官差,就要强制书生下跪。

“我是举人,有功名在身,见官不跪。”书生激烈的挣扎着。

“不必强迫于他,说说他是何人,所犯何事。”贾环一挥手。

押解书生的官差,拱手施礼道:“提督大人,此人在酒楼与人发生矛盾,进而发生打斗。按大明法律,各罚五两银子。只有此人拒不交罚银,所以被带回衙门依法治罪。”

“你姓字名谁,为何拒交罚银?”贾环看向那书生。

那书生见上首坐着的提督大人,也就十六七岁的年龄,邃起了轻视之心。

他抖了抖袍袖,拱了拱手。“学生姓王字长生,河南凤阳人。我有举人功名在身,如今却被官差捉拿,请大人为学生解惑?”

贾环从王长生的眼神中,看出了轻视之意。见他不仅不认罪,还倒打一耙,脸色随即冷了下来。

“王长生,身为举人,知法犯法,罪加一等。立即发文凤阳学政,革去他的举人功名,依法严惩!”贾环大声宣判。

五城兵马司的书吏提笔在手,刷刷点点,开始行文。

王长生犹如当头被打了一棒,立即人间清醒。高呼一声“且慢。”当即跪倒在地,“学生一时糊涂,做下错事,望提督大人见谅。”

不就喝酒,打了一架吗?多大点事啊!问也不问事情的前因后果,立即要革去我的功名,太狠了!

“你酗酒,打架斗殴,是错事吗?”贾环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水,慢条斯理的说道。

年纪轻轻就坐上高位,不是二代草包,就是心狠手辣之辈。眼前这位提督大人,不简单呐!

“在下犯了大明法律,请大人看在学生十年寒窗苦读的份上,从轻处置。”举人王长生求饶了。

看看把我拿捏的,不求饶,他就下死手,断我前程。

举人王长生,额头上的冷汗都冒了出来,酒劲一下就消散了。此时的头脑,清醒了不少。

“知错就改,善莫大焉。看在你十年苦读寒窗的份上,就饶了你这一次。不过罚银得双倍,纹银十两。你同意否?”贾环放下手里的茶杯。

“学生马上清缴罚银。”举人王长生立即从怀里拿出十两银票,交给了官差。

罚银由五两,变成了十两。宝宝心里苦,宝宝说不出口。

王长生真想抽自己两个嘴巴子,五两罚银不缴;十两银子主动缴。我这不是贱吗!纯属没事,找抽型。

贾环见王长生缴了罚银,不愿再看王长生那张献媚的脸。“送王举人出去吧”他吩咐一声。

“学生告辞。”举人王长生缓步后退,出了贾环办公的房间。

押解王长生的官差,强压笑意,面无表情的,把王长生送出五城兵马司提督衙门。

五城兵马司书吏恭敬的说道:“提督大人手段了得,学生佩服。”

“有什么好佩服的,那王举人只不过是个落榜的庸才,真正的人才,才能引起朝野的纷争。”贾环想起了华昶、程敏政、徐经、唐伯虎等人。

五城兵马司的书吏沉默不语,近日里朝廷的纷争,他也听说了。人才好用,却难以掌控!

贾环处理完公务,骑着马,离开了五城兵马司提督衙门,回转镇国侯府。

一路上,不时能遇到争论不休的读书人。显然,朝堂中的争斗出了结果,京城的议论才能渐渐平息。

贾环回到镇国侯府,洗漱、吃过晚饭之后,躺在后宅里休息。

林黛玉用手轻轻的按摩贾环的头部,使他头脑放松,不再想公务上的烦心事。

“老爷,皇帝陛下让你上朝参政,所为何事?”林黛玉憋了一天了,直到只有她们两个人独处的时候,才问出口。

“我还以为,你能一直忍住不问呢。”贾环逗趣的说道。

“哼!”林黛玉轻哼一声。手指的劲道大了一点。

“哎呀!你这是要谋杀亲夫啊。”贾环抓住林黛玉的纤纤玉手,摩挲起来。

“老爷,让人看到多不好。”林黛玉面泛桃花,耳根微红。

“本侯爷不让她们进来,谁敢违抗!”贾环笑嘻嘻的看着林黛玉,虽然结婚有几年了,但还是看不够。

少年夫妻,耳鬓厮磨,感情日深。

“哎呀,你又转移话题。我刚才的问话,你还没回答呢?”林黛玉用手轻捏贾环的侧脸蛋儿。

“嗨,能有什么大事。还不是科举舞弊案,皇帝陛下想让我搅和搅和,保住他想保的人。”贾环不以为然的说道。

“皇帝陛下想保住程敏政大人吗?”林黛玉放低了声音。

“以莫须有的罪名,就想拿下当今文学泰斗、礼部右侍郎程敏政大人,皇帝当然不满意了。”贾环意有所指。

“皇帝陛下,不能一言而决吗?”林黛玉有些惊讶!皇帝保人也要拐弯抹角的。

“皇帝陛下有时候,也是身不由己。有些事,他也不太好出手。”贾环又握住了林黛玉的纤纤玉手。

皇帝是大明王朝的领袖首脑,他虽然权力极大,却也受到各方掣肘。他要平衡各方面利益,否则权利失衡,倒霉的还是皇帝自己。

只有特殊时期的皇帝才能独断专行,比如说开国皇帝或者是中兴皇帝。

其他时期的皇帝能与大臣分庭抗礼,已经是手段了得,聪明绝顶的皇帝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