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禹雪缠欢 > 第77章 因为你可爱

第77章 因为你可爱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禹雪缠欢!

好不容易挨到涂完药,温热的大手离开,已经沁出薄汗的手心里多出一支药膏,肖禹笙低醇的嗓音传来,“今天拿到的药膏,每天两次,连用三天,不会留疤。”

“谢谢肖先生!”握紧药膏,小声道谢后,姜雪仍旧红着脸,不敢和肖禹笙对视,正欲起身离开,肖禹笙先她一步开口,“这个给你。”

说着,他从茶几下面拿出来一个精致的包装盒,打开,里面是一款浅紫色的香薰机。

“里面有薰衣草精油,舒缓心情还能助眠。我妈买的,我用过几次,感觉还不错,你拿去试试看。”肖禹笙把巴掌大的香薰机放进姜雪手里,顺手拿起茶几上的手机,很自然的点开自己的微信二维码,往前一伸,“加我微信,发给你使用说明。”

姜雪想起昨晚,以及之前一次做噩梦,都是肖禹笙将她从梦魇中叫醒。明白他的用意,感激他的细心,心头泛起阵阵暖意,真诚道谢,“谢谢您,肖先生!”

说着,姜雪打开微信扫一扫,添加好友。

肖禹笙当着她的面从手机里找到视频发过去,“用法很简单,你一看就会,注意添加精油和水的比例就好。”

姜雪第一眼先看到肖禹笙的微信头像,整体是暖橙色调,细看,一只修长的手托起一轮初升的朝阳,背景是高耸的山峰,虽然看不到身体,但从拍摄角度不难看出,人在山顶上,整只手和远处的山巅都染上一层瑰丽的霞光。

点开头像,里面是一段一分三十秒的视频。

姜雪没有马上打开视频,拿着香薰机的手紧了紧,起身,对着肖禹笙微微鞠躬,满脸真诚,“谢谢您,肖先生!”

肖禹笙多忙的人,想见他的人挤破头,时间都是论秒计,可他居然还惦记着她手上的伤和睡觉做噩梦的事,姜雪心里又胀又暖,既感激又感动,只想认认真真道句谢。

肖禹笙被女孩严肃的模样逗乐,起身,抬手在她头顶揉了揉,唇角勾起,“不早了,回房休息吧。”

姜雪不习惯被他摸头顶,红着脸整理耳侧碎发,小声嘟囔,“我又不是小孩子。”

肖禹笙挑眉,故意逗她,“你以为自己很大?”

姜雪暗暗吸气,挺胸抬头直起背,仰头看着比自己高一头的男人,抿了抿,软糯的嗓音带着一丝不满,“我都二十一了。”

肖禹笙染笑的目光在她脸上身上转了一圈,嗓音戏谑,不疾不徐,“没看出来。”

“你......”姜雪被他看的脸红,一时语噎。

肖禹笙抬手又在她头顶揉了一把,“逗你的,谁说只有小孩才能被摸头顶?就不能因为你可爱?”

“我......”姜雪瞪大眼,满脸不敢置信。

对比姜雪的手足无措,肖禹笙则笑的从容不迫,“你瞧,话都说不利索,还说自己长大了。”

姜雪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走出书房回到房间的,只记得自己没打招呼没说晚安,下楼速度极快,直到躺在床上,耳边还萦绕着男人低磁的嗓音:因为你可爱。

抱着枕头平复了半天心跳,脸上还是烫烫的,一扭头,看到放在床头柜上的香薰机。

重新打开微信,先盯着头像看了半天,然后打开视频看了两遍,等合上手机的时候,姜雪后知后觉发现,自己居然一直在笑。

就很,莫名其妙。

好像和这个男人在一起越来越容易脸红,有点想见他,又怕看见他,一想到他心跳就快的厉害。

深呼吸好半天,姜雪才让自己渐渐平静下来。

被肖禹笙这么一逗,原本紧张害怕的感觉消散大半,脑中也没有了乱七八糟的画面。

香薰机设定好两个小时,姜雪试着关了屋顶的大灯,只留一盏小夜灯及桌面上的台灯,抱着书靠在床头翻看。

房间里渐渐弥漫开清浅的薰衣草香,呼吸间全是清甜舒缓的香气,姜雪看了会儿书,眼皮发沉,躺下很快沉沉睡去,一夜无梦。

肖禹笙今晚也没在书房继续办公,姜雪走后,他独自坐在沙发上出神片刻,突然想起什么,起身回到房间,站在阳台上看到楼下草坪上透出的光线,不禁回想刚才女孩偷看他时娇羞的模样。

