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我辛弃疾来大汉,平西域,娶钩弋 > 第205章 君臣之间

第205章 君臣之间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我辛弃疾来大汉,平西域,娶钩弋!

第二百零五章 君臣之间

她甚至被霍将军关注到了。

郑蕙来信说,霍将军很喜欢他们做的文章诗词,感谢他们为朝廷做的事。

有意义了。自己那点子可怜的才华,终于派上用场了。

做了这些事,让百姓免于生灵涂炭,不负此生。

霍将军的女儿来济南求见,千里迢迢送信来给我。

这个孩子长得好看,她身后跟着的护卫,气度不凡,二人之间好像暗生情愫,郎才女貌,羡煞旁人。

真好,看着年轻的生命活得如此恣意,恨不得自己再年轻个十岁。

可惜了,今生注定要孤独终老了。

无悔,这是自己的选择。

自己这样的人,说卑微一些,是不能跟任何人过日子;说高傲一些,是没人能配得上自己托付真心。

把画装裱好,这是一幅自己十年前画的自己。

最美好的年龄,最美的容颜,希望霍将军看了会满意,不会觉得自己又老又丑。

霍姝拿到画的时候,笑的那叫一个灿烂,她把画展开,细细观摩,惊叹画技之高超,更惊叹姑姑之美。

她把自己的美描摹到骨子里去了。

美人在骨不在皮。

骨相好,才是真的美人吧。

在这样的美人面前,一直不觉得自己丑的霍姝,有点自惭形秽。

看着辛竹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她莫名有点烦躁,忙把画卷了,拿了姑姑给阿翁的回信,立刻告辞而去。

出了李府大门,霍姝上马,辛竹也上马,然后他茫然问道:“公主,咱们现在去哪儿?”

“叫我霍姝,公主公主的叫,你是真不怕暴露身份啊!”

辛竹不明白霍姝为什么发火,只默默闭了嘴,等待她发令。

“走,来都来了,在济南玩一玩再回去。”

“去哪儿玩?”

“我也不知道,先去本地酒肆吃个饭,顺便打听打听。”

这是个好主意。

两匹马并肩走了。

“阿翁说,他以后想来济南住,不知道这个地方有什么好的,他只来过一次,却对此地心心念念。”

“也许是因为姑姑住在这里?”

“可阿翁说这话的时候,还不认识姑姑呢。”

“哦,那就不知道了。”

“看,那家酒肆看上去不错,人挺多,咱们去那家吧。”

“好。”

吃着饭,霍姝突然道:“辛竹,你说咱们逛完济南,不如在齐鲁都逛一圈如何?”

“呃,咱们不是还要送信和画回去吗?”

“那个没事,我可以让官驿把这些东西送回长安去。”

“你真不着急回长安或者扬州吗?”

“不急,阿翁说长安不太平,让我们待在外地,不要回去。”

“这次的长安,会不会有危险?霍将军他们……”

“没事儿,我阿翁和阿叔,经历过多少风雨,再说了,李威叔叔和赵破奴叔叔,都被阿叔调回长安,接管南军北军了。连冯立叔叔,也接到调令,要回长安,朝廷另有安排。”

“冯太守回去会做什么呢?”

“田丞相身体有恙,或许冯叔叔会做丞相吧,也许会从下面做起,熬几年资历,反正田丞相虽然快七十了,身体不好,但看精神头,和朝中人互相谩骂的劲儿,应该可以撑个几年的。”

“嗯,这就好。霍将军他们自有布局,我这脑子,跟不上。”

“你可不要这么说,你以后还是要做朝廷的柱石的,大汉的将来,未来的皇帝,还要仰赖你的辅佐呢。”

“吓,公主莫吓唬卑将,我可胆小。”

“呵呵,阿翁说:'千年读史,无外乎功名利禄;万里悟道,终归是诗酒田园。'这次风波平息下来,万一陛下山陵崩,又没有子嗣,那将来就是刘询登位。

他是阿翁一首带大的,肯定可以坐好那个位置的,那阿翁就真的放心了,可以‘事了拂衣去’了。”

“嗯,刘询也是我看着长大的,是个好的。”

“你还真是人小辈不小,你还看着刘询长大,小心将来他登基后,想起来你这大逆不道的话,砍了你脑袋。哈哈哈……”

“公主,别吓唬我。我家还指着我传宗接代呢,我可不想死。”

“呃,那你都二十五了,还不赶紧成婚?你看我次兄和蕙姐姐,明年成婚。”

“你还说我,你都二十四了,你也不赶紧成婚。”

辛竹觉得机会终于来了,鼓起勇气调侃回去。

“你管我,我阿翁都不管我,要你管?”

“好吧。”

……

默默吃完饭。辛竹结账。

接下来几天,他们逛遍了济南城。

这个城市在北方很难得,那就是有很多泉水。

北方多干旱,有水的地方很少,而济南城中有河,河能行船,显得很珍贵。

他们吃了很多齐鲁美食,看了很多景点,在李易安的推荐下,走访了很多本地的名人。

终于玩的尽兴了,他们决定返程。

此时接到了阿翁的信。

阿翁在信里说,再在外面玩几个月,暂时不要回长安。

因此此时的长安,发生了好几件大事。

先是田丞相死了,死在任上。

他倒在了大朝会上,因为有人攻击科举制,他和人辩论,你来我往,唇枪舌剑,打得十分激烈。

不料田丞相翻了一个白眼,人就晕了。

他被抬回府里,御医几乎倾巢出动,去田府给他看诊。

皇帝身体也不好,拖着病体还去府里亲自探望,让矜持了一辈子的老人家老泪纵横。

“陛下,老臣有罪啊。”

“田卿,你为朝廷兢兢业业,在丞相位上勤勤恳恳了一辈子,何罪之有?”

“陛下,当年是臣上书,不同意先帝立你为储,臣认为应该立先离太子之孙刘病已为储,方为顺位正统。”

“呃,田卿,过去的事,就不要再提了。”

“陛下,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臣临死之前,唯有这一件事放不下,就是郑重向您道歉,您是当得起大汉皇帝这一位置的,是臣错了。”

“无妨,你现在要养好身体,再替朕守好这社稷二十年。”

“陛下,臣自己的身体自己知道,这次臣是熬不过去了,臣要去了,陛下一定要保重龙体,你还年轻,孩子会有的。先帝二十八才生的长子,你还不急呢。”

“唔,不要再说了,朕,也等不起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