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我辛弃疾来大汉,平西域,娶钩弋 > 第24章 和太子吵架

第24章 和太子吵架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我辛弃疾来大汉,平西域,娶钩弋!

第二十四章 和太子吵架

没过几天,平阳公主得知霍去病夫人夏萍再次有喜,很高兴,立刻送了几个产婆和一个医女过来。

辛弃疾虽然不想收,但也不得不收,于公于私,他都没有拒绝的理由。

且先看看,合用就用,不合用,就另外再找。

***

这一日,辛弃疾练完早功,回到府里刚吃完饭,门房来报,太子来访。

辛弃疾心中疑惑,太子素来和自己没有交集,二人虽说是亲戚,但平日志趣不一样,太子自小就嫉妒霍去病得皇帝宠爱,因此除了朝上和宴席上见面,私下并无交往。

他们也都知道,皇帝陛下不希望他们过从太密,就算是为了避嫌,也不便私下见面。

这次太子私下前来,不知道有什么要紧的事。

辛弃疾在正堂见了太子,执了君臣礼,落座看茶。

太子让辛弃疾屏退了左右,只留二人在屋里谈话。

辛弃疾正要问太子的来意,只见太子扑通一声跪在当地,吓得辛弃疾也赶紧跪下。

这是太子,未来的皇帝,这金贵的膝盖,跪天跪地跪皇帝,怎么能跪大臣呢?

辛弃疾想搀扶起太子,不料太子倔强,看似文弱,力气却不小,他不想起来,就算是霍去病也不能把他立刻拉起来。

“表兄,骠骑将军,大司马,你救救大汉吧,可怜可怜大汉的百姓吧。大汉不能再打仗了。

陛下打了这几次仗,把高祖、文帝、景帝数十年积累下来的家业,都要打没了。我大汉岌岌可危,有‘亡秦之象’了啊!”

太子几句话大逆不道,又发自肺腑,说完泪流满面。

“太子言重了,我大汉累七代皇帝之功,打了几场仗,何苦就会打没了家底?”

“大司马不信?我掌管政事,最了解民生,各地天灾人祸不断,反叛起义频起,百姓流离失所,饿殍满地,恐怕也只有长安城还沉迷在繁华的梦幻里,其他各个地方,流民灾民数不胜数,我大汉危矣!

陛下他看不到,他的书房里挂满舆图,他的书桌上都是兵书战策,他不想看那些灾情奏折,他对此视而不见啊,呜呜呜……”

太子说的情真意切,热泪滚滚而下,这是一个好太子,一个合格的帝国接班人。

霍去病可能不会理解刘据,但辛弃疾理解他。

他所在的大宋繁华富庶,百姓尚且有食不果腹衣不蔽体者,更何论这大汉。

帝国建立尚不足百年,历经高祖,惠帝,吕后,文帝,景帝,各位先祖励精图治,分封和削藩,与民休养生息,对匈奴隐忍和亲纳贡,才使当今陛下有了一战匈奴之力。

这几年的大战打下来,匈奴远遁漠北,大汉取得了碾压性的战果。但大汉付出的代价,不能说不大。

刘据继续道:“不说打仗耗费的钱粮和战马,就说战死疆场的我大汉的青壮年,数以万计。

还有陛下喜欢大肆封赏,战后论功行赏,封侯拜将也罢了,赐赏黄金和分封食邑更是如雨般撒下去,那可都是百姓一点点劳作所得。

百姓自己尚且吃不饱,都要供给前线士卒。这片土地的百姓,勤劳、善良、勇敢,对君主死心塌地的信任,对打匈奴毫不保留的支持,但我们能回报他们的是什么?难道回报的只有肆无忌惮的掠夺和永不停止的赋税徭役兵役吗?

那我们这些人,又和匈奴强盗有什么区别?”刘据越说越激动,把心里话都说出来了。

“啪”的一声脆响,辛弃疾甩了刘据一记耳光。

再不阻止,他不定说出什么来呢,刘彻耳聪目明,不到明日,这些话就会传到皇帝耳朵里,那他这太子之位,不用有人用“巫蛊之祸”来构陷,立刻就能没了,要知道,现在陛下不止刘据这一个儿子。

看太子愣怔,辛弃疾继续道:

“臣知道,殿下说的都对,但你也要理解陛下的心。

他十六岁即位,颁行推恩令,裁抑丞相职权,设十三州部刺史,加强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

他推行盐铁官营、平准、均输、算缗、告缗,抑制商贾。

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立太学。

他夙兴夜寐,殚精竭虑,为的是什么?不就是为一雪先祖前耻,消灭虎视眈眈觊觎我大汉北境的匈奴吗?

边民每年被匈奴袭扰,被掠走人口、财物,被杀被屠城,天天过的战战兢兢,朝不保夕。这长安的百姓是大汉百姓,边民难道不是我大汉的百姓?

陛下做的事,是关系我大汉民族千百年的宏图伟业,这是他的愿望,他朝思暮想的愿望,他心心念念愿望,他为了完成这件事,付出了多少,每次大战,我们在前面拼杀,陛下可曾在后方安眠?

你作为他的儿子,你看不到,看不懂?你和他血脉亲情,你不理解他,难道他还需要向你解释?他这么做,也是为了你以后上位扫清障碍,为了我华夏能够千秋万代的大一统啊。

他顶着打仗的压力,顶着朝中大臣的压力,还要顶着来自亲儿子的压力,你怎么就不能站在他的立场上想想呢,总觉得自己高瞻远瞩,自己体恤民情,自己爱民如子,可是你可有真正的理解陛下,理解他高高坐在那里的孤独?”

辛弃疾说完,似是力竭,瘫倒在地。太子被他打懵了,也被他的话说懵了。

良久,太子转过神来,霍去病怎么半天不动?

他赶紧上前探他鼻息,发现鼻息微弱,立刻高喊来人。

堂外下人早被屋内二人的争吵吓得远远避开了,生怕听见太子说的大逆不道的话和大司马石破惊天之语。

喊了几声,才有下人探头进来。

“快去请大夫,大司马晕倒了。”太子哑着嗓音冲来人大喊。

“回来,拿着我的腰牌,去宫里请太医,快去。”太子又喊住下人,解下腰牌交给他。

下人一溜烟的跑了,跑到门口被伊尹拦住,那下人看到伊尹松了一口气,把太子腰牌交给他,嘱咐他赶紧进宫请太医。

府里乱成一锅粥,夏萍知道太子在屋内,不敢进去看夫君情况,在院子里急的哭了。

不一会儿,太医到了,给霍去病看诊,道旧疾复发,暂时无碍,开了药,让他服下。并言等陛下找寻的神医到了,才能根治大司马的旧疾。

此次又惊动了皇帝,刘彻摆驾亲自来探视。

后皇帝得知霍去病和太子的对话,默然不语,未加评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