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种田之带着灵泉发家致富 > 第131章 三年转瞬而过,全面欣欣向荣

第131章 三年转瞬而过,全面欣欣向荣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种田之带着灵泉发家致富!

“大家摘桑叶的时候注意安全,别磕碰到。”

“彦尔姑娘你就放心吧,我们都晓得嘞。”

“福伯,你咋还亲自来了?”

“我是闲不住,一天不转悠我都不得劲,你们忙你们的,不用管我。”

一开始种植桑树林,福伯出力不少,后续稳定以后,大部分的工作被村长的儿子接手,福伯已经不用每天巡山,但他老人家不放心,还是雷打不动的每天巡山。

三年的时间,沈温已将当初的后山规划完整,除了当初规划的桑树林,还有已经挂果的果树。

顾氏没嫁给沈信之前养过猪,灾年的那年全部卖了,后来怀孕生糖糖。

虽说沈信跟着沈温干也攒不少钱,但顾氏是闲不住的性子,在糖糖满周岁以后就又想重操旧业,跟沈温一合计,沈温就在山上给顾氏划一块地,专门用来养猪。

沈温前世对养猪这方面不了解,但最基础的还是知道的,猪圈和蚕房一样要注意消毒和防疫。

林博带着壮劳力按照沈温印象中的猪圈形式进行建造,还在沈温的叮嘱下,挖了两个储粪池,用来收集猪的粪便,这样既能让猪圈保持干净,还能做堆积肥。

经过时间的发展,顾氏的养猪事业也初具规模。在沈温的建议下,逮的小猪仔是分批次的,所以猪出栏最后也是分批次的。

这样最显而易见的好处就是当第一批猪出栏以后,以后的每一个月基本都会有猪出笼,牢牢占据着市场。

而且这些猪最受欢迎的原因是每年入秋以后,会定期在山上散养,而且山上因为采摘不及时掉落的果子也会被喂猪。

“彦尔姑娘准备回去呢!”

“彦尔姑娘,这是我自己做的酸菜,你们忙肯定没时间做,带回去给你姐尝尝。”

“这是我们自己家做的咸鸭蛋,你带回去尝尝。”

“彦尔姑娘,你们家下次招工什么时候啊?”

……

彦尔从山上回去的路上,一路上被认识的村民塞不少东西,等她到家的时候身上被塞不少东西。

“快接接我,我都快被累死了。”彦尔经过三年时间的蜕变,在外人眼里知书达理,但在自己家里人面前还是那个小丫头。

“家家,家家,我帮你。”迈着小短腿迎接彦尔的是小名糖糖,大名沈彦琛小朋友。

糖糖小朋友刚学话的时候喊姐姐喊不清,每次都是喊家家,现在三岁能吐字清晰但还是喊家家,谁都改正不过来,也就随她了。

“糖糖宝贝真乖,让家家亲亲。”

”我是大孩子了,家家不能再亲亲了。”小小的人偏偏要把自己当一个小大人。

“还不好意思了。”彦尔揉揉小家伙的头。

“她哪是不好意思,她是嫌你没洗手没洗脸。”在屋里看书的彦采听见院里的动静出来。

“我上次练完字要抱她都不让,洗完手以后才让我抱,也不知道在哪学的小机灵。\

一对小双胞胎这几年被沈温养的很好。

被戳破的小糖糖有些害羞。

“糖糖快过来尝尝小姐姐做的拔丝地瓜。”在厨房的彦雅把小糖糖叫过去。

刚还害羞不好意思得到小糖糖,听到叫她蹦蹦跳跳的去厨房。

“怎么没见大姐,二姐和小武?”彦尔一边洗手,一边问彦采。

“大姐带着二姐巡店查账,大哥跟着驾车。”

“大姐走的时候说中午不回来吃饭,不用做他们的饭。”彦采虽然对家里的生意不感兴趣,但他对自己的家人上心。

沈温当初的布局现在全面开花,首先是学堂的事情,男子学堂里有几个孩子在读书上还算有天赋,对于家里困难的学生,沈温还仿照现在的机制设立奖学金。

女子学堂更是在短短三年的时间里,用自己的成绩让那些闲言碎语消失。

当初女子学堂开设有刺绣班,制香班,胭脂班,医理班,烹饪班,农业班和算术班。

在开班的两年后,沈温在询问过学堂夫子的意见以后,有部分学生上交的作品在经过先生的指导后,已经达到可以售卖的水平。

沈温按照原先的设想,经过实地考察以后,租下了两间店面,一间店面是卖胭脂水粉这些女子用品,从掌柜到伙计都是女子。

另一间店面是做早几年一直想做,又因为 各种各样原因没做的食馆,食馆里后厨的人是女子学堂里出来的。

两间铺子的名字被大家一致定为闻香阁,“香可以指胭脂水粉的香,也可以指饭菜的香,沈温决定以后如果再开铺子还叫闻香阁。

闻香阁里除了胭脂水粉还有沈温提供想法,学员付出实践,并且在经过糟蹋无数次花朵制出来的精油。

刚开业的时候,闻香阁的东西默默无名,青山镇就这么大,能买得起胭脂水粉这些东西的人家,有固定购买的店,根本不会注意这种新开的小店。

东西再好没人买也是白塔,但这操作沈温熟呀,新店开业引流的方案现代一抓一大把。

沈温一开始让女子学堂的人轮流改变衣着,到店里充当顾客, 显得店里购买的人很多,然后就会有好奇还有凑热闹的人进店。

当然只有这还是不够的,沈温还推出促销活动,买二送一,买五送二,一听送,果然进店的人比之前多。

还不仅仅如此,沈温接着又推出会员制度,凡是在店内买够十盒的,自动成为会员,会员具有新品的优先购买权。

而且在店里的消费还会计入积分,可以凭借积分兑换一些不对外售卖的胭脂、香料和精油。

由于一系列的活动再加上产品确实好,稳定住一大批的客源,开业半年就开始回本盈利。

至于闻香阁的食馆,走的也是一样的路子,但起步比胭脂铺要快,因为大奉朝的饮食文化真的太匮乏了。

一开始食馆开业大酬宾,开业三天,进店就送菜,再加上已经得到验证的菜,一开业就吸引很多食客

又有女子学堂的烹饪班做后盾,隔段时间研制新菜,再加上沈温提出的会员制,开业不就就独占鳌头。

两间铺子都被沈温交给掌柜管,而她自己则是每个月负责巡店,彦文负责巡店的时候查账。

而今天正是每个月巡店查账的日子,彦武驾驶着马车还没到闻香阁胭脂铺,就看到铺子外围着一群人。

“姐,咱们铺子生意真好,人都排到外面了。”

听到彦武的话,沈温掀开马车的帘子果真看到外边围一群人。

不过怎么看着不像是排队,而是有点像有人闹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