指尖捻了捻,似乎还残留着她发丝的柔软,不知今晚她会不会害怕,有点想抱着她睡。

大约过了十分钟,从窗帘缝隙中透出的光亮消失,转而换成暖黄的朦胧,肖禹笙挑眉,又在阳台上待了十几分钟,见她没再开大灯,心底的担忧也渐渐消散。

返回卧室躺在床上,肖禹笙脑中浮现出姜雪清澈含羞的眉眼,以及女孩羞红着脸落荒而逃的背影,唇角不自觉勾起。

日子重新归于平静,姜雪也渐渐从被绑架的阴影中走出来,不会再因为肖文泽偶尔从背后拍一下肩膀而草木皆兵。

肖禹笙接连几天晚上回来都很早,三人一起吃过晚饭后,肖禹笙陪肖文泽或是下棋,或是打游戏亦或是在体育场打球,姜雪随身带一个画本,球打累了就在一旁安静作画。

肖文泽带球一跃而起,抓着篮板灌篮后,又从肖禹笙手里截下一球,转身来了个漂亮的三分远投。

肖禹笙冲他竖起大拇指,“打得不错!”

“马马虎虎吧!”肖文泽扬了扬下巴,笑容得意,几步跑到姜雪面前,“姜老师,我刚刚那一球投的是不是很帅?”

姜雪把画本摊开,对开的A4素描纸上,两个鲜活的人物速写跃然纸上,一个跑步运球,一个跃起灌篮,眼中是豪不掩饰的欣赏,姜雪夸赞道,“灌篮高手,非你莫属!”

肖禹笙拿了两瓶水过来,一瓶递给肖文泽,一瓶递给姜雪,同时从她手里接过画册。

只一眼,肖禹笙便看出来跑步运球的那个是他,虽然都是铅笔勾勒的简单线条,但从衣服款式很容易分辨,两人都是t恤,他穿长裤,肖文泽则是运动短裤。

往前翻了一页,是两个正在花园散步的背影,熟悉的紫藤花架,熟悉的鹅卵石小路,身材个头相仿,都是短发、半袖t恤加长裤,但肖禹笙还是一眼认出左边的是自己,因为这个人物线条看起来更加流畅有型,显然画的时候更用心。

指着画面中的两人,肖禹笙看向肖文泽,心情极好,“猜猜哪个是你?”

肖文泽仰头喝了口水,眼带嫌弃,“这还用猜?你电话不离手,散步都像在办公。”

肖禹笙一怔,仔细看,画中左侧人物手里的确还有一个长方形的小画框,画框上面还有屏保,一轮光芒万丈的初阳......

姜雪干咳一声,握紧手里铅笔,“时间比较充裕,就多画了几笔。”

肖禹笙,“......姜老师观察细微。”

他只是恰好接了个电话而已,原本手机是在兜里的。

每晚的边学边玩活动自从肖禹笙加入后,姜雪和肖文泽的运动项目就不仅仅局限于一般的球类运动了,而且玩的时间明显多于学的时间。

除了常玩的篮球和羽毛球,肖禹笙会让姜雪当裁判,和肖文泽比赛轮滑;

兴致来了会和肖文泽一起调教tony学习踢足球,然后二对二比赛,分组时自然是肖文泽和狗一队;

桌球、乒乓球和保龄球也成了三人常玩的竞技项目,肖禹笙有时下午回来的早,甚至还和他们一起在后院放风筝、钓鱼、斗地主。

管家张叔和陈姨感觉最明显,无不震惊于姜雪来到景园后兄弟两人的一系列变化,暗自高兴,心照不宣的增加晚饭食材。

过去肖禹笙一个月只有几天在家吃晚饭,最近几乎天天回来,还回来的很早,而且心情显而易见的愉悦。

以往安静无波的景园,现在每天都能听到欢声笑语,别墅也不再冷冷清清,开始充满活力,有了一个家该有的温馨和欢乐。

陈姨一边给花浇水,一边感慨,“要是老太太知道了,一定特别高兴。”

