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我爹除了读书啥都会 > 第53章 晏珣坐小孩那桌

第53章 晏珣坐小孩那桌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我爹除了读书啥都会!

晏鹤年怕水匪?

忘了他以前是干什么的?

只是这个卦象太离谱,他不知道怎么开口。

扯了几句话安抚少年人,他悠然地讲坐船心得。

“乘船要有游玩的心态,听雨打乌篷,看岸边的乌柏、水中白苹与红蓼、各式各样的桥、炊烟袅袅的鱼舍……”

若无执念在心头,人生何处不清欢。

“爹,若是遇到风浪,船翻了又如何?”

“嗯,既坐船,就不要怕翻船。”

扬州就在那里,着急或者淡定,总是会到的。

为了避免失礼,他们提前了两天到,可以从容整理仪容、打点礼物。

晏珣上一次来,直接住进了盐商顾轻侯的园林里,这次只能先在客栈投宿。

汪德渊带着平安去亲戚家,他没有请帖,不能参加石大人的宴席。

但他并不失落。

一个摩拳擦掌要去小秦淮卖艺的少年,哪里还看得上大人们虚伪无聊的宴席!

晏珣望着汪德渊几乎飘起来的背影,啧啧两声。

汪家既然让汪德渊出来,就该知道放虎归山的风险。

反正这不是亲弟弟,管不了那么多。

晏鹤年也没说什么。

他似乎陷入某种奇妙的境界中,时不时拿铜钱出来看。

“见鬼了,桃花运?没道理啊?铜钱坏了?”

只可能是铜钱坏了,不能是他学艺不精。

更不可能真有二百斤的富婆看上他!

在客栈休息一日,吃了有名的河鲜芽笋狮子头,就到了石大人设宴的正日子。

父子俩穿着新做的绸缎长衫,带着大包小包的礼物出门。

宴席在一处园林举行,走到那附近,就遇到许多乘轿子的官员和坐篮与的富家少爷、文人雅士。

本朝对乘轿子有过严格的禁令,景泰年间规定,三品以上官员才可以乘轿;

成化十三年进一步规定,必须是文官三品以上、年龄六十以上者才可以乘轿子。

然而并没有什么用……

到了如今,连皇帝都沉迷享乐,何况官员。

出了京城,普通官员无论几品,想坐轿子就坐轿子……正所谓花花轿子人人抬。

篮与是绳轿的一种,其实就是一个大竹篮,人坐在竹篮里,前后两个人抬着走。

坐在里面是舒服,就是有些不雅观,活像乡下人抬猪去卖。

晏珣现在坐得起篮与,但是宁可走路……待宰的肥猪不吉利啊!

“爱惜民力,不以人为畜,是读书人应有之义。”晏鹤年赞道,“我儿有仁者之心。”

总之在老父亲眼里,儿子做什么都是对的。

获得邀请参加宴席的宾客中,像晏家父子这样步行的是极少数。

来到设宴的园林前,门口竟然已经排着几个送礼物的。排队的多数不是宾客本人,而是他们的随从。

晏珣提着礼物走上前排队。

负责登记礼物的门房接过礼物,旁边有个老书生写在礼单上。

并没有像影视剧那样,当众大声唱礼单。

收下礼物,门房礼貌地说:“高邮晏老爷、晏少爷来了!我家主人已在恭候,里面请!”

“多谢。”晏鹤年客气回礼。

他为人处世,对上不谄媚畏惧、对下不高傲轻蔑。

一个大胖子从篮与下来,听到门房的话,“咦”了一声,转头看过来——

“莫非阁下就是高邮晏鹤年?”

“正是在下。”晏鹤年望过去,疑惑地问:“公子面生,不知尊姓大名?”

能出现在这里的,都是潜在客户。

胖子皱了皱眉,很快恢复淡然的神色:“我姓顾,家兄扬州盐商顾轻侯。听说你拒了顾家的养女?我还想着是何等人物!”

“今日一见,果然不同寻常,难怪连顾家都入不了尊驾的眼。”

来者不善?

旁边一些客人看过来……没进门就有好戏看?

晏鹤年神色不变:“原来是顾公子!当时只有小儿在场,还以为令兄开玩笑。令兄莫非是认真的?我倒想攀这门亲事,只怕无缘。”

明明是顾家悔婚,怎么说成他不识抬举?

晏珣也说:“顾公子若有心,不妨劝一劝令兄。实则我们也还没死心啊!谁不知顾家豪富!你看看我,眼睛都冒金光了!”

俊俏少年使劲眨巴着眼睛,旁人看了忍俊不禁。

汪氏族学的山长李开先也到了,走上前说:“这是议亲呢?我来得巧了,可需要我做媒?”

顾胖子尴尬了。

他本来只是想挤兑晏鹤年几句……什么档次,跟他一起来参加石大人的宴席。

但被晏珣和李开先这么一唱一和,他反而骑虎难下,又不好在这种场合公然翻脸。

他只能轻咳两声:“日后……日后再说吧……李兄也来了?你也认得晏鹤年?”

李开先说:“晏珣是我的学生。”

虽然没给晏珣上过课,山长也是护短的。

他的学生,别说晏珣这种奇才,就是汪德渊那种……他都不能眼看着被人欺负。

“原来……如此。”顾胖子诧异地看了看晏珣,跟李开先客套两句,甩袖先进了园林。

……他只知道晏珣是个画师,他家兄长出了五十两,这少年就能服侍太监。

单独给太监画四野秘戏图,就是服侍太监没错了。

啧。

长得好看的穷小子就是没底线。

没想到,晏珣还是汪氏族学的学生……莫非,此子除了画画,还有别的才学?

晏珣上前与李开先见礼,请先生先行。

李开先对晏鹤年客气地说:“晏兄请先行,我心中有疑惑,还想请你指教。”

“岂敢。李兄不嫌弃,我们就一处说说话?”晏鹤年谦逊说着,跟李开先一起走。

这一处园林,是石大人一个好友的,一步一景致,不比晏珣去过的顾家园林差。

晏珣跟在父亲和李先生身后,竖着耳朵听他们说话。

原来李开先是当世词曲大家,编过戏曲《宝剑记》,其中有一折《林冲夜奔》,取材于《水浒传》的故事。

“龙泉时自拂,尚有气如虹。”晏鹤年赞道,“李兄气魄不小,将来若有机遇,就是宝剑出鞘之日。”

他说的这句诗,就是李开先写的。

从这句诗来看,李开先虽然一副淡泊名利的样子,内心深处还是想得到朝廷的重用。

李开先得到晏鹤年的“预言”,顿时如云开日出,笑容满面:“承晏兄吉言!”

晏半仙铁口神断,一定是准的!

唉呀,晏珣看起来真精神!

回去给这好学生准备几套县试特训题,助其一臂之力!

晏珣还不知道山长已决定重点培训自己,他暗自腹诽……爹又忽悠人了,这预言说了跟没说一样。

机遇?什么才算是机遇?

刚走到二门前,晏珣被人拦住了。

一个婢女恭敬地说:“小公子,你的席位在这边,请跟我来。”

晏珣只能跟父亲分开,很快发现跟他走一路的都是些半大少年,甚至还有些七八岁的孩童。

摔!

他被安排到了小孩儿一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