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视频被古人看到了怎么办 > 第124章 开仓放粮

第124章 开仓放粮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视频被古人看到了怎么办!

【除此之外,还有冰雹,“安帝永初元年,雨雹。二年,雨雹,大如鸡子。三年,雨雹,大如雁子,伤稼。”

还有蝗灾,安帝永初四年夏,出现蝗灾。永初五年,九个州同时出现蝗灾。永初六年三月,之前去除蝗虫的地方又有蝗子生出,十个州又同时蝗灾。永初七年八月,京师大风,蝗虫还飞过洛阳。

元初元年(即公元114年),5个郡国发生蝗灾。元初二年,二十个郡国发生蝗灾。东汉又是连续六年发生蝗灾,就没个安稳的时候。

弹幕“敲重点:东汉总共就十三个州!”“妈呀,看得我头皮发麻。”“东汉时期的自然灾害是真的多。”“这是除了贞观年间,Up主再次这么详细地写自然灾害了。”】

汉朝刘邦时期

刘邦:“朕的大汉,怎么这么苦啊!”

吕雉:\......\这都已经是东汉了,还在装呢?

【而面对这些频繁的天灾,那些大臣怎么可能会不往邓绥身上泼脏水呢?怎么可能不觉得能出现这么多的天灾,不是因为女子主政的原因呢?

所以,咱们看看那些能扯到邓绥身上的天灾理由有多么夸张。水灾是因为“水者,阴气盛也。”冰雹则是因为“雹,阴胁阳也。”地震则是因为“地者阴也,法当安静。今乃越阴之职,专阳之政,故应以震动。”“地动,阴高者为下,下者为阳。”总之,这都是因为邓绥。

弹幕“麻了。”“真的服了这群人。”“其实,如果是男的主政,他们也还会有其他的理由,比如德行之类的,让上天震怒。”“男子就是品行,女子就是性别。”】

【哎,不提这些了。咱们还是要看看邓绥到死是如何做的。

毕竟这时的华夏是小农经济,粮食最重要,还遭遇水灾、地震、狂风、冰雹的连年袭击,这样连年天灾之下,粮食能够好好生长吗?

那粮食被毁,百姓们没粮食该怎么生活,而没粮食之后,饥饿、饥荒,甚至还会出现人相食的情况,所以当出现灾害的时候,应及时、尽早处理。

延平元年(即公元106年),也就是汉和帝去世的第二年,汉殇帝去死的那一年,又是陨石,又是大规模水灾,本来生活就不好过,还有连续两年两位皇帝的丧葬,那不还得需要服役吗?

而为了减轻百姓的负担,除了打开粮仓赈济饥民之外,邓绥在汉殇帝的丧事上,也是处处节俭,只是常规的十分之一。

弹幕“小孩子,搞那么隆重干什么。”“人死如灯灭,死都死了,这些花销用在活人身上才是正确的。”“汉殇帝没有存在感,年龄又小,皇帝又没当多久。”】

秦朝

嬴政:“朕每次看到后世之人对于死亡的看法,都不免有些震惊。”

汉朝刘恒时期

刘恒:“百姓们都受苦了,幸好!幸好还有邓太后。”

【永初二年(即公元108年),这几年的天灾导致百姓家园被毁,流离失所,也是邓太后派人前去安置这些远离家乡的难民们,还将公田悉数赐予贫民,并派樊准到受灾严重的冀州、吕仓到兖州开仓放粮,使流民都得到了安养休息。

但是天灾过多,接连不断,甚至在永初三年(即公元109年),京师洛阳、并州、凉州爆发大饥荒,出现了人相食的情况。

弹幕“真让人难受。”“人相食,居然这么严重了。”“这么搞,瘟疫跑不了了。”】

东汉刘肇时期

刘肇:“瘟疫?这该如何是好?”

【然而天灾有了,人祸难道就能避开吗?这一年,汉人韩琮随南匈奴单于入朝,并对南单于说道:“关东水潦,人民饥饿死尽,可击也。”南匈奴单于听了这话,觉得很对,于是趁着这大好机会,决定发兵攻汉。

除了南匈奴单于派兵攻打,乌桓和鲜卑也没闲着。同年秋天,雁门乌桓人,乌桓首领无何,与鲜卑首领丘伦、南匈奴骨都侯合众七千骑,入侵五原郡。

弹幕“都想着来分一杯羹是吧。”“事实证明,各位都是小辣鸡。”“来吧,让你们服。”】

汉朝刘彻时期

霍去病:“我也要发一发弹幕,就喜欢弹幕说这种话。”

刘彻:“你呀!不过,确实是有趣。”

【这场战争,打了好几个月,直到第二年的三月,东汉军队大破敌军。结局就是南匈奴单于脱帽光脚请罪并入质汉朝,鲜卑人逃还边塞以外,自此以后乌桓人又逐渐亲近归附汉朝廷,朝廷授乌桓的部族首领戎朱魔为亲汉都尉。

弹幕“真是多灾多难。”“对内,要解决灾害频发引起的饥荒等情况,对外,还得征战,真不是一般人能解决的。”“所以,虽然是外戚干政,但是邓绥能解决问题啊。”】

【之前也说了,由于灾害频发,百姓饥困,邓绥连续十多年打开国家粮仓来赈济饥民。在面对外敌入侵的时候,也能准确地做出判断,保护好自己的国家。

当然了,面对着这么多年的灾情,邓绥也不可能只是打开粮仓赈济饥民而已,肯定还需要做些其他的事准备。

在这种内忧外患,尤其是内忧的情况下,想要解决,你得有人啊,你得有人才啊,不然一个人怎么干?

于是邓绥下诏:“‘济济多士,文王以宁’。思得忠良正直之臣,以辅不逮。其令三公、特进、侯、中二千石、二千石、郡守、诸侯相举贤良方正、不道术、达于政化、能直言极谏之士各一人,及至孝与众卓异者,并遣诣公车,朕将亲览焉。”

便是通过这种方式,得到了人才,就比如说有名的张衡,便是借助这一次机会入朝为官的。

弹幕“没错,就是那个创造了浑天仪和地动仪的张衡。”“可惜地动仪在公元132年才制造出来。”】

汉朝刘邦时期

刘邦:“浑天仪和地动仪?这又是什么东西?天幕怎么不详细说说。”

秦朝

嬴政:“地动仪?这是能预测、记录地震的发生吗?如何能得到这种东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