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种田之带着灵泉发家致富 > 第130章 日常琐事 沈温的事业雏形

第130章 日常琐事 沈温的事业雏形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种田之带着灵泉发家致富!

上游村的村长找人还需要时间,沈温也没有闲着,还要做些准备工作。

人来了总不能住满天地吧,现盖时间又来不及,虽然厂房那边盖的够大,但那边工人多,还是女工居多,所以也不合适。

最后还是沈禾给沈温出注意,村里有空房子,虽然不是青砖房,但好歹能住人,先暂时住着,等后续安排,这无疑是目前阶段最好的安排。

上游村村长找人的事也有眉目,除了村长的儿子,还有一家五口整家都愿意移过来,这对沈温来说是最好的消息。

“温丫头,这是福伯一家五口,福伯和她媳妇可是村里种桑的一把好手,而且也愿意一家都过来。”

因为是举家搬迁,所以村长用牛车帮忙拉东西,顺带给沈温介绍福伯家里的情况。

福伯夫妻两个只有一个儿子,已经娶妻生子,孙子都四岁了,儿媳妇在沈温那里织锦布,按说福伯的家里条件不错,但他儿子念书。

愿意一家都搬过来帮沈温种桑,也是看中沈温开的条件。

福伯的儿子可不是沈忠那种吸血鬼,相反对家里人特别好,这也是他媳妇愿意心甘情愿供他读书的原因。

福伯的儿子已经是秀才,而且先生说他这次参加乡试中举的可能性很大,乡试过以后还要为会试做准备,花钱的地方更多。

经过短暂的寒暄,沈温将福伯他们带到住的地方。

“房子有些简陋,你们先凑合着,等稳定下来会换的。”让人家离乡来定居,还没有准备好的住处,沈温有些不好意思。

“您这说的哪话,能有地方住就很好了,庄户人家不讲究这么多。”福伯的妻子连连摆手。

“甜哥四岁了吧,咱们村有私塾,小班正好适合甜歌启蒙,回头办个免费入学。“沈温逗弄着福伯的孙子。

福伯夫妻两个谢了又谢,来之前他们就知道沈家村有私塾,只是没想到自己的孙子能免费入学,这让他们感觉离家的决定可能不错。

得知村长的儿子也要留在这里种桑沈温是意外的,村长家并不缺钱。

“你爹怎么同意的?”

“我喜欢种桑,也喜欢在桑林里转,我家有我大哥,我爹对我的要求自然自由一些。”

有人愿意来沈温自然事乐见其成的,考虑到他是一个人,沈温提议他吃住在沈家,不过被少年拒绝了。

对此沈温也不做要求,于是按照少年的要求又给他租间空房。

安顿好以后,福伯和少年主动要求上山查看环境,沈温也不客气,请人本就是要做事的。

沈温每天跟着福伯他们早出晚归,在山上转悠查看土制和植被情况,沈温虽然有前世中药种植的理论支撑,但一直没有实践基础。

福伯他们虽然没有高深的理论基础,但他们有着跟土地打交道的几十年经验,是最了解脚下土地的人。

经过福伯他们的讲解,沈温脑子里的理论和现实结合在一起,对土地了解突飞猛进。

经过福伯他们的实地勘察,山上适合种桑树的地方找到了。

桑树对种植的土壤要求不高,但是对温度和湿度有要求,所以适合桑树种植的地方离水源不远,而且还要是向阳的地方。

地方圈定以后,就是加大人工成本,处理种植桑树地方的低矮灌木,还要适当的进行平整土地,还要在挖水渠和排水道。

这项工程耗时又耗力,如果不是成衣和锦布暴利,沈温也根本支撑不下来,经过一个多月的时间,才把前期的工程准备完毕。

在山上种桑树和在平地种桑田的过程也不太一样,这让沈温感叹真的一行有一行的学问。

沈温租的后山很大,不然租金也不会是一千两,除了人不能进的深处,后山的外围,光种植桑树的话,利用率达不到五分之一。

于是沈温又让林博运货的时候从辽城带来一批果树苗。

其实辽城这边并不适合种水果,但沈温有灵泉这个作弊利器,还有什么是她种不活的。

至于沈家村的人已经见怪不怪,她们现在对沈温做的事情免疫。

沈温将运回来的果苗经过灵泉水的浸泡再种植,果然成活率百分百,村民都说沈温是有些运道在的。

至于后山山谷的空地沈温这次全部开垦出来,这次没再用来种菜,这么得天独厚的条件用来种菜太可惜了。

沈温将整个山谷种满花,不是她具有浪漫细胞,而是她要利用这些花赚更多的钱。

现在女子学堂学的都是理论课,制香班和胭脂班,等到理论的课程全部学完,就要自己动手实践做。

一来自己种,可以节省原材料的钱,其次这些学院做好的成品,可以由沈温出面进行售卖,卖出的钱可以和学员五五分账。

这是上次姚掌柜来的时候给沈温的启发,既能给学堂创收,又能让这些学员看到希望。

所有的事情都已经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剩下的就等时间的发酵。

而在沈温一系列的动作中,还发生了三件事。

第一件事对沈温她们来说不算是一件好事,乡试结束了。老宅的沈忠经过多年的苦读终于中举了,这件事可算是让老宅扬眉吐气。

尤其是李氏和小李氏,尾巴都快翘到天上了,甚至还大言不惭的想让沈温出钱办庆功宴,当然是让人给骂出去了。

沈温现在要钱有钱,要人有人,根本不把老宅的威胁放在心上,唯一恶心的就是像苍蝇一样,时不时的出来恶心人。

第二件事,在沈忠中举以后,招娣趁家里人不注意,跑到林府想看孩子,被林家人赶出来了,沈温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怪无语的。

不过沈温自己的事情一大堆,根本没空处理,只是把这个情况说给迎娣听。

迎娣拜托沈温给招娣找个地方,让她离开青山镇,已经麻烦沈温很多次,说道谢的话已经不能表示迎娣的心意。

将来如果能摆脱老宅的话,她决定自己这辈子都给沈温。

当然福伯的儿子也通过乡试,并且还是第三名的好成绩,沈温给了十两以示庆贺,这让福伯夫妻更加尽心的干活。

第三件事,则和沈温她们有点关系,与辽城隔海相望的小国,近段时不时与辽城水军起摩擦,这就导致水运的卡扣越来越严。

每次运货的时候除了需要更上心以外,往返的时间也增长两日。

为了以防万一,沈温还花钱打一批弓箭,猎户村的人猎户出身,弓箭的准头还是可以的。

沈温的各种事业铺开,日子一天一天的过着,三年的时间转瞬即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