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此女凶猛 > 第37章 秦家有贵人

第37章 秦家有贵人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此女凶猛!

杨本华这时问道:“那你们看好地没有?是哪一块?”

林文涛看了白青羽一眼,答道:“就是我家旁边的那块荒地。”

杨本华道:“那块地?建房倒是可以,如果要种庄稼……怕是不好。”

白青羽笑道:“也没有别的地可以让我选啊!就那块地吧!”

杨本华和林玉春又一片好心地劝了她几句,让她考虑清楚。白青羽依然坚持,他们便不再劝说。

杨本华便拿了丈量工具和纸笔,带着他们去丈量土地去了。

杨以善没事,便也跟着一起来看热闹。其实也没有热闹可看,但是可以找机会跟林文涓玩耍。

杨本华带的丈量工具是一根划有刻度的竹竿和一卷绳子,绳子上也用红漆做了标示——每隔一丈就涂一圈红漆。如果要测量很长的距离,那就用绳子。如果距离在一丈以内,就用竹竿测量,可以精确到寸。

所以,这事一个人是做不了的,得再请两个人来帮忙。为了表示公允,还不能都叫自己家里的人,得叫两个在村里有些威望受公众信任的人。

有威望又受公众信任的人,自然数林文涛的爷爷和大伯最合适,因为两人都中过进士,平时为人处事也公正大方,深受村民尊重。

但是这事不能叫他们,得避嫌。就算不避嫌,他们也没心情理会这些鸡毛蒜皮的事。以他们的进士身份,都是要安排官职的,怎么可能来管这些微末小事?

那么他们为什么没有做官呢?

因为林爷爷林承泽是前朝进士,刚中进士就受到牵连,没能做成官。然后就是各路反王揭竿而起,在兵荒马乱的岁月中,人人都是朝不保夕,他早已没有了当官的心思,一门心思在家里教导两个儿子。

而大伯林玉坚,读书的天赋虽好,却比弟弟林玉光差了许多。多年来屡试不中,却在三年前超常发挥,居然中了。只不过弟弟林玉光中的是二甲进士,哥哥林玉坚却只是三甲同进士。

虽然都是进士,但这二者差距却颇大。

终考为殿试,由皇帝亲自主考,只有过了会试的人(贡士)才有资格参加,共三百名。但是,皇帝哪有时间和心情把三百个贡士的考卷都看一遍?所以得由众官来阅卷,然后把考得最好的十张考卷送到皇帝面前,由皇帝来钦点状元、榜眼、探花。

而那十张考卷中,就有惠光宗和林玉光的。后来惠光宗中了二甲传胪,也就等于是总排名的第四名。林玉光没有明确的排名,但至少也是那一届的前十名,是实打实的二甲进士。

而第三甲的同进士地位就差了许多,有尖酸的人戏称“同进士,如夫人”,意思是进士就如同明媒正娶的正妻,而同进士则是从侧门抬进来的小妾。正妻和小妾,那地位差距一目了然。

所以同进士并不很受朝廷重视,在官职安排上,都是最后才考虑到同进士的。换名话说,同进士要想尽快获得官职,必须得托关系,甚至花费钱财上下打点,否则你可能等上几十年都得不到官职。

林玉坚的性子较为耿直固执,不擅长交际和人情往来,如果是弟弟林玉光顺利做了官,那么也能拉他一把,可惜的是弟弟一早就遇害身亡,导致他没能跟任何官员拉上关系,也不好通过守寡的弟媳去走宁远侯的门路,便干脆死了那条做官的心,去了神鹰书院做教书先生。

所以,林玉坚现在应该正在书院里教书,没时间来参与村里的琐碎小事。

杨本华说:“还得把你杨本荣伯父叫上,另外再叫一个……秦正光吧?他跟你们家也熟,信得过。”

杨本荣住得近,就在里长家旁边,站在路上喊一嗓子就听到了。迅速开门跑了过来,问是啥事。杨本华便与他说了,他便乐呵呵地跟了来。

“杨伯伯好!麻烦杨伯伯了!”林文涛和白青羽礼貌地跟他打了招呼。

“不麻烦!不麻烦!改天请我老头子喝顿酒就行了。”杨本荣是个豁达爱笑的微胖老头。能拥有微胖的身材,说明他家的日子过得不错。

葫芦沟的人,百分之九十九都是筋瘦体型。

杨本华说:“走吧!还得去把秦正光也叫上。反正咱们葫芦沟就是他带着一帮人在四处承揽修房子,青羽肯定也会用到他的。”

秦正光的家离里长家比较远,他家在大路的南边,里长家在大路北边。若是以林文涛的家为目的地,秦正光家明显要近得多。

白青羽心中好奇,水上声问林文涛:“秦二叔多大年纪了?他在葫芦沟很受人尊重吗?”

