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视频被古人看到了怎么办 > 第14章 大魔导师秀儿

第14章 大魔导师秀儿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视频被古人看到了怎么办!

一回来刘秀看到了昆阳艰难的守城局势,遂带千余精兵反复杀入王邑的军队中,斩首王邑军中千余士兵。而昆阳守城的军队看到他们的上司回来了,而且还带着援军来支援,于是士气大增。

等到在王邑的军队中杀了个有来有回后,刘秀又亲率三千余兵,偷渡昆水,直接攻到了对方的大本营。都这种情况了,王邑依然觉得没什么大不了,他还下令不准擅自出兵。自己和王寻领一万的兵马与他们对战。结果王寻战死,他自己被围困,诸位将领都不敢出兵支援。】

汉朝刘彻时期

刘彻“不要太离谱,这种人怎么能当上将军的?”

【这种情况下昆阳的守军也出城与剩下的士兵对战,王邑的部队只能逃跑】

率及万人迎战,王邑兵马陷入困境,王寻战死,诸将未敢出援。

依旧轻敌,下令各营勒卒自持,不得擅自出兵,自行和王寻率万人迎战,王邑兵马陷入困境,王寻战死,诸将未敢出援。

迂回到敌军的侧后,偷渡昆水(今河南叶县辉河),向王邑大本营发起猛烈的攻击,王邑大军溃败。

然后神奇的一幕就来了,我们的大魔导师秀儿带着他的陨石走来了。在王邑军队逃跑的过程中天降暴雨,狂风乱作,从而使昆河之水直接暴涨,王邑军队带领着过河的人直接淹死了一万。更过分的是,突然天降陨石直接砸向了王邑的军队,这种天象,古代人哪里见过,王邑四十万的军队死的死逃的逃,完全不成气候】

刘邦“天降陨石!居然还有这种操作”

汉朝刘彻时期

刘彻:“要是朕打匈奴的时候来个天降陨石,岂不美哉”

卫青看了看刘彻,想说什么,但最终也没有张口。倒是霍去病直接对刘彻说:“陛下,天幕所说的天象可能无法遇见。但即使没有这种天象,陛下也定能消灭匈奴”

刘彻听着霍去病的话很高兴,觉得说到自己心坎上了:“没错,无论如何,朕定能灭了匈奴,洗刷我大汉的耻辱!”

【由于这支军队在昆阳覆灭,导致王莽的新朝无法再控制其他的地区,面对起义也无力再扭转,王莽的政权也土崩瓦解。

但是我们之前说了,由于这两兄弟的威望太大,尤其是刘秀的兄长刘演,那可是当初能和刘玄争夺皇位的人。他本身就不服刘玄,而刘玄也感到自身地位受到了威胁,所以在昆阳之战不久后就想办法弄死了刘演。

刘演的无故被杀,严重的打击到了刘秀。敬爱的大哥死了,他无比的悲伤,而且更始必定也会猜忌他。但是刘秀是一个稳重、聪慧又懂得隐忍之人。在得知他大哥死后,他便立刻赶回了宛城,并向更始帝请罪,而且不再与他大哥的部下有任何的接触,以免让刘玄忌惮,落得个刘演一样的下场。

刘玄见刘秀如此,便也觉得是自己想多了,甚至还对他有些羞愧,于是刘秀不但没有获罪,而且还升官了,受封武信侯】

刘邦“这刘秀可以啊,能力强,有懂得隐忍。想当年乃公也是在项羽的手底下隐忍负重,结果还不是赢了。”

【在刘秀受封武信侯之后不久,便迎娶了他心心念念的新野豪门千金——阴丽华,完成了他当年许下的目标。

刘秀就在隐忍中度过,直到更始元年(即公元23年)九月,绿林军攻入长安,王莽也在混战之中死亡,这也标志着王莽的新朝正式覆灭。

虽然这时新朝覆灭,但更始帝并不能掌控全国,比如当时的河北。

河北的重要性我们可以从当时的一句歌谣中有一个比较准确的了解,就是“得不得,在河北。”这就说明了,更始帝要想坐稳江山,就必需得想办法将河北掌控在自己手里。

但是出使河北的人选确是一个难题,河北的招抚工作需要一个实力强劲的人,但是刘秀虽然实力很强,但是刘玄把他大哥杀了啊。如果让他去了河北,他在河北发展势力,那刘玄就是为他人做嫁衣了。

