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重回九零:全家奔小康 > 第37章 回家(一)

第37章 回家(一)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重回九零:全家奔小康!

有父母在的地方才有家。

每一个归家的游子到年关都迫不及待想要回家,火车站人来人往,当坐上火车的那一刻,大家脸上都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还是坐卧铺车舒服,李春梅拿出准备好的扑克牌,和夏建国夏小妹玩起来。

夏敏敏拿着朱老师推荐的数学启蒙书正看得起劲,年后朱老师打算正式教她数学知识,珠心算到此为止。

这一年多夏敏敏看过不少的历史书,在大人的眼里,大概就是常用字都能准确读出来写出来都没问题。

记忆力比上辈子好太多了,一年前背得唐诗,现在都还能记得,读过两三遍就可以背诵。

“盒饭!盒饭!卖盒饭了!”

夏敏敏推推打牌正在兴头的夏建国,“爸爸,买盒饭!我饿了!”

火车上的窗户很难推上去,只有夏建国的力气才可以。

夏建国对着火车外卖盒饭说道,“来四份盒饭,一袋橘子。”

“好嘞!”盒饭老板利落打包递进来。

夏建国递给老板二十块钱,老板麻利找钱又塞进窗户。

“二哥二嫂,这盒饭的口味和上次买的不一样,都挺好吃的。”

李春梅道,“是挺不错,他们在站台卖盒饭利润很高。”

夏建国道,“有关系才是真的。”

火车上的生活就是吃了睡,睡了吃。

原本一家人打算坐中巴车转车回家的,但是中巴车上的人太多了!

不仅人多行李箱也多中巴车严重超载,随便一个急刹车人就得飞出去。

下火车时夏建国就看到有面包车出租,就想租车回家,询价后李春梅嫌贵,到头来还是要租面包车回家。

在深市时路况好,李春梅晕车的毛病一直没犯,没想到遇到坑坑洼洼的路又晕车了!

面包车司机道,“大哥,你们是从深市回来的吗?”

“你怎么知道?”夏建国很是疑惑。

“我每天都在火车等着载客,什么时候哪趟火车到站,我是一清二楚。”面包车司机笑呵呵道。

“哦哦。”

“大哥,我给你留个电话,如果年后要过去坐火车,也可以跟我打电话,过来接你们。”

“行啊,你这过年跑出租,赚了不少钱吧?”

“那有大哥你们赚的多,你们去深市的才叫发财呢!看你们的穿着打扮都不像普通的打工人。”

“这不难得回家一趟,不得买身衣服装装样子。”

就在夏建国和面包车司机插科打诨下,也临近目的地夏家老宅。

……

“这是谁家的车啊?”

“不知道,没听说谁家买车了,走我们跟过去看看。”

“嘿,你们还真的是闲得慌。”

“你不去?那我们过去了。”

“去去去,没说不去,等等我。”

“这车怎么停在夏建设家了,没听说他买车了。”

“是不是夏建国那小子回来了?”

“听别人说他在深市打工。”

“深市这么赚钱?一年就能买上车?”

“还不一定是他买的呢我们先去看看再说。”

“还真是夏建国!”

“走走走,咱们过去瞧瞧。”

……

终于到了!回一趟家真不容易!李春梅都吐了两次。

“小妹,你扶你二嫂进屋坐会,我来拿行李!”

夏建国拿完行李箱后,给面包车司机付车费,推着三个行李箱正打算进屋。

“是建国回来了啊!”

“牛婶、花婶、林婶,你们好。”

“你好!你好!建国现在像城里人了,说话也一套一套的。”

“就是,建国今年发财了吧!都有车送你回来。”

“没有,没有,我是从火车站租车回家。”

“那也得不少钱吧!”

“和坐中巴车差不多,这不是没赶上回县城的中巴车,只能咬咬牙租车回家了。婶子们,我家还有一堆事要忙,先回家了,你们忙。小敏,和奶奶们说再见。”

“奶奶,再见!”

夏敏敏摸了一把额头不存在的汗,太难缠了!村里摆龙门阵的这些人,没一个好惹的,黑猫都得说成白猫。

父女俩推着行李落荒而逃。

“确实是发财了,衣服鞋子质量看起来就很好,回来还推着那么大三个箱子。”

“是的,明年让我儿子也跟着他去打工。”

“就你儿子,懒得出奇还赚钱!只怕是想想而已。”

“你这个老娘们说什么呢?信不信我撕烂你的嘴!”

“我好怕哦!”

原本亲密的三姐妹此时又分道扬镳,不过这算是常态,明天她们又会和好。

李春梅坐在堂屋的椅子上休息,旁边放着一杯热水。

夏小妹在厨房烧热水,等会还要打扫两个房间一年没住人,里面灰尘太多了。

夏建国打开房门透气,长时间没住人里面一股霉味,床上的被子也要拿出去晒晒,幸好是上午到家加上今天太阳大,不然晚上都没地方睡。

李春梅休息一会,终于缓过来了,接过夏小妹的水盆抹布,去打扫他们的房间。

“建国,再烧一锅热水等会儿我和小妹,把床单洗洗。”

“知道了!”

烧完热热水,夏建国又推出一年没骑过的自行车去镇上买菜,家里什么也没有。

至于夏敏敏安安静静坐着看书,这次回来夏建国给他带了好几本书打发时间。

……

夏建国骑车出现在村里,看见他的人都过来寒暄几句。

“建国,回家了?”

“建国,什么时候回来的!”

“叔,回头聊,我要去镇上买菜。”

重新骑上这辆二八杠,夏建国感慨万千,他的人生终于走向不同的道路了。

等夏建国从镇上买菜回来,他家堂屋已经坐满了人。

“春梅啊,那你们店铺还招人吗?明年把我闺女也带上。”

“婶,我们店现在还没能力招人,我和建国两个人够用了,等下次如果需要招人时就告诉你们。”

“小妹,你二哥二嫂给你开多少工资?”

“有一两百,我没什么花销,全存起来了。”

“真不少!比镇上的工人工资还高。”

“小妹,给你婶借点钱过年呗!”

“你这个老泼皮,就知道骗孩子钱,小妹你别听她的,你好好攒起来。”

“嗯。”

“春梅,你们店那边的工厂还招工人吗?能不能带我儿子过去?”

“现在深市很多工厂都缺人,但不是每个人都能赚那么多的钱,他们都是按工时来算工资的,加班越多工资越高。”

“这样啊!那我们回去之后商量一下。”

“婶子,不用着急。我们初五才过去还有时间,不过如果想早点过去打工,就在年前办好边检证才行。”

“知道了,知道了!”

“建国,买菜回来了,我们就不打扰你们了。”

在和夏建国打完招呼,一屋子客人都离开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