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穿越明朝红楼合理吗 > 第2章 贾环升官

第2章 贾环升官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穿越明朝红楼合理吗!

五军都督府议政大堂,桌案摆好,好宣纸。

贾环两脚稍微分开,一脚略向前,上身略向前俯,腰微躬,左手按纸,右手悬腕悬肘提笔落字: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贾环这一手草书,笔走龙蛇,铁画银钩,行云流水,一泻千里。

“好字”!首辅曹鼐赞叹一声,一手抚须,连连点头。

皇帝朱祁镇说道:“字好,诗也好,可惜这首诗不是你作的。”

贾环回答道:皇帝陛下,我只是一名武将,识文断字即可,好诗,好文章那是文官的事。”

“呵,你倒是分得清楚。”皇帝朱祁镇对贾环的回答很满意。

他随口问道:“贾环你不会是为了逃避入学,才要谋求军职的吧!”

他瞧见贾环脸上心虚的表情时,哈哈大笑起来。这才是七岁熊孩子能做出的事情。

在场的诸位大人也松了口气,这个七岁的娃娃虽然聪慧过人,但熊孩子就是熊孩子。一个只有武力的贾环,才是好的朝廷栋梁。

皇帝朱祁镇问道:“贾环你是想统领步兵还是骑兵?”

贾环立即回答:“骑兵”

“擢贾环担任西山大营指挥佥事兼任千户领一千骑兵,试用三个月,如不能胜任,撤职严惩,张卿,邝卿以为如何?”

虽然年仅七岁的贾环任军职有些粗糙,但是有试用期,那就出不了太大的事情,就随了皇帝的心意吧。

英国公张辅和兵部尚书邝埜同时躬身施礼:“遵旨”。

五军都督府门外贾环的小厮钱槐,三刻钟后,身体才恢复了正常。

他急忙转身,向荣国公府跑去。

荣国公府,荣禧堂。贾政高坐主位,门客左右相陪,正在高谈阔论。

看见一个小厮探头探脑的往里面张望,贾政皱了皱眉,这小厮也太没规矩了。

钱槐看到贾政发现了他,他急忙走进门口跪倒,大声喊道:

“老爷,不好了,三少爷进五军都督府玩去了。”

贾政一拍桌案,大怒道:“孽障,找死吗!”

众门客忙劝贾政息怒,立即去五军都督府看一看情况。

有丫鬟听到这个消息,一溜烟的跑去荣庆堂报信。

荣庆堂,贾母高坐主位,贾宝玉和林黛玉左右陪伴,王夫人、李执、王熙凤、迎春、探春和惜春也相陪在座。

姨娘、丫鬟、婆子侍候左右,相谈甚欢。贾母看到鸳鸯在门外,和一个小丫鬟不知是在说些什么。

她问道:“鸳鸯,外边出了什么事?

鸳鸯急忙走进门:“老太太,环三爷去五军都督府了,前院老爷正要起身去领人呢。”

“他去五军都督府做什么?”

“不知道”

王夫人身后的赵姨娘听到这事,一翻白眼昏过去了。

丫鬟急忙把赵姨娘扶住,王夫人轻轻瞄了一眼,一阵厌烦。

贾母轻轻一拄拐杖:“等消息吧。”

探春看了看昏过去的赵姨娘,想着幼弟贾环生死不知,手里的丝巾被她抓得更紧了。

荣庆堂里的气氛有些沉闷。

不一会儿,前面传来消息,圣旨到。

贾母等众人联想到贾环去五军都督府的事件,都有了不好的猜测。荣庆堂里的气氛,有些紧张。

大约半个时辰,贾政手捧圣旨,神色迷茫的走了进来。

贾母焦急的问道:“政儿,圣旨上说了什么?”

贾政神精恍惚的回答:“母亲,我那庶子环儿,他……。”

赵姨娘适时的醒了过来,她一下扑到贾政的身边,抱着贾政的大腿,嘶声的喊道:“老爷!我那环儿到底怎么样了?”

贾政看着赵姨娘说道:“环儿他当官了。”

“当官!”

赵姨娘的不敢置信得望着贾政:“老爷你在骗我吗?环儿才七岁。”

贾母等人都以为自己听错了,“政儿,把圣旨念一遍。”贾母说道。

贾政打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工部主事贾政之子贾环,天资聪慧,武艺过人,擢升西山大营骑兵指挥佥事兼任千户。

赵姨娘一擦脸上的眼泪:“老爷,指挥佥事几品官?”