其实刘秀是非常想要去河北地区的,因为他在刘玄的眼皮子底下也没有办法做什么事情,还要担心刘玄对他的猜疑。于是他想办法结交了左丞相曹竟及其子尚书曹诩,在他们的帮助下得以被派到河北。

刘秀在河北努力发展自己的势力,逐渐与更始政权决裂,直到更始三年(即公元25年)六月二十二日,在鄗城千秋亭即皇帝位,建元建武,使用的依然是“汉”的国号。

由于之后刘秀定都洛阳,所以我们现在便将其称为东汉,之前的则称之为西汉。刘秀的这一波操作,又为汉朝又续了两百年的寿命。】

刘邦“好小子,兴复我大汉皇室,使大汉又延续了两百年,不错不错,确实不错。担得起这第七的名头。”

汉朝刘秀时期

刘秀听到这里,发现东汉还延续了两百年。他刘秀无愧于祖先,这天幕将他排的名次如此高,他以后也一定不会辜负先祖的期望,定能将大汉带向另一个高度。

【虽然我们现在直到刘秀赢了,而且做得还非常不错。但是当时刘秀称帝后,面临的是大大小小不一的政权,比如赤眉军拥立傀儡小皇帝刘盆子建立了建世政权,梁王刘永自立为帝,关中大饥,人相食的局面。西北陇右的隗嚣、西南巴蜀的公孙述对于刘秀都有相当大的威胁。

但是他一直在调动军队,慢慢对其展开攻击,最终用了十二年的时间平定天下。使得自新朝灭亡后战火纷飞、四分五裂的华夏再次重归一统。

为了尽快恢复国力,刘秀选择了休养生息,尽量不起战事。他还多次释放奴婢和禁止残害奴婢,轻徭薄税,减少租徭役,大大减轻了应战乱引起的人口确实,土地荒芜等问题。

同时刘秀还进行了土地改革,下召度田,严格核查垦田亩数和户口、年龄,对于反抗者则进行镇压与安抚,并且这一举措在光武帝执政年间一直严格执行,使得东汉垦田及人口都大幅度增加,改变了当初应战乱导致人口十不存二的情况,同时也为明章之治”奠定基础】

西汉的各位皇帝听着天幕的讲解,西汉前期的皇帝对于有这样一个后代都非常骄傲,纵使西汉的部分皇帝不靠谱,将皇位让给外人。但是依然会有可靠的后代重新光复大汉,扬我大汉国威。

而西汉后期那些皇帝,在得知汉朝即使被篡位,最终却还是会重新到他老刘家手里,也就不在意王莽的篡位行径了。而他们的行为也越加肆无忌惮,不去想着如何处理朝政,解决现有的问题,而是指望后人复兴。

而作为太子的刘启这次是和他父皇一起看的天幕,看到他的谥号是景帝,说明这是一个相当不错的谥号。他的父皇对此也表示非常满意,说他这个太子做得不错,以后要更加努力,不可懈怠。对于他的后世子孙也需要好好教育。

而在刘启当皇帝的位面,当刘发刚开始看到天幕说此人是他的后代之后都快吓死了,想要立刻上京请罪,最后还是被人劝住,说这天幕说的都是明君,优秀的帝王,可以先将天幕看完,看看这位子孙是如何做到的,若有问题再去请罪也不迟。然后知道了自己这位后代是光复大汉之人,这种情况下,只要自己安分守己,陛下定然不会对付自己,自己不用再操心了。

【汉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使百姓安居乐业,他的功绩也无法抹去。但是东汉简直是一个有毒的朝代,外戚和少帝层出不穷。】

刘邦“外戚专政,哎!着刘盈这个不靠谱的样子,最后能靠的也只有吕雉,自己其他的几个儿子也没有一个厉害的。不对!还有那个汉太宗,就是不知道是朕的哪个儿子?”

