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我辛弃疾来大汉,平西域,娶钩弋 > 第32章 百戏楼

第32章 百戏楼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我辛弃疾来大汉,平西域,娶钩弋!

第三十二章 百戏楼

吃罢晚饭,他们决定去本地最大的百戏楼探探,因为有人报告说好像在那里见到过貌似谢华的人。

这大汉的百戏楼相当于宋朝的勾栏瓦舍,是官民均可逛的娱乐场所,因为以角抵(相扑)为主,所以又叫角抵百戏。

百戏楼里的娱乐活动以角力、比武等竞技内容为主,还包括音乐、歌唱、舞蹈、杂技、马戏、魔术、乃至原始成剧等。

辛弃疾一行人到的时候,已经华灯璀璨,人声鼎沸了。

那是一条灯光闪耀的街,一路走,一路有各种表演,到了真正的目的地百戏楼的时候,他们已经看了很多种表演,对于一帮整天在军营和战场上的人来说,可以说是大饱眼福。

走进那座三层的彩楼,霍去病的几个手下都有点晕乎乎的。

辛弃疾叮嘱他们:“切记,不可饮食,看我眼色行事。”

搁在平时不用叮嘱的,今天在这样的声色场中,辛弃疾有点不放心。

英雄,从来不怕铁血杀伐,只怕这纸醉金迷的温柔乡啊。

众人一凛,连忙称诺。

进的门来,立即有侍者过来招呼。侍者都是看惯形形色色人的人精,看这一行人的衣饰并不名贵,但气势凛然,说不定是哪里的官差微服前来,因此热情招待,不敢怠慢。

找了一张视野开阔的桌子,扔给侍者一些铜钱,几人坐下,叫人送来酒水和干鲜果盘若干,装装样子,但并不真的食用。

中间的大舞台中正表演杂技——履索(走钢丝),只见三人走在离地丈许的绳索之上。

那绳子只有小拇指粗,三人在上面腾挪闪转,来往对打,让人看着胆战心惊。

尤其是绳索下方的地方,密密麻麻竖立着十几把寒光闪闪的尖刀,更增加了一些惊险。

台下观众不断惊呼喝彩,场面十分热闹。

很快表演换成了歌舞表演,而且是有剧情的那种,十分精彩,台下人看得如痴如醉。

下一个表演是七盘舞,一位艺人,长袖翻飞,身手娇健,地下有规律地排列着七盘一鼓,舞蹈者以地上的盘和鼓作为舞具,舞音蹋鼓为节,翻转腾跃于鼓和盘之间,节奏感很强,对舞者的身体素质和乐感要求很高。

伴奏的乐队也很庞大,乐器中有建鼓、柑鼓,有钟、警、坝竿、瑟和排箫,八音俱全,曲调或婉转缠绵,或高昂嘹亮,调动场中人的情绪跟着起起伏伏。

很快这个精彩表演结束,场中出现一位舞娘,身材曼妙,歌声婉转,她半遮着面容,伴随着悠扬的音乐,边唱边舞,犹如神仙妃子下凡,场中人安静下来,静静的欣赏着这美人的舞姿。

正当观众如痴如醉的时候,突然有个醉汉窜上台子,揽住美人的腰肢,要一起跳舞,嘴里不干不净的嚷嚷着。

“美人,好人,这腰真软,真香,来来来,到爷怀里来,一起,一起跳……喝酒,喝,好酒,美人……”

很快大家反应过来,立时炸开了锅,几个彪形大汉要上去阻止,醉汉的家丁拦着不让,一群人厮打在一处,乱作一团。

辛弃疾等人看着无聊,看到去找百戏楼老板的下属走过来,冲自己点了点头,立刻招呼几人跟着他上楼。

百戏楼是半官方的性质,有人闹事,老板并不担心,他是个三旬白胖男人,坐在一间雅舍接待了辛弃疾等人。

下属已经交代好了,因此过来双方开门见山,拿了谢华的画像给他看,是否认识。

“有点眼熟,好像是妙娘的朋友。”

百戏楼并不是后世的青楼,这里的倡人只卖艺,但在这样的大染缸里,结识各类人比较多。

“你把妙娘叫过来。这是老板的辛苦费。”属下给了老板一小块金子。

老板虽然见多识广,但几句话就得一块金子这种事,还是很开心的,立刻去叫了妙娘来。

妙娘是一位妙龄丽人,过来的时候满脸泪痕,身体控制不住的瑟瑟发抖。

见她进门,刚想问她,不料她立刻跪伏在地,道:“军爷,军爷救救我姐姐,只要军爷救了我姐姐,李妙儿为奴作婢,报答军爷。”

众人一惊,几个属下本能的欺身上前,手摸向衣袍下掩盖的剑柄,保护将军。

“你怎知我是军中之人?”辛弃疾先问道。

李妙儿看向老板,老板赶紧解释道:“做我们这行的,接触的各形各色的人多,自然会看人。军爷们进门的时候,立刻就有人报于我知了,我就嘱咐了他们,一定要好好伺候各位。”

原来如此。

能搞这么大场子的,都是人精。

“你有什么事?”辛弃疾问李妙儿。

“求军爷救救我姐姐李曼儿,她就是刚才跳舞之人,她被那恶人纠缠,非要在当场轻薄于她……我们只是卖唱的倡女,并不是做那种事的人……求求大人……”李妙儿很急。

“老板出手不行吗?”辛弃疾不想多管闲事,虽然美人堪怜,但自己有正事,不想节外生枝。

“大人有所不知,那个醉汉是赵王最宠爱的儿子刘淖子,咱们商贾,轻易得罪不得。”老板无奈道。

是赵王的儿子,怪不得呢。

赵国位于华北平原腹地,土地肥沃,物产丰饶,且安全。

但这赵国历来是不祥的封地,不说有名的赵王刘如意死于吕后之手,他的死还直接造成了惠帝和吕后的母子反目。

还有参加七国之乱的刘遂,殉情的刘恢,都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赵王。

现任赵王刘彭祖,是先孝景帝之子,为人巧佞,持诡辩伤人,他的国相最不好当,从没在位超过两年。他派人监视国相,得其犯忌讳的失言,上书告发,大者死、小者刑,以求他在赵国为所欲为,可见这不是个省油的灯。

赵的原太子刘丹因为和姐妹通奸被废。他就想立这个刘淖子为太子,此子是刘彭祖娶他哥哥江都易王刘非的宠姬淖姬而生的。因为这出身,没有名字上族谱,暂时叫刘淖子。

皇帝刘彻因为此子出身上不得台面,没有同意立他为太子,立了刘彭祖的另外一个儿子刘昌为太子。

而这刘淖子得刘彭祖宠爱,养成了骄奢跋扈的性格,乃是当地一害。

这样的人,就是个废物,刘彻都不想管他,辛弃疾肯定更不想管他。

“你们之间的恩怨,你们自己解决。你且看看,你认识这个人吗?”

李妙儿慑于威势,不敢不答。她看了几息,道:“这是我姐姐李曼儿的朋友。你去问她吧?我只是每次负责接他进来,并不相熟。”

得,又绕回去了,辛弃疾狐疑的看着李妙儿,怀疑她是为了救姐姐而说谎。

被盯了许久,李妙儿并不见心虚,辛弃疾无奈,只好同意先救人再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