贾政回答道:“正五品。”

赵姨娘不敢置信道:“和老爷一样的品级”!七岁的庶子和自己一样都是正五品,贾政忽然感觉有点尴尬。

贾母摩挲着拐杖说道:“环哥儿,没回来吗?”

贾政回答道:“听宣旨的公公说,环儿已经起程,去西山大营赴任去了”。

赵姨娘急了:“老爷,环儿才七岁,一个人去那么远的地方赴任,出了意外,我可怎么活呀!”

贾政叹息道:“圣意难违呀!”

赵姨娘眼泪又流了下来:“老爷,我想去见见环儿?”

贾政无奈回答:“那是军营,别说是你。就是我也进不去呀。”

贾母说道:“好了,这终归是一件好事,过一段时间,就会有书信寄来,都散了吧,我累了。”

西山大营,都指挥使泰宁侯陈瀛看着手里的圣旨和兵部调令,在看看新到任的七岁指挥使佥事贾环,有些迷糊。

可是军令如山,容不得他反驳。

无奈,贾环被他安排到骑兵前卫,就任指挥使佥事。

贾环和传令官来到骑兵前卫指挥使大营,骑兵前卫指挥使永顺伯薛绶也没废话,面色冷酷的说道:

“贾环你去骑兵前卫第五千户营,就任指挥使佥事兼任千户官,有本事你就坐上那个位置。没本事从哪来回哪去。”

贾环躬身施礼:“谢指挥使大人。”

出了大帐,贾环跟随指挥使永顺伯薛绶的传令官,来到骑兵前卫第五千户营。

传令官召集了第五千户营所有官兵,宣布贾环就任第五千户营指挥使佥事兼任千户官。宣布完任命,传令官转身就走,一刻也没有停留。

骑兵第五千户营的八个百户官和一千士兵看着眼前骑着高头大马的小男孩儿,面面相觑,不知所措。

贾环巡视了一圈,大声喊道:“军营之中,强者为尊,你们八个百户官,当着所有士兵的面,如果能用武力击败我,你们就是新任的千户官,如果我把你们击败了,你们就乖乖的听从军令,否则定斩不饶!”

贾环从赤炭火龙驹的鸟翅环上,摘下两柄古铜色的铜锤。锤头西瓜大小,呈圆形,上面有凸起的花纹。锤头对应锤柄的地方,有长五寸的三棱形尖刺,闪着寒光。锤柄长二尺,末端有圆形锤攥。

贾环的这匹赤炭火龙驹是皇帝朱祁镇赠送的,这对双锤是在兵部铸造局库房里找到的。

贾环双手挽个锤花,轻松自如。他面前的的官兵都面色呆滞,假的吧,这么大个。

贾环对着八个百户官说道:“我也不欺负你们,我这对双锤,一柄重一百二十斤,你们要是能舞得动,我们再交手。”说完,贾环把双锤撒手扔到八个百户官面前。

只听“扑通”一声,地面被砸了两个坑。八个百户官吓得齐齐后退一步,听到这对双锤落地的声音,就知道这不是假的。

马背上那个七岁的小男孩,到底是什么怪物啊!有这么大的力量。

八个百户官齐齐跪倒在贾环的马前,大声喊道:“拜见指挥使佥事大人!

他们身后的一千士兵,也齐齐跪倒大喊:“拜见指挥使佥事大人!”

营门外,并没有走远的传令官,听到第五千户营里山呼海啸的拜见声音,露出了难以置信得神色,急忙催马回去禀报。

贾环巡视了一圈,不慌不忙的说道:“萧规曹随,一切照旧,亲卫留下,其他人都散了吧,把我的马喂好,兵刃帮我拿到大帐里。”

一个亲卫上前去拿铜锤,一只手没拎动,两只手用力才拎起一柄铜锤。

贾环看了一眼说道:“算了,我自己来。”

那名亲卫脸色涨红的放下铜锤,神色有些尴尬。

贾环走过去,伸出小手,一只手拿起一柄铜锤,轻松的走向大帐。

他身后的百户官和士兵,都露出震惊的神色。

不一会儿,贾环从大帐里走了出来。

他面对着大帐前的二百亲卫,指着给他牵马和拎锤的亲卫说道:“你俩报上名来。”

俩人上前一步,齐声说道:“曹万卷”,“万小楼。”

贾环当着二百亲卫的面宣布:“从今天开始曹万卷为试左百户,万小楼为试右百户”。

曹万卷和万小七激动的双双跪倒,大声喊道:“谢指挥使佥事贾大人!”

