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玉树奇花记 > 第88章 定良缘,两小无猜珠谢配

第88章 定良缘,两小无猜珠谢配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玉树奇花记!

方小桃在卢子应跟前,梨花带雨般地倾诉,她被卢家的子侄轻视。

“你是我的爱妾,谁敢看不起你?哪个小子敢放肆,你告诉我,明天我叫他给你赔礼。”

“我可当不起。”

小桃擦干了泪,美人带泪,真是楚楚可怜。

“叔叔的妾室,是半个婶娘;哪个小子敢对你不敬,快告诉我,我要揍他一顿。”

卢子应斟了杯酒,送到小桃嘴边,笑道:“我替我那不肖侄儿,先给你道歉,如何?”

小桃就着他手里,把酒喝了。

方小桃生来一双桃花眼,酒后微哂的模样,更让人心思痒痒;卢子应搂过佳人,一顿狂吻;两人拥抱着倒在了床上。

子应迅速地褪下美人衣裳,正要直捣黄龙;小桃却欲擒故纵,忽地转过身去。

“三爷,你根本就不关心我。你不知道我受了什么委屈……”

说着,便抽泣起来。

卢子应有点烦躁,不过他从不勉强女人;即便是妻妾,也一定是在双方都愿意的前提下,才会行房。

“你说说,谁欺负你了。”

“还不就是你那大侄子……在他眼中,我连只蚂蚁都不如。”

小桃三分眼泪,七分表演;把卢子应弄得意兴阑珊。

“是不是有什么误会?诚儿那孩子,一向很懂礼数。你说说,到底怎么回事。”

“前两天,我到吉祥客栈接我爹娘到新居去,碰到大少爷与一位姑娘,亲热地手牵着手。我当时便跟他打招呼,问他那位姑娘是谁,他理都不理我!”

小桃转过身来,哭道:“我好好歹歹也算是他的长辈。在府里没脸,也就算了;到了外面,我是三爷的脸面啊。”

“你多虑了。我问你,那姑娘漂亮吗?”

“跟那姑娘有什么关系?”

“怎么没关系?一男一女在客栈遇到熟人,谁喜欢张扬?他是太意外了,不知道该怎么介绍双方。”

“才不是呢。那姑娘蒙着面纱,根本看不出是谁,也看出美与丑。”

“这就更有隐情了。姑娘蒙上脸,是不希望别人认出她来;你还去凑热闹,问对方是谁,你叫他怎么答?”

小桃听了,双颊绯红,软软地靠在卢子应的胸膛。

好一个千娇百媚、我见犹怜的销魂娘子。

两人风流过后,卢子应拿过衣裳;小桃俏脸一变。

“哼,连三爷都看不起我,难怪别人轻视我呢。”

两眼一红,抽抽嗒嗒地说道:“完事就走,三爷拿这桃桃居当窑子呢……我比那卖笑的妓女还不如!”

卢子应邪邪地笑道:“自古风流女子,全是青楼名妓……世上的男人,哪个不是荡妇的裙下之臣?有些人不敢认罢了。”

“三爷,你坏,你坏,你真坏!”

卢子应越发的豪情万丈:“你淫荡,我坏蛋,我们天生一对,我不走了,哈哈哈……”

小桃一听,转怒为喜;两人又说了一阵情话,小桃忽然说道:“三爷,你能不能把小惠弄来陪我?我在府里,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老太太、大夫人、三夫人,都不喜欢我……”

“我知道我出身不好,又笨嘴笨舌,不讨夫人们欢心……三爷,干脆,你把小惠收了;说不准,明年她就给三爷添个女儿呢;我们姐妹也可以作伴。”

卢子应心里一咯噔:我又不是收破烂的人,你妹妹是黄花闺女的时候,我看不上;她现在被别的男人睡了,我就看得上了?

沉吟片刻,说道:“冯三跟我说,小惠嫁给了一个姓宋的老人家。这位宋老爷子,今年七十一了;你妹妹嫁过去,很受宠爱。我去要人,就怕老人家有个三长两短。”

小桃一惊:“小惠嫁了一个老头子?冯家未免太过分了。”

嘤嘤哭了起来。

“听说,卢自谦曾经去找过你父母,出一百两银子要买小惠,你父母不肯;第二天,五十两卖给了冯家。你妹妹抱着求死的心态去了冯家,正好,冯家想要派个人去伺候宋老爷子,她就自己求去了。”

“这么说,你早就知道了?”

“前几天在筵席上,遇到冯三,他说冯家出了件怪事,十六岁的少女,自动请缨嫁给七十一岁的老人做妾;后来我才知道是说你妹妹。”

小桃伤心地哭泣起来,后悔当初阻止小惠与卢自谦相爱。

桃花娘子,收服男人最厉害的武器,就是她的眼泪:什么时候哭,哭几声,她全都控制自如。

可当她真的伤心的时候,眼泪就再也不能收放自如;这一哭就是一夜。

第二天早上,“桃花”变“桃子”,一双桃花眼,肿得像熟透的桃子。

卢子应有些后悔,不该将方小惠的事情告诉她;不过,似乎又有点报复的快意。

“三爷,我求求你,把小惠赎回来吧,让她在府里做个丫鬟就行;她已是残花败柳,三爷看不上,就在府里配个小厮也行……”

卢子英结束七天的“香积寺之行”,回到卢府憩园。

自六月份回到京城后,她已经在娘家住了五个多月。卢府宅院深广,她和张伍,很难相见;因此,她决定搬回曹家老宅。

她再次提出搬回曹家老宅的事情,遭到母亲和弟弟们的反对。

“三姐,曹家那宅子,空置了十几年,很多东西都要重新置换;这种事情,要慢慢来。”

卢子应首先提出反对。

“那宅子一直由曹旺的从叔在打理;我回京后,也添了些东西。现在搬过去,正好合适。家宝终归是曹家的子孙,这马上就要过年了,亲戚们来往,也方便一些。”

卢子英的夫家曹家,十年前搬回原籍扬州;曹家在京城亲戚不多,两家是她丈夫曹旺的堂叔及子孙,一个是曹旺的姐姐,也就是曹家宝的姑母。

曹家的老宅还在,就是希望将来曹家的子孙还能在京大展宏图;多年来,一直由从叔曹仲举打理。

卢子英的话很有道理,一个家族,有当家主母,又有正牌的少主人,怎么可以在娘家长住?

“三姐说的有理。不过,你们很多年没有在京城过年,亲戚大多不知道你们回来了;依我看,家宝过年后就满十六岁了,给他定个亲,将来家宝成亲,也不过一两年的时间。”

卢子元见姐姐坚持要搬走,说道:“定亲到成亲,房子更要大修;你们现在搬过去,就不好修理了。”

卢子英还想反对,卢子元继续说道:“何况孩子们,人多才热闹。珠珠和谢之、谂之,年纪相当,三个人一起玩、一起读书,突然把他们分开,孩子们也不会高兴。”

卢子元的话,直戳姐姐的要害:珠珠在卢府,确实很快活;何况曹家已经落败了,珠珠将来想嫁个好夫婿,就得依靠舅舅的人脉;如果能嫁给某个表兄弟,那再好不过。

虽然张伍对荣华富贵无感,认为只要不愁吃穿就行;可作为母亲,还是希望女儿能够锦衣玉食、雍容华贵一生。

卢子英默然,叹道:“元弟,你心疼我们母女无依无靠,做姐姐的,我很感激。只是,曹家是个什么情况,我比你清楚……”

“大哥、三姐,珠珠和小六、小七,总是待在一起,依我看,干脆把珠珠许配给谢之,这样三姐才会答应不回曹家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