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重生农家女:我靠赶海一夜暴富 > 第五十四章 只负责数钱

第五十四章 只负责数钱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重生农家女:我靠赶海一夜暴富!

船坞码头人来人往,港口附近更是聚集着一堆人。走得近了,会发现他们都围在一个摊贩跟前

常平宁今天带来了两桶海蛎子。往来的客商们正围在她的摊子跟前,而附近的摊主,也都忍不住朝她的摊子上望着,想要知道她的海蛎子什么时候能够卖完。

一时间,常平宁的摊子前挤满了人,连带着,询问她旁边郭大勇卖海鱼的人也多了起来。

郭大勇乐呵地给客人们称重,要的多的,还直接喊着儿子郭仲舟把那些鱼送去客人的船上。他卖海鱼的速度也比平时要快得多。

常平宁那边更是,一大早的炒饭和生蚝,吸引了周围不少客商的注意力,不管是昨天已经尝过炭烤海蛎子的香味的客人,还是只听说过的客人,他们都冲着食肆摊子的香气挤了过来。

时间一长,常平宁甚至都有些忙不过来。

郭大勇注意到大儿媳今天比昨天还要忙的样子,转头看了看,看到二儿子正好送完一车鱼回来,示意郭仲舟去帮帮常平宁。

郭仲舟累得不行,还没坐下来歇一会儿,就又被老爹指使着去干活,不过又看到嫂子那边确实是忙得不可开交,叹了一口气,朝着旁边大嫂的摊子走去,挽起袖子,准备帮忙。

“嫂子,有什么我能干的吗?”郭仲舟问。

“你来得正好。”常平宁说着,指了指前方的客人,小声告诉郭仲舟,“你帮我注意着点,他们吃过之后给钱。”

郭仲舟点头。

常平宁又说:“你再帮我看着点,要是有客人多点了海蛎子,你记得记下来提醒我。”说着,拿起一沓黄纸,撕下最后几页递给郭仲舟。

郭仲舟知道,累的部分在这里了。好在郭仲舟脑子灵光,反应速度也快,很快他就胜任起这项活计。

两人配合得很好,过了早饭的时间,常平宁终于可以从摊子的简单灶台前离开,坐在带来的凳子上休息一会儿。

“仲舟干得不错。”常平宁夸奖道。

“嘿嘿,也是爹让我来帮忙的。”突然被大嫂夸奖,郭仲舟有些不好意思。

常平宁休息了一会儿,从摊子下拿出先前的黄纸,还有一个装订好的本子,对照着在上面写写画画。

到了下午,常平宁在孟夏和柳清婉来郭家找她查账的时候,她主动拿出了装订好的本子方便她们查看。还告诉她们,上午人太多忙不过来时,郭家二弟来帮忙的事情。

孟夏很惊讶,立刻提议,不如她们雇郭家二弟来当摊子的伙计,半天十文钱,也不妨碍他去郭大勇的摊子上打下手。

一旁的柳清婉也点头,没有提出异议。

常平宁虽然惊讶,但想了想好像也是这么一回事,如果只是她给婆母钱的话,好像就完全让二弟来她们的摊子上做了白工。

“嗐,别舍不得那点雇人的钱。”孟夏看到常平宁迟疑了一会儿没有说话,以为她是不愿意,连忙开解,“往后我们的小食摊发展起来了,我还想着直接雇人去摊子上忙呢。我们三个只负责数钱和分钱。”

常平宁和柳清婉听到孟夏的“豪言壮语”忍不住相视一笑,她们两个可没有孟夏那么有信心:竟然觉得她们三个的小摊子还能雇得起人。

眼见着对完账,三个人又分完了今天的收入。今天没有买什么东西,唯一需要给出去的,就是郭仲舟半天的工钱。三个人每人都分到了近一千文钱。

常平宁正喜滋滋地数着归自己所有钱数,就看到柳清婉拿出一个明显是账本模样的东西,教她识字、记账。孟夏在一旁听了一会儿,又提出了几个在常平宁很忙的时候,简易记账的方法。

常平宁学得很认真,柳清婉让她自己学着写写看,试着把今天的账目记到账本上去。

柳清婉在常平宁记录账本的时候,随意地到处看了看郭家院子。注意到从郭家的堂屋里,探出郭铃安的小脑袋,乐呵呵地冲她们笑着。

柳清婉被郭铃安的笑容所俘虏,冲她招手,示意郭铃安来她们三个身边,嘴上还说着教她写字的事。

常平宁抬头,看到安安开心地朝她们跑了过来,甚至直接跑进了柳清婉的怀里。婆母拘谨地跟在安安身后出了堂屋,给她们三个重新倒上水,想要呵斥郭铃安,让她在客人面前不要放肆。

不过被柳清婉拦下了。

常平宁惊讶,不知道该说点什么好。

“别管她,母性泛滥,但是儿子不咋好。”孟夏说话声音很小。

常平宁惊讶地看向孟夏,但是只看到孟夏对她傻笑:“今天的账记好了吗?”

常平宁无奈,继续低头记录今天的账单。

今天赚了不少钱,就算常平宁从自己分到的钱里,拿出一半交给婆母,她手上还能留下几百文。她看着眼前的账单,觉得镇子上的大宅子离自己越来越近了。

就这样,常平宁靠着炭烤海蛎子和海胆炒饭,很快就在港口的摊位里赚了不少钱。

附近卖海蛎子和海胆的摊主看到常平宁都热情地冲她打招呼。毕竟,要是她带来的海鲜卖完了,特意过来吃饭的客商也会在周围买些海味生鲜,来找常平宁加工。

时间一长,去镇上送海货的,就剩叶秀英一个人了。

常平宁不希望婆母太累,在某次收摊回家后,主动提出,让婆母也来小食摊帮忙,没想到却被拒绝了。

而且当时婆母的表情还很为难。

“宁丫头,你知道吗?镇上的仙客来也在卖‘炭烤海蛎子’了,不过他们管这叫‘碳烤生蚝’。”叶秀英看着儿媳懵懂的表情,继续说下去,“生意很好,不知道是王大厨自己悟出来的,还是孟夏教的。”

顿了顿,叶秀英觉得自己的话听上去有点像是在挑拨她们三个人之间的关系,连忙找补:“我看还是王大厨自己悟的!最近也有很多客商去镇上的仙客来吃饭,王大厨和赵掌柜有几次见到我,还让我回来跟你转告他们的谢意呢。”

常平宁想了想,点头告诉婆母,应该是她在卖海胆炒饭的时候,跟客商们提起了仙客来的海胆炒饭,才让他们对这家酒楼产生了兴趣。

没有对酒楼的“碳烤生蚝”有任何疑虑,王大厨连“海胆炒饭”都能悟出来,从酒楼的客人的口里听说“炭烤海蛎子”,应该也能很快琢磨出来吧?

不过,常平宁目前不知道的是,很快琢磨出“炭烤海蛎子”的人,不止王大厨一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