刘恒“是啊,当年惠帝就是被吕后压着,导致朝纲不振,刘氏子孙皆遭祸乱”

刘彻“外戚专政,怎么到了东汉还有外戚专政,还层出不穷。而且这少帝该不会是和吕后扶持的那两个一样吧。”

【东汉的皇帝年龄有多小呢?我们可以看一下光武帝、明帝都算比较正常的,汉章帝即位时也不小,只是死得比较早。】

刘邦、刘恒“死得有多早?”

【由于章帝死得太早,导致即位的太子还没有成长起来,和帝即位的时候才只有十岁。此时的朝堂就已经被外戚掌权,但是和帝是个狠人,又有能力。在他即位后也一直想着夺回权力】

汉初皇帝们“不错,有志气,有魄力!”

【和帝也确实做到了,在永和四年的时候成功夺回政权,开始亲征。在他当政的时候赈济灾民、减免赋税、安置流民、下诏纳贤,使得东汉的国力达到了顶峰,被称为“永元之隆”。】

汉初皇帝们“永元之隆,干得不错,不过这与天幕说的少帝有什么关系吗?因为他年少继位,还是也死得早?”怎么办?感觉心慌慌的。

【但是和帝死的也太早了,他死的时候才二十七岁,他驾崩后,他出生仅一百多天的儿子刘隆继位】

刘邦“!!!一百天!这还搞什么,外戚专政无法控制了。除非有哪个王爷能直接反了。”

刘恒“不知能否再出现诛吕的情况。”但他也知道这种概率很小,只是还抱有小小的期待而已。

【而他在位8个月就得病而死,然后就是章帝的孙子安帝即位时,即位时才13岁。安帝驾崩后,外戚为了把持朝政,立了不到十岁的婴帝刘懿,而他也只在位两百多天就去世了。

然后顺帝11岁即位,由于顺帝是由宦官扶持上台的,所以朝政为宦官把持,朝政腐败。】

刘邦“太糟心了,听不下去了。”

刘彻“居然给宦官如此大的权力,他脑子没问题吧?”

【冲帝1岁即位,质帝8岁即位,这两位不到一年就死了。桓帝15岁即位,灵帝12岁即位,少帝11岁即位,在位五个月,献帝即位时也才九岁。纵观东汉的几位皇帝,除了最开始的皇帝,后面继位的皇帝最大的都不超过十五岁,而且朝堂外戚、宦官斗争导致朝堂乌烟瘴气,东汉气数已尽】

刘恒“东汉后面就没有出一个有作为的皇帝,无法使外戚和宦官相互制衡。”

刘秀实在是听不了这些,但不听又不行,毕竟这是东汉以后会遇见的问题,他得想办法看能不能改变,能不能留下什么提示,让那位被天幕称赞的和帝多活几年,不知道能否避免外戚、宦官专政的局面。”

【其实我们现在有很多人开玩笑说东汉少帝太多是因为西汉的气运太好了,哈哈!】

刘邦“西汉气运好,怎么好,仔细说说,朕想听”

刘恒“气运好,这是不是说明我西汉的皇帝干的都不错。”

嬴政“天幕居然说西汉气运不错,那我大秦呢?我大秦的气运怎么样?”

【当然了,这只是开玩笑说的话,不过西汉皇帝的质量确实高,而且是所有王朝中皇帝质量最高的朝代】

汉朝刘邦时期

刘邦“什么,天幕竟对我大汉有如此高的评价,所有王朝中皇帝质量最高的朝代,果然朕继续走原有的道路是对的”

汉朝刘恒时期

刘恒看着天幕,听到天幕的赞赏,即使他生性沉稳,也免不了笑出声来,这样的夸赞对他来说就是最让他高兴的。

他看着旁边的太子刘启,他没有换太子的想法,刘启将来就是继承大统的人。按照天幕的说法那就是干得不错。

汉朝刘彻时期

而刘彻听到这个消息,那就更是高兴了,他本来就觉得打匈奴一定是对的,而且他们一定能赢。虽然不知道天幕中的质量高是指哪几个皇帝,但是他肯定是在榜的。

不得不说西汉的皇帝都非常自信,觉得天幕说的质量高的皇帝中一定会有他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