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德善县主忙种田 > 第96章 玫瑰梨丸子

第96章 玫瑰梨丸子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德善县主忙种田!

“玫瑰梨丸子”经过反复试验得出,要加入适当的馅料,尤其是玫瑰酱的量要恰到好处,味以梨的清香为主,油的温度不能太高,否则颜色会过焦。

各个府里头都握有养生、养颜的方子,但像雪莲这般大方,一次送两个的就没有几个人家舍得。

而这款新式美食,更是虏获了许多粉丝,雪莲心想,资源共享古代人还是没有这个觉悟。

雪莲不仅送了姜员外一食盒的丸子,连方子和能完全掌握火候的单妈妈、周嬷嬷,也一同送去如意楼,为“浴佛节”的素斋席上又添加了一道点心。

这款点心不仅素斋席上有,蛋糕铺里还可以外卖。

先吃过“玫瑰梨丸子”的几家,就替这款点心免费做了广告,当如意楼推出这款点心时,便供不应求,连带着蛋糕铺里的蛋糕也多卖了许多。

雪莲更是大方的让兴庆坊和花田作坊,都熬出几锅糖水,让店员、学员、花农和工人们随意饮用。

借着节日由头,雪莲又给所有人发了50文至200文不等的红包,单个看着不大,但如今工人的数量增多,只花田作坊就有签了合约的男女工人二百人。

雪莲趁着这几日空闲,将第二批慈幼局的少男少女,又签了96人和第一批凑个整数。

花田作坊里如今除了学员们,有花农、花匠20人,厨娘20人,木匠10人。

建筑工人是临时性的不在赏银之列,但动力还是要给的,虽只是中午一顿饭,不仅管饱还有肉菜。

又因花田临河近,花农们无事也会到岸边垂钓,时不时饭桌上也会加道清蒸鱼或是红烧鱼。

遇上哪日夜市贩卖的鱼多价低,单武也会趁机购进几筐鱼,让厨娘处理好了,撒上盐晾晒一晚上,第二日留做早餐上的一道清蒸咸鱼或者油煎鱼块,也很受欢迎。

而兴庆坊里也有四十多号人,加上佟掌柜等人,这笔赏银加起来也得百多贯。

“俏佳人”虽过了头几日的热卖期,但口口相传,进店的顾客不断,一日也能卖上几千贯。

各位看官是不是觉得不现实,什么买卖在古代能动辄上万贯的收入。

时临安百万人口,城内人口密集,商业、工业、手工业都超前的发达,一个近现代的国家可想而知,经济、文化是怎样的一个大市场。

潮流并不只限于现代人,在北宋、南宋年间潮流是盛行。

上流社会的峥嵘发展,高于现代人的平凡生活,吟诗、作画、焚香、分茶,这是多大的市场和文化底蕴。

即便是作为现代人的你有过这种生活吗?是否向往这种生活?

倘若这个拐弯是成立的,统治者实行重农政策,赈荒惩贪,文武并进,息兵养民,那会是繁华盛世。

因着第二日要归家,雪莲同迎春忙着采购礼物并装箱,姜员外帮着置办了大宗物品,从吃的到用的,从穿的到玩的,但雪莲仍然单独选购了一批颜色鲜亮的新款绸纱料子,各种小饰品,精巧的头饰,留作犒劳家中辛苦做工的丫鬟们。

对于方大家、卢太医、田老等人,更是要投其所好备上厚礼,连着奶油蛋糕都提前订制了几个。

雪莲更是向姜员外提出建议,多培养蛋糕师傅,在周边府城开辟市场。

雪莲对姜员外这般说道:“赚钱趁早,别等让人破译了,就失了先机。”