张叔剪断一根多余的枝丫,干咳一声,“昨天老宅来电,我和老太太说了。”

“老太太怎么说?”陈姨瞪大眼,喷壶口冲下,半天没挪地方。

两人都在肖家干了多年,彼此熟识,知根知底,说话也随意。

张叔抬手推了下喷壶,扭头瞥一眼后院灯火通明的体育场,“老太太说,大少爷终于开窍了,老宅准备就绪,只等大少爷带人回去。”

“老太太想干嘛?”陈姨端平喷壶,侧头笑问。

张叔把剪掉的多余枝叶装入收纳袋中,收起工具,笑容慈祥,“想孙媳妇了呗!”

又是一周一晃而过,恬静美好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转眼到了九月二十六号。

姜雪前一天就和肖文泽打过招呼,今天要去参加同学婚礼,两人提前半小时开始上课,十一点前结束。

本来肖文泽提议今天休息的,让她提前过去玩,但姜雪觉得没必要,只是去饭店吃顿饭而已,去太早也无聊。

下课后,姜雪没换衣服,直接和来接她的白羽舟一起去饭店。

车上,白羽舟扫一眼姜雪,略显意外,“我好歹也换了身正装,你就穿运动衣去?”

姜雪脑后随意扎了个丸子头,素颜,一身淡粉色运动装,上身半袖连帽收腰,下面阔裤腿,帆布鞋,整个人都洋溢着青春气息甜美清爽,像一颗包裹着粉色彩纸的糖果。

看起来不像去参加婚礼,倒像是要去春游的高中生。

闻言,姜雪笑道,“去参加婚礼而已,穿太艳容易喧宾夺主。”

白羽舟若有所思,“也是,那我岂不多此一举。”

姜雪扭头看了眼,坦言,“男人大都衬衣西裤,非黑即灰,你穿这身正好融入大环境。而且,我第一次见你穿正装,别说,还挺帅。”

白羽舟也不谦虚,“没办法,行走的衣架子。”

姜雪撇撇嘴,“白校草,果然坦诚。”

白羽舟笑得开心,眼睛弯的像月牙,扭头看一眼姜雪,难掩兴奋,“对了,多亏你帮忙作画,新书定稿了,出版社说十一后就能面市。”

姜雪认真调侃,“我不过是锦上添花而已,功夫不负有心人,主要还是你能干。你现在可谓多头衔成功人士,作家、网游创作者、资深股神、宠物店老板。来,现场采访一下,身兼数职,感觉如何?”

路口正好红灯,白羽舟停车,思索片刻,回,“我还可以兼职代驾。”

姜雪对着空气翻了一眼,“......是不是身家越多越努力?怎么说你也是身价过亿的富二代,还这么拼,对比我这样只想有个温馨的小窝,有份喜欢的工作,平平淡淡过一生的人,简直就是不思进取。”

白羽舟笑开,“少来,家里有钱是家里的,我和你一样,自力更生。人生短短数十载,我只想做自己喜欢的事,不为钱利,只为无悔。”

姜雪知道白羽舟是说真的,以前上学的时候,他除了必修和选修课门门优秀之外,其余时间都放在写作和游戏编程上。

很多人都以为他只是写着玩打发时间,但没人看到他在电脑前一坐就是十几个小时。如果不是真喜欢,谁能静下心来通宵面对冰冷的键盘一行行码字呢?

说到无悔,如果可以,谁想留下遗憾?

但又有多少人能忠于本心,做自己喜欢且想做的事呢?

房贷、车贷、结婚生子、父母期盼无一不是生活中的羁绊,一点点束缚着,让人们从我想做什么到我能做什么再到我必须做什么,才够维持正常的家庭开销。

从年少到年长,梦想像回归的曲线逐渐与现实重合,锋利的棱角在磕绊中被磨平的人不在少数。

深吸口气,姜雪总结性发言,“愿我们拼尽全力,赚足资本,底气十足的做想做的事,过喜欢的日子。”

两人说话间,车已经开进酒店停车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