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种田之带着灵泉发家致富 > 第51章 酱油成功 初试身手

第51章 酱油成功 初试身手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种田之带着灵泉发家致富!

沈温把心头大事解决以后,才有功夫跟着家里人去山谷开荒,一家人又过上了早出晚归的生活,不过这次却是各司其职。

彦雅和彦采还是小孩子,家里的事也帮不上忙,每天都是去上学堂。

林博的腿伤才过了两个疗程,虽然还是没有反应但林博却并不在意,好不好都听天由命。

他现在把重心放在了鸡笼和兔笼里,上次的兔笼是用木板做的简易的,但这次自家有了竹林便有了新的主意。

林博现在已经轮椅已经运用的很熟练,他自己推动着轮椅进了竹林,找到竹林里平坦且靠近西瓜地的地方。

先把杂乱的竹子砍去一些,留两排整齐的竹子,以这两排竹子为柱子,将砍下来的竹子横着绑在两排竹子上这样鸡笼的底架就有了。

然后将横着绑的竹子在中间打一个一个小的横洞,再将之前砍下来的竹子劈成一片一片的,再量好两排竹子之间的距离。

将这些竹片截得比两排竹子之间距离稍微长一点,然后依次卡在横绑的竹子之间,再将这些竹片用麻绳穿插固定。

再将这些竹片弄成竹丝,像编竹篾一样把上边和周围的三面编起来,只留一面用竹片做一扇门,这样一个长两米的天然鸡笼就做好了。

而且鸡笼离地一尺,下边挖一道深沟,方便鸡粪堆积,最后再砍几根竹子从中间劈开,放在鸡笼里留成了食槽,再用同样的方法多搭几排,这样兔笼也就有了。

林博做好以后沈温几个去看,都觉得这个设计很棒,白天的时候鸡可以散养,在竹林里自己找些小虫吃,晚上还能关在鸡笼里。

也不费材料,竹子就地取材,鸡笼兔笼下边的深沟不但方便收集粪便连堆积肥的粪池都省了。

林博做鸡笼兔笼的时候,沈温几个也没闲着,山谷里的菌球已经冒头了,温度不用多管,但是湿度还是要控制。

所以沈温除了每天去开荒之外,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照料这些鸡枞菌,每天往上边淋几滴灵泉水,而在灵泉水的加持下这些鸡枞菌也肉眼可见的一天一天的长大。

只是开荒可真不是一个好干的活,以前山谷常年不见人影所以长满了无数的草,地里都是纵横交错的草根,在清理杂草的时候沈温才看到空间里扔的还有之前在辽城淘到的种子。

人参种子太过珍贵沈温轻易不动所以还在角落里扔着,而樱桃和桃树的种子这次却被沈温拿出来了,被种在了之前发现的核桃树和栗子树的旁边。

而且这次沈温也趁机把空间里的葡萄树也移出来了一棵,经过沈温几个努力努力再努力的开荒,也只不过又开出来了三亩,大家实在干不动了,只能缓几天再干。

而之前做好酱油在经过暴晒以后也终于弄好了,还没靠近就能闻见浓浓的酱香。

这可是用黄豆酿造的纯正酱油,味道可不是那些乱七八糟的酱能比的。用了一百五十斤的黄豆最后得了约四百斤的酱油。

虽然光闻味道就知道很成功,但是究竟效果怎么样,还是要做菜试试。

用酱油做的菜获得了一众好评,这个时代的酱料不纯粹,用的少显得味道寡淡,用得多则失去原本食材的味道。

而用黄豆做的酱油既不失味道的厚重,又不会盖过原本味道的鲜香,就等药老来给林博换完药以后,沈温再去筹谋这些酱油的出路,亲自做菜试完味道以后沈温敢保证这些酱油供不应求。

有了酱油成功的前车之鉴,沈温对接下来做的豆腐更有信心。

做豆腐要保证选取的豆子颗颗饱满,沈温家的黄豆经灵泉水浇过,虽说颗颗都章珍珠一样饱满,但里边有一些坏掉的果。

手工捡去坏掉的果,然后将剩余的大豆浸泡在水里,捞去水面上漂浮的果,剩下颗粒饱满的豆都沉在水底。

浸泡后的大豆吸水膨胀,浸泡后大豆表面光滑、无皱皮,豆皮轻易脱落,手感有劲。

将浸泡后的大豆放入石磨中,转动石磨黄豆就会被磨碎,将大豆磨碎成豆糊,磨碎后的豆糊分离豆浆和豆渣,豆渣可以喂鸡可以喂猪,而豆浆可以煮沸直接喝,也可以做豆腐。

将豆浆放入铁锅中煮沸,等到豆浆出现成团现象的时候,将山矾汁加入进去,这时候成团的物质就是所谓的豆腐脑,这时候的豆腐脑还不太坚固,需要静置一段时间以后才能凝固,想吃嫩豆腐就静置的时间短,想吃老豆腐就静置的时间长。

最后将凝固好的豆腐脑放入容器中,盖上盖子并且施加压力,往上边放几个山石压榨出多余的水分,使豆腐脑密集地结合在一起,最后成型的就是豆腐。

沈温只是第一次尝试着做豆腐,而且豆腐要当天做当天吃,隔夜的话就不太好了,所以第一次没有做那么多,留下自家吃的以后,就只给沈爷爷和小叔家送了一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