林文涛点头道:“大概三十五六岁吧?秦二叔在葫芦的名声极好,但凡谁家要修房子,都会请他去帮忙规划和修建,他定会尽心尽力为主家把事情办好,主家没有注意到的事,他都会主动提醒,还会出谋划策,帮主家解决一些头疼的事。他有头脑,处事又公道,许多人家闹了家庭矛盾,都爱找他去调解,他必是不偏不倚,让双方都心服口服。久而久之,葫芦沟的人就都很敬重他了。”

跟着白青羽身边的杨以善也道:“就是!就是!秦二叔的名声极好!以前秦大叔的名声更好,只可惜他英年早逝了。”

白青羽心道,帮忙调解家庭矛盾不是应该请里长去吗?难道里长在乡民的心中不够公道?他不受人尊敬?

这却是她想错了。里长为人还是不错的,只是老百姓心里把里长当个官在看待,一般的事情是不敢去麻烦“当官”的。就像地球上的村长,一般的村民哪里敢事事都去麻烦他?有那个胆量也舍不得那点财物啊!空着手好意思叫村长屁颠屁颠地往你家跑一趟吗?

他们越过大路,走上田埂,向秦正光家走去。

杨本华走在最前面,杨本荣第二,林文涛第三,后面是白青羽和杨以善。

白青羽四处打量了一番周围的房屋,说:“我看周围新建的房子极少。也就是说,每年请他们修房子的人很少,甚至是没有。若是没有房子修建,他们平时又做什么?”

“种地啊!每家每户都有地要种!”林文涛好笑地说,又解释道:“这里修建房屋一般都是在初春季节,因为这个时段农闲又没有雨水。秋收过后虽然也会闲一段时间,但是那时候还是会有一点雨水,不太方便建房。所以秦二叔他们都是农忙时种地,农闲时建房。若是没有人请他们建房,那就上山去打猎。”

白青羽:“哦!你们给我说过,他们家原是猎户。只是我觉得,打猎这事得跟人学吧?不可能随便一个人上山就能打猎了吧?他们是跟谁学的打猎?”

今后探查和开发大黑山,还得找个猎人做向导才行。

林文涛:“的确如此!不过,我们村的猎户很少,主要是那几个从军队退下来人,本来就会点打斗和射箭的功夫,所以才会上山打猎。”

杨以善插话道:“其实也就秦正阳和秦正光两个打猎比较厉害,其他人都差远了。只可惜秦正阳几年前被野猪顶了一下,救回来没撑多久便死了。”

白青羽:“所以,秦大叔和秦二叔都是从军队退下来的?当兵……难道不是一辈子的事吗?怎么可以在正当壮年的时候就退伍了?”

杨本荣一直在听他们说话,此时忍不住回对笑道:“当兵怎么能是一辈子的事?如果到了六七十岁都老得走不动了,还怎么上阵杀敌?本朝律法规定,兵士若年满五十岁或是身上有伤残,皆可以申请退伍。”

这倒蛮有人性的。

“可是……秦二叔才三十多岁,也不像身上有伤啊?”白青羽困惑道。

这事林文涛也很困惑,问道:“对啊!杨伯伯,秦二叔是因为什么退下来的?我记得秦大叔以前也是没有伤病的。”

杨本荣道:“是因为他哥哥秦正阳!十六年前,当今圣上初登大宝,有些心思不正的人想要争夺皇位,便调了兵马来围攻皇城,结果就在我们双河镇那里对峙起来。”

白青羽深知讲故事得有人“捧哏”,立即问道:“那岂不是杀声震天,血流成河?”

不料杨本荣却说:“呃……也没有啦!就是小规模地射了一阵箭,并没有打起来。双方都说自己支持的正统,是遵从先帝遗命行事。”

“那后来呢?”白青羽继续捧哏。

杨本荣:“后来,据说还是当今圣上亲自出门才将事情解决,那些从外地赶来围困京城的兵将自动放下武器投降了。秦正阳和秦正光两兄弟就在那些投降的人中。不过听他们自己讲,他们救过一位贵人。就是在跪下投降的时候,有个人朝贵人射箭,被秦正阳发觉了,就举起盾牌挡下了那一箭,等于救了那个贵人一命。”

“知道那贵人是什么身份吗?不会就是当今圣上吧?”白青羽敏感地问。

杨本荣失笑道:“怎么可能?皇上每次出行都是有千军万马保护,岂会轻易涉险?两军对峙,多危险啊!皇上怎么可能没有保护就跑到前线去?就算皇上自己想去,那满朝文武大臣也不同意啊!不得拦着嘛?就算拦不住,不得挡在皇上前面吗?”

