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穿越明朝红楼合理吗 > 第137章 武举的变革

第137章 武举的变革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穿越明朝红楼合理吗!

成国公朱勇听到贾环的话,脸色难看,叹了口气。“贾世侄,也不瞒你。看着科举会试办得风风火火;武举则弄得寡淡无味。老夫这几日,也是为此而忧心呐!”

贾环看得出,成国公对武举考试多少有些失望。“朱世伯,科举考试已经绵延了六七百年,早已深入人心;

武举考试则断断续续,在人们的心里是可有可无的尴尬存在。

要想一朝扭转人们的观念,也不是一朝一夕之事。”

“贾世侄,话虽如此,可是我们也不能坐以待毙,总要想些办法才好。”成国公朱勇对于武举考试的现状,也是深深地不满。

“朱世兄伯所说没错,武举考试确实需要做出改变。”贾环说到此处,目露进取之色。

“贾世侄此次前来,可是有了什么好的想法?”

“朱世伯,我认为武举考试之所以不温不火,主要是没有知名度,人们对武举考试不够了解造成的。所以,要从两个方面解决此事。”

成国公朱勇眼前一亮,“贾世侄请说,老夫洗耳恭听。”

成国公朱勇这些日子,吃不好,睡不香。反复思索,怎样才能让武举考试和会试并驾齐驱。

贾环站起身来,在厅客里来回踱了几步。“我认为得从两个方面解决此事。”

成国公朱勇和其子朱仪,都把目光停留在了贾环的身上,等着贾环进一步说下去。

“其一、武举考试合格之后,被录取的武进士,未来职位安排,必需明确。

就像殿试过后,中进士的举子一样,都有明确的工作安排。

最后,还得昭示天下,让全天下的人都知道此事。”贾环眼神清澈、明亮。

成国公朱勇微微颔首,贾环所说的话,他听明白了,这是诱之以利。确实,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中举的武进士,可以参考文进士安排工作,这对于武臣之首的成国公而言,并不算是麻烦事。

这年头,空头画大饼,没人信。只有实际利益,才能打动人心。

“其二,酒香也怕巷子深!我们要想多做宣传工作。一定要把武举考试,宣传得世人皆知。”贾环用力的挥了一下,握紧的拳头。

“这个宣传工作,该如何去做呢?”成国公朱勇对宣传这一块的工作,有些头大,不知该如何去做。

“其实,宣传工作这一块,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贾环眼睛炯炯有神。

“此话怎讲?”

成国公朱勇端坐其位,仔细聆听。

“其实,现在的京城,就有一个很好的宣传机会。”

“贾世侄请详细说说。”

“现在正是京城会试大考,全天下的举子汇聚一堂。这是打开武举知名度的最佳时机。

我们只要把武举考试的场地,安排到京城大校场。

不仅让酒肆、茶楼的说书艺人进行宣传;还还要满京城,贴满告示宣传。

告之全京城: 无论是官员、举子、百姓都可以免费观看。

我们不仅要在校场里举行科举考试,也要进行军中大比,优秀者授与官职。

这样大操大办,可以增加武举考试的影响力,更能深入人心。让人记住武举,也是一条通天大道。”贾环娓娓道来。

成国公朱勇豁然开朗,“贾世侄所言,确实可行。”

“不仅如此,每年的建国日,都要举行大阅兵,让武进士一展风采。并且邀皇帝参加,形成一年一次的惯例。

长此以往,武举考试,终究会像科举一样,大行于天下。”贾环意气风发,神采飞扬,侃侃而谈。

“好!”成国公朱勇一拍座椅的扶手,大喝一声。

贾环提出的策略,不仅能让武举考试声名远播,更能增加武臣勋贵的曝光度。

让全天下的人,都知道。他们之所以能够安稳的生活,是有人为他们默默的负重前行。

贾环见成国公朱勇接受了他的提议,微微一笑,走到座椅上,坐了下来,喝一口茶,润润嗓子。

成国公朱勇对武举考试,又燃起了希望之火。

他站起身来,来回走动了两圈,稍稍平复了一下心情。

“贾世侄的提议,宜早不宜迟,我这就邀人商量一下。”

贾环今天来成国公府的目地已经达到,不想在多留一刻。他起身施了一礼,“朱世伯,衙门里还有事,我就不再多留了,告辞!”

“唉!贾世侄何至于如此匆忙,吃过午饭再走。”成国公朱勇挽留道。

“朱世伯,正事要紧,我就不耽搁了。以后有得是机会,把手言欢。”

“既然如此,那贾世侄慢走。请!”说完,成国公朱勇就要送贾环出门。

“朱世伯留步。”

成国公朱勇不管是年龄,还是爵位,都比贾环高。贾环没有那么不知礼数,让成国公朱勇送他出门。

“好吧,仪儿代为父送送你贾世兄。”

成国公朱勇笑呵呵的,也没有执意要送,脚步停在了客厅门口。

“是父亲。”

朱仪走在前面引路,送贾环出府。

多日困扰成国公朱勇的问题,迎刃而解,他一阵轻松。接下来就得尽快筹备,武举考试的宣传事宜。

如今成国公朱勇是大明王朝,爵位最高的武勋。关系到武勋阶层的切身利益,他是当仁不让的利益代言人。

很多事情,成国公朱勇都得牵头去做,就像当年英国公张辅一样。

勋贵在朝廷中,也像其他利益团体一样,抱团取暖。他也有自己的利益要维护、要开拓。

成国公朱勇如果不把勋贵团结到他的身边。那么面对其他利益集团时,他的利益就会得不到保障。

孤树不成林,独木不成桥。这个简单的道理,成国公朱勇还是明白的。

如果把勋贵比喻成一艘大船,那么,成国公朱勇就是这艘大船的主人,他既要为这艘大船指明前进的方向,又要为这艘大船提供前进的动力。

贾环出了成国公府,和成国公世子朱仪告别之后,踩蹬上马,在亲卫的簇拥下,回转镇国侯府。

他回头望了望成国公府的高大门楣,不急!我年龄还轻,将来,一定会成为勋贵阶层的领头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