姜员外原还预备着雪莲要做这门生意,但雪莲哪有那么多的精力,眼前的生意就够她操心的,所以她告诉姜员外让他自去张罗。

雪莲想着既然天家如此大方,送了两千亩地,她就要物尽其用,这两千亩地里头划出一百亩地用于建成一个如同现代化的小区,以二层楼群为主,并提前命名希望小区。

雪莲与姜员外达成协议,由姜员外出面大批量收购碎煤、散煤,就地制作成蜂窝煤储存,等待西塘码头建成后运送回来,头一年三万斤,此后每年秋季后送回一万斤。

众所周知,浙江成煤地质条件差,煤炭资源贫乏,而桃花村东山的煤矿产量小,如今开采的煤石也尽数留于雪莲名下,用于各类工业生产所需。

大颂朝当下已完成了从农业到近代工业的产业初级转型,作为世界大国,金融、陶瓷、冶金、纺织和制造等行业拥有全球领先的水平,而工业生产需要大量的燃料。

蜂窝煤的推出可以说是跨世纪的成果,更会为大颂朝的工业建设锦上添花。

而清河县城慈幼院的选址临河,这样不仅方便运输建筑材料,且依山傍水风景秀丽,打造最佳的宜居环境。

小区初规划是育婴院、幼儿园、学堂、书院、技堂、研究堂、养老院、作坊、加工厂,最后一排是职工宿舍和家属楼,都自成一体,各成一院,但又都是相辅相成,通力协作。

小区里头小桥流水,假山叠石,花木簇拥,建筑皆是坐北朝南的格局。

每个院里都要有安保、保洁和后勤人员,这些人由专门的管理机构,统一调配。

整个小区仿着园林的布局,将这些建筑贯穿其中,有公园、有花园、有广场、有健身器材。

每个建筑群还要有一个小超市,整个小区内要建成一个综合卖场。

雪莲将规划方案和草图呈给姜员外时,他看过以后目瞪口结。

姜员外原以为,雪莲会利用这片土地盖几栋房舍,用于收养孤儿和老人,剩余大部分留作居养地,种上鲜花和作物。

没想到雪莲竟然在建筑上,投入如此之大,他心想,怪不得前前后后给了那么多银钱,原来是计划着大动作。

雪莲原本确实是没预备这么大的场面,但天家这么给力,又是钱又是地,又免税和徭役,她也不能太过小气。

买卖的盈利,离不开姜家的支持。而以后不管是慈幼院还是营生也离不开贵人的扶持。

妙峰山、平阴的玫瑰养成,更离不开强有力的后台支持,所以她愿意将赚到的钱,拿出来若干造福于这个充满商机有人情味的朝代。

雪莲作为规划者,姜员外是执行者,她能够省去许多气力,自然要多出钱,只是这一次的建设不能依靠罗致远了。

因为他还要忙着备航,只能劳烦姜员外遍访能人异士,来建好这个希望小区。

雪莲还大言不惭的给了姜员外限期,一个月之内要找好合适地点,备好人工和料,规划好场地,一个月之后要见到开工场面。

雪莲说完自己的意图,让一向见过风浪的姜员外,都控制不住情绪,瞪大了双眼,气得说不出话来。

但随之又被雪莲的一顿彩虹屁捧的找不到北,觉得一个月时间一准能安排好。

待雪莲走后,姜员外方反应过来,这是一项多么艰巨的任务,看来只能求助大哥了,让他在东京城利用关系网,找找将作监李勉帮着规划和设计。

李勉是北宋的着名建筑大师李诫的后人,李诫号称建筑史上的祖师爷,主持过五王邸、辟雍、朱雀门、尚书省等十余项重大的工程。

他的一本着作《营造法式》,可是一部周密而又实用的建筑工程专着,作为后人的李勉虽没有超越先人,但于营造工程也是十分的精通。

西塘那边除了码头、园林,其他建设一个月内都能完工,先前的瓦匠、工人们都可以继续使用。

对比姜员外,雪莲可就放松了许多,加上可以归家,心情异常的舒畅。

雪莲此次回桃花村,之前带来的人,并不全部带回。

香娜、香兰陪着周嬷嬷,暂时住到花田作坊,作为定海神针。

花田作坊人员众多,单靠陈红和陈白家管理有些吃力,而周嬷嬷气场足,香兰姐妹又有武艺傍身,相对来说镇得住场。