“嗯,随我进来。”说完贾环走进大帐,曹万卷和万小楼跟了进去。

大帐里,贾环高居主位,曹万卷和万小楼居下首,束手而立。

贾环说道:“曹万卷”

曹万卷急忙来到桌案前,躬身施礼“末将在!”

“你负责千户所的军备查察,你统计一下,千户所现有的兵员、马匹、铠甲、兵器、弓箭、官银、粮草等军用物资的数量,三天后,以书面的形式报上来。”

曹万卷立即回答道“是!贾佥事”。

“去帐外领五十名士兵,做事去吧。”

曹万卷又施一礼,转身离去。

贾环说道:“万小楼。”

万小楼快步走到桌案前,躬身施礼:“末将在!”

“你以后负责军情探查,包括地形探查,细作分辨,千户营内官兵的出身来历都要了如指掌,你可明白?”

“末将明白。”

“好,三天后,第五营百户官的出身来历,以书面形式报上来,到大帐外领一百名士兵,去做事吧。”

万小楼再次施礼,转身离去。

一刻钟后,贾环走出大帐。

看到帐外还剩下四十多人,贾环看着他们说道:

“你们两人两人比武,最后选出两名最强者,做我的贴身试百户,开始吧。”

不到二刻钟,两名壮汉跪在贾环面前:“牛继祖,马金熊拜见指挥使佥事贾大人!”

贾环盯着他俩人说道:“从今天开始,你们俩人就是我的贴身百户官。”

“谢贾大人!”

“你们先去征兵站,每人麾下补足百人,一人六个时辰,轮流守卫我的大帐,听明白了吗。”

“是,指挥使佥事大人!”

三个月后,北京,紫禁城。皇帝朱祁镇伏案批阅奏折,他忽然停住笔:

“王振你猜贾环那小子在西山大营过得怎么样。”

皇帝身前伺候的王振俯身,轻声说道:“奴婢不知。”

“哼!那小子过得好着呢,而且还升任骑兵前卫指挥使了。”

“那总得有升职的理由吧。”

“西山大营都指挥使泰宁侯陈瀛给兵部的理由是:一、发明新式铠甲(棉甲),制作费用低,对弯刀和弓箭防性能好,还保暖,有利于北方军队装备,奏折上说,贾环就职的千户营披甲率百分之百。

二制作了新的军粮,新的军粮就是?,牛、羊的下水,便宜,还有效的治好了士兵的夜盲症,提高了士兵的做战能力。

三、治军能力强,三个月的时间,把骑兵前卫第五千户营治理成西山大营的,模范营和战斗力最强的千户营。”

这时,高图走了进来,说道:“陛下,棉甲到了。”

皇帝朱祁镇站起身来,说道:“快拿进来!”

两个小太监抬着一个衣服架子,走了进来。架子上挂着一件颜色鲜红,上面布满铜钉的棉布甲。

皇帝陛朱祁镇和执笔太监王振围着红色棉布甲看了看,摸了摸,又用各种兵器试验了一下。

皇帝朱祁镇可惜的说道:“就是长枪和链枷防御性能差点。”

高图在旁边提醒道:“陛下,北方的瓦剌人和鞑靼人基本都是以弯刀和弓箭为杀伤性兵器。”

皇帝朱祁镇高兴的说道:“是啊!真是天佑大明江山!”

王振和高图齐声高呼:“恭喜陛下!天佑大明!”

“好了,拿下去吧,另外制作一件适合我穿的棉甲。”

两个小太监把试验得千疮百孔的红色棉甲,抬出去之后。

皇帝朱祁镇来回走了两圈,贾环那小子既然在西山大营扎了根,那我就见见他姐姐贾元春吧:

“传旨,女史贾元春见驾。”

王振和高图对视一眼,贾元春要受封了。

一个时辰后,门口走进一个身材高挑,肤若凝脂,眉如远山,目若秋水,鼻梁高挺,唇如点漆不涂而红的女子。

她走进来之后,盈盈下拜,口呼万岁。

皇帝突然召见,贾元春不知道什么原因,所以有点不知所措。

皇帝朱祁镇围着贾元春转了一圈,上下打量了几眼。

看着贾元春惊慌可爱的小模样,就像贾环说的一样。心思浅的女子看一眼,就知道她在想什么。

皇帝朱祁镇感觉一种尽在掌握的感觉!安心、舒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