“这倒也是!是我想多了!”白青羽也觉得自己有些过敏了,问道:“那……到底是什么贵人啊?”

她都觉得自己很可笑,大概是以前把网络小说看多了,每个穿越女都能轻轻松松地嫁入豪门,随便捡个受伤的乞丐就是霸道总栽,随便遇见个隐藏身份的人,那要么是皇帝,要么就是皇子,而且,那些男人还都被穿越女迷得神魂颠倒,无论穿越女怎么绿茶地表示“我没有勾搭你意思,我只是正常地与你交往,我是个独立的女性,我不想依靠男人”,可是霸总们非是不听呢,偏偏要独宠她一人,然后穿越女就开开心心地嫁入豪门了。

而自己遇到的霸总却是人渣。

杨本荣说:“听秦正阳说,他不认得那位贵人,周围的人也都不知道他是什么身份。只是看那位贵人的穿着打扮和身边的护卫,至少也是个侯爷之类的,说不定还是个王爷,因为那位贵人身边跟着一个白面无须的人,声音低柔细腻……反正他觉得那人像是个宦官,但是又不能确定。”

白青羽:“哦!那可能还真的是位王爷!遇见皇上的可能性不大,遇见一位王爷的可能性还是蛮高的。他救了那位王爷,王爷给了什么赏赐?”

杨本荣:“那位王爷……不!那位贵人问他想要什么赏赐,他就说不想当兵了,想在这京城附近安家落户,结婚生子。贵人同意了,当场赏了他白银白两。又问他还想要什么,他想了想说,自己兄弟两读书少,家族也没什么人,连个辈分都没有。请贵帮忙给他秦家立个辈份。那位贵人就随口说——就以正大光明为辈份吧。你好好培育后代,争取出多几个读书人,以后秦家的辈份就自己立,不再依靠别人。”

白青羽恍然大悟:“原来他们家的辈份是这么来的啊?怪不得秦大花会叫这么个名字!这个‘大’字辈还真不好取名字,男孩子还好点,叫大江大河、大山大路都可以,可女孩子叫什么都不好听。”

杨以善也笑道:“就是!我每次听到秦大花的名字就想笑。”

走在最前面的杨本华立即回头警告道:“可不许乱说!万一这话传到那位贵人耳里,没准就招来祸事了。就算不会传到贵人耳里,传到秦大山和秦大花的耳里,他们听了也不好受!”

那倒也是。这名字不好听,还不能改,因为是贵人赐的辈份,能不难受吗?

说话间,他们便已来到秦家门前,叫上正在洗脸的秦正光,直接就往那块荒地而去。

秦大山和秦大花的家跟秦正光的家是挨着的,两家相距不过十多米远。他们看到白青羽和林文涛,立即亲热地跑过来打招呼。

他们跟杨以善也很熟,笑着简单问候了一番。只是远远比不上跟林文涛那么亲密,更多的是对“里长家”的敬畏。

秦大山兄妹自然也要跟着去,这可关系到他们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且不说秦大山是否愿意去做上门女婿,只说白青羽之前说过要请他们帮忙养猪养鸡,就值得他们多加关心。

一路上说说笑笑,每个人的心情都很好。路上经过几个村院,便有人出来跟里长打招呼,然后就知道他们是要去丈量那片荒地,村民们心中好奇,便有不少人跟着来了。

此时乡下正闲,也没有什么娱乐活动,看热闹便成了唯一的娱乐。其实丈量土地根本没什么好看的,但是人一旦多了就可以聊八卦呀——那可真是太吸引人了!

所以人是越来越多,男女老幼都有,浩洁荡荡一大路,各自跟交好的人聊起了东家长西家短。不过更多的人是悄悄看向白青羽,小声地讨论着他们的困惑——她一个小姑娘家为何要买下那块既不能耕又不能种的荒地?

总之,最后是几十个人一同热热闹闹地来到那片荒地上。

林文涓自然也是爱热闹的,第一时就带着韩寻芳跑了出来,跟白青羽亲热地站在一起。就连韩贵两口子也都跑出来看热闹。

只白令霜是出门看了一眼就回去了。因为她是寡妇,处处都要避嫌。她才三十八岁,按大晟律法,寡妇守孝期满后未到四十岁的,是必须要再嫁的。不过她是进士遗孀,勉强算是官员家属,朝廷允许不用再嫁。

但若是她在人多的场合跟男性多说上几句,甚至被男人摸了一下,那可就跳进青龙河也洗不清了。别人必然会说她春心大动,故意出来招蜂引蝶了。

有时候,寡妇的身份比待嫁的小姑娘更尴尬,更容易招惹是非,也更难以辩白清楚。

只有韩寻墨没有跟来看热闹,他此时正在准备车马,马上就要跟着少爷出去办事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