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我辛弃疾来大汉,平西域,娶钩弋 > 第209章 要去海上

第209章 要去海上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我辛弃疾来大汉,平西域,娶钩弋!

第二百零九章 要去海上

就没见过这么不靠谱的一对新人,成亲不足五日,就双双跑了。

说要去参加运河落成通航仪式。

什么仪式能有成亲重要?

好像他们来成亲就是为了别人完成一件事而已。

他们的阿翁更不靠谱,丢下了扬州一大帮子亲朋好友,紧跟着他们的脚程,也追去了天津。

说这是千古难得一见的大事,臭小子竟然不叫他一起去。

赶到天津的时候,发现来了很多熟人,这是朝廷花了很多很多钱,发动几百万劳工,耗时六年的大工程,如今一朝通航,朝中的重臣,自然都要来亲自看看。

而这次通航,不过是其中的两小段,离着他们设想的南北通航,还差得很远呢。

这次的仪式,还是因为朝中人的反对声愈演愈烈,霍光大有压不住的阵势,因此才叫霍姚办了这个仪式。

把运河的北段,天津至沧州段,还有运河的南段,扬州至淮阴这两段运河的开航仪式,大办特办,让南北的人都来看看,这个运河,如今有了成果。

钱没有白花出去。

前几日在淮阴已经办了一次,在天津的这次,就轻车熟路了。

国人最重仪式,各种祭祀,各种介绍,必须按照时辰,丝毫不差的完成,方才算圆满。

借着办这个仪式,霍去病见了很多多年未见的好友。

那些连孩子亲事都不能亲至的老友,这次全都来了,李威、赵破奴、冯立……还有朝中许许多多的人。

霍光也来了,甚至皇帝都丢下了寸步不离的皇后,微服来了天津,要来看看霍姚辛辛苦苦这么久的成果。

仪式虽然繁冗,总也有完成的时候,参加完仪式,大家不顾疲惫,都齐齐聚到了驿站。

如今来此地的朝廷大员太多,朝廷的驿站已经住不下了,早有人把附近的所有私人客栈包下,驱散了闲散的客人,专供各地来的官员住宿。

至于那些平民散客,对不住了,住远些吧,对你有好处。

现在,能进入官驿的都是朝廷三品以上的大员。

是的,在原丞相田千秋和大将军大司马霍光的极力主持推进之下,大汉如今官制改革完成,已经举办了一次科举考试。

如今的大汉,读书之风强盛,哪怕是平民和商贾之家,也都努力供孩子读书。

造纸术和印刷术的推广,还有朝廷大力刊印儒家经典书籍,让普通人读书不再那么遥不可及。

官制的改革,也给科举制铺平了最后的道路,使得寒门学子,也能靠着天赋和苦学一步步走到朝堂之上。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学会文武艺,卖与帝王家。

朝中的文武官员,实行的是品阶和官职并行。

霍去病和霍光,是当之无愧的当朝一品,甚至霍光曾经上书皇帝,道举贤不避亲,请立霍去病为超一品。

皇帝写信询问霍去病的意见,被霍去病拒了。

功名利禄,于他而言都是过眼云烟,霍光喜欢这些,享受这些,他不会阻止,但让他去做那个塔尖上的人,他是不肯的。

最后,霍光妥协,给了霍去病一品大员做。

此次运河通航大典,连皇帝都微服来了,霍光却不能来,他要坐镇长安。

如今的霍光,妥妥的权臣,轻易不能离开长安。

他有时候虽然羡慕长兄的海阔天空,但也舍不得离开他的朝堂。

好在皇帝也算是他看着长大的,君臣相处不错。

而且,这位皇帝,如长兄所言,明白程度,不比先昭帝弱半分,甚至可以说,他就是天生的帝王。

霍去病对他的良苦用心,可以栽培,此时都看出来好处了。

加之他天生的血统,骨子里带的高祖的政治智慧。

他是一位合格的帝王,甚至超过了他的很多位祖辈。

他没有躺在祖辈身上吃老本,他反而上台之后提出了很多新的施政方针。

是对前面昭帝和霍光政策的延续,也有很多创新。

匈奴在他一系列政策之下,彻底失去了活力,除了一小部分逃窜走的,大部分被汉化了。

运河虽然通航,但也只是两小段通了,还有很多段河道需要清理和修缮,但霍姚突然撂挑子了。

他直接跟工部的人说,不想再继续修河,要去海上。

他一直想去海上,阿翁阿叔都以他年龄太小,海上危险为由拒绝了他。

现在他成婚了,觉得自己长大了,他要去海上。

他小时候,河间的家里,厅堂里挂着一幅舆图,不是大汉的舆图,而是阿翁从西域带回来的一幅包含大汉以外疆域的舆图。

那上面,有大块的空白,是未知区域。

也就是说,所有人都不知道那里有什么,都没去过那些地方。

那些地方有没有人,有人的话,是什么样的人?

他们和大汉人一样吗?是不是像西域人?

他也想去西域,但最想去的,还是海上,大海的那边。

大海的那头,是陆地还是大海,是陆地有多大,是大海有多广,谁都说不清楚。

霍姚梦里都想知道这些,他的梦里经常梦见一些奇异景象——海上有传说中的蓬莱仙岛,住着很多传说中的神仙。

那里土地肥沃,人们富庶,粮食吃不完,人们不会死。

那里四季气候温和,作物一直产出,树叶一直绿,花儿一直开。

他虽然也去过南越,他的长兄也在气候炎热,瘴气更为严重的海南岛。

但他的梦里比南越可好太多了,气候也比海南岛好。

他想要亲自坐船出海,去看看大海的那边到底是什么。

虽然有大汉的楼船舰队还有商船出海,但他们走的并不远,而且回来的人,都语焉不详,说不清到底去了哪里。

一直犹豫的事情,终于可以出行了,因为他成亲了。

成亲后就是大人了,长辈不会再强力干涉他的事情。

他的妻子郑蕙,和他是同道中人。

自小跟着阿翁四处任职的郑蕙,见识过更为广阔天地的郑蕙,经历过战乱和生离死别的郑蕙,眼界和胆识自不是一般的贵女所能比的。

郑蕙支持夫君的