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种田之带着灵泉发家致富 > 第49章 满血复活 家庭会议

第49章 满血复活 家庭会议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种田之带着灵泉发家致富!

一群人围着猪崽叽叽喳喳的讨论,等到月上梢头在沈温的催促下众人才回屋睡觉。

第二天除了要去上学的彦雅和彦采,剩下的人都被沈温召集起来。

“阿姐一大早起来不让我们干活召集在一起是要干什么呀”彦武打着哈欠。

彦尔给彦文使了个眼色询问怎么回事,彦文轻轻摇了摇头示意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大概只有林博心里有数知道沈温要干什么。

“把大家都叫过来是有几件事跟大家商量”沈温清了清嗓子,决定把昨天晚上思索的事跟大家商量一下。

“阿姐还商量什么呀!我们都听你的”

“是呀阿姐我们都听你的,你让我彦武往东我不往西,你让我撵狗我不逮鸡”

“阿姐小尔和小武说的对,家里的事你做决定就好,我们相信你听你的。”

“你们还是听听你阿姐怎么说吧,虽然你们相信你阿姐这个事是好的,但是你们也越来越大了,这个家也不是你阿姐一个人的家。

都说集思广益,遇到事情大家都发表一下意见,指不定会有更好的办法,而且你们阿姐也不能一辈子当你们的主心骨,还是要多跟着听听学学。”

林博虽然高兴大家对沈温的信任,但一味的依赖可不是一个好现象。

沈温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那么今天这个家庭会议更有必要开。

“咱们药材糕点也卖过,绿豆芽和泡菜也折腾过,红薯粉丝刚卖出去这酱油也马上就好,所以想问问大家的意见。”

“阿姐咱们干过这么多呢!而且咱们也都挣钱了呀,今年还添了两亩良田呢”不算不知道,一算彦武才发现已经干了这么多事了呢!

“阿姐你说咱们接下来这酱油怎么卖”彦尔是一心想赚钱,只有彦文一如既往的聪明“你们两个别捣乱,听阿姐说完。”

“你看咱们干了这么多东西,有哪个是干长久的呢?都是赚了一点钱就开始下一个,包括咱们的泡菜,这个虽然是长久盈利,但你仔细想想除了第一次咱们家参与外,剩下的事是不是都是沈禾叔一家在张罗,一直这样下去可不行”

彦文几个仔细一想还真是,不过在她们看来这些东西虽然没有干长久,但是让家里人吃饱饭了,所以并不知道沈温的意思在哪。

“我仔细想了想,准备从这个月起泡菜的分红咱们就不要了,一来沈爷爷对咱们也不错,以后在村里少不了仰仗。

二来泡菜的营生咱们也都没干活,现在什么都是沈禾叔做,每个月的分红拿得我心里不踏实。

这是我的看法,有意见你们可以提,而最重要的一个事是咱们得想一个长远的营生。”沈温将心里的打算都说了出来。

一时之间彦文几个人都没有说话,都在仔细的思考这件事,要说一个月几两的银子都舍不得。

可是想想沈温说的也有道理,最后一致通过放弃泡菜,只是不明白阿姐所说的长远营生该怎么办。

“阿姐什么算长远的营生?”

“长远的营生就是原材料比较好收集,然后受众度广,然后不受季节环境的影响,一年四季都能赚钱的,最主要是不能被别人轻易模仿的。

像之前你们的糕点原材料不好收集,药材受季节影响,而绿豆芽则是被轻易模仿。”林博开口替沈温给大家解惑。

“阿姐我觉得有一个就特别适合,阿姐做饭的手艺多好,就连药老都念念不忘,咱们完全可以开酒楼呀!”彦尔脑子一转想到了一个好主意。

而这个想法沈温昨天晚上就考虑过,不过再三斟酌以后还是给否定了,一是开酒楼资金不足,二是开酒楼背后牵扯的东西太多,时机还不成熟。

“可是开酒楼需要很多钱吧,咱们的钱够吗”彦武先提出了一个问题。

“钱不够咱们可以从小饭馆开起嘛”彦尔觉得自家阿姐的手艺开饭馆肯定能挣钱的。

还没等沈温否决,彦文先提出了自己不同的见解。

“阿姐的手艺大家都有目共睹肯定好吃能赚钱,可我还是不同意开饭馆,青山镇光大酒楼就有一品香和满香楼,另外还有一个荟萃坊,更不要说小饭馆,阿姐的手艺不用说肯定受欢迎。

但是受欢迎以后带来的后续问题呢?青山镇再繁华也就是一个镇,咱们把客人都吸引过来,几个酒楼怎么想呢?原本的竞争关系恐怕要一致对外了,经营多年的酒楼哪个没有后台呢!咱们从农村出来的怎么跟人家争”

“别人有后台,咱们也有呀!咱们有李誉,李誉可是刺史家的公子呢,在辽城谁能大过刺史府呢!”彦尔还是想争取一下,因为她觉得酒楼来钱快。

“你信不信你敢用李誉的名号一次,咱们就会被阻绝到李誉身边以外,虽然不知道李大人和王夫人为什么会容许李誉跟我们玩。

但是人家是天上的云我们是地上的泥,敢沾染就会承担后果,而这后果也不是你我能承担起的”

听完彦文的话,众人的反应不一,沈温原本只是觉得这个大妹心思细腻,外柔内刚,不曾想竟然能想到这种程度。

而彦尔和彦武则是一脸懵逼,不是说着开酒楼的事嘛怎么又扯到云和泥了,只有林博觉得正常,薛姨的女儿怎么可能就出一个沈温呢。

最后开酒楼的这个提议被众人所否决,既然沈温发现了彦文的另一面,自然是不放过这个机会,想让彦文说说她自己的看法。

“我想了想林博哥说的话,咱们既然生在村里长在村里,面朝黄土背朝天,土地就是咱们的根,咱们怎么把地里的东西忘了呢?”

“你仔细说说你的想法”

“咱们现在种的主要有小麦、黄豆和玉米,黄豆可以种两季,小麦收完咱们可以种红薯。

而且别忘了咱们有山谷,山谷那么一大片地,咱们开出来的两亩才不过一点点,现在那两亩被阿姐养了蘑菇,咱们可以再开荒,把剩下的地都给开出来。

山谷里的温度虽然不知道怎么回事始终适宜,但咱们就可以多收几茬了,而且村里的村民也种粗粮比较多,也方便咱们收购,黄豆咱们可以酿酱油,而红薯咱们可以做红薯粉丝,这样的话原材料好收集,不受环境和季节影响。

最主要的是咱们做过,知道里边的工序多复杂,这样的话就不用担心别人会学走”彦文觉得自己不能辜负大家的信任,于是一股脑将自己心里想的都说了出来。

“我觉得彦文这个方法可行。”林博听彦文说一半,就知道这个事可行。

最后经过大家的一致商定,就按彦文的这个思路来,只不过中间有很多细节需要补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