吉祥要养伤,小姐妹俩便留在秋水楼,让单妈妈多加照料。

而单武带着姜正、三哥跟着张掌柜,陆大郎仍旧在“俏佳人”肩负收银的职责,说白了就是收钱和管钱。

雪莲和三哥沟通后,达到协议,三哥此后愿意听从安排,也会用心学习,成为雪莲的助力。

碧桐带着双喜跟着单掌柜学习店铺和人员的管理,更重要的是学习怎样同各府的夫人们应酬,而连翘留下来当二掌柜,她少的只有经验和磨练,却不少实践。

司南一家是要跟着回桃花村认亲,同时担负护卫的职责。

佟掌柜带当归、黄芪、甘草等人回清河县城,回去以后就提了玉意当清河县城的副掌柜。

而她们休整后,会到各府城开拓市场,先从临安开始,所幸城外三店规模小,可以让她们拿来练手。

等佟掌柜再来临安城,就要住到花田作坊,一是给女工们上培训课,二是选拔得用的人手和苗子重点培养。

因为四月十六宜开业、开工、纳财,所以这几日临安城的“霓裳羽衣”正在筹备开业。

兴庆坊的店铺已经装修完成,只等着铺货布置。

比清河县城的开业更为给力的是,姜家位于苏州的织布坊新研制了一款新料子,图案精美、经纬分明,织地精密,颜色多样且有渐变的色彩。

这款布料的颜色也是雪莲无心插柳而成,做为回报,也算是垄断经营,半年内只供给“霓裳羽衣”,并取了雅致应景的名称“七彩霓虹”。

四月初九一早,雪莲一行人乘坐马车,浩浩荡荡驶向河运码头。

雪莲更是体贴给家中,买了许多针头线脑等常用之物,还为大伯家的第一个孙子辈买了一套金三式,一套银三式,银的留着洗三,金的待满月再送。

姐妹俩一路上嘀咕着船行无事,不如缝制几套小孩的衣裳,于是众人开箱选了棉布裁制,也不必绣花,以舒服为主。

雪莲联想到现代婴儿穿的道士服,于是选出一块带竖条纹的细棉布,画出样子裁剪后,也有模有样的缝制。

斜襟处缝上细带子,裤子裁成开裆式,虽针脚不算细密,但看着就可爱,缝了道士服雪莲又想起连体衣,紧着做出来。

其他人等做的是对襟小袄,见到雪莲缝出的两套截然不同的小衣服,觉得新奇又好看。

竹心一旁看了说道:“这小衣服真可爱,可以拿店里头卖。”

一句话提醒了雪莲,又是一份商机,现成的服装店。

于是雪莲设计出的两套小衣服,被收起来当样子。

就着这两个样子可以制出系列婴儿服,刚出生的细棉制品,三四岁能行走的儿童可用料精致,领口再镶圈兔儿毛或是金襕边,高档一些就缝上狐狸毛,再配上一顶地主帽,超级可爱。

正画着地主帽的雪莲触景生情想起儿子,就忍不住落了泪,思念常如影随形,但她已经能快速控制住情绪。

雪莲挥挥衣袖,借机擦掉泪痕,然后对忙着裁衣的众人说道:“我要出去吹吹风,歇歇眼睛,不要人陪,你们若是累了,就休息一会儿。”

因着承恩还小,姜珊珊也不想让她刻意学习,会拿针缝补就行,也正因为如此,只有她觉察到雪莲的情绪变化。

承恩向来不多话,只上前牵了雪莲的手,雪莲望望她,瞬间安定了许多。

二人手牵着手步出船舱,坐在甲板上的长条凳,头挨着头望着远山。

碧波、蓝天,高空中时而能望到盘旋的苍鹰,雪莲将无处释放的感情转移到承恩身上,这个本该玩乐的小女孩,过早的经历风雨,更是让她心生同情。

申时初船靠在清河码头,姜清时和姜刘氏早在此等候多时,两个女儿头一次离家数日,牵挂之情溢于言表。

见到一双女儿,姜刘氏忙迎上前去,姐妹俩扑进娘亲怀里。

陆成夫妻也一同前来迎接,荷心、竹心姐妹自也是围绕在陆成家的身前。

所有的父亲都是标配,一副似笑非笑别扭的表情看着孩子们。

罗致远带着人,船上船下搬着箱子,迎春看到他只是羞涩一笑,互相见了礼,一家人上了马车,向着桃花村的方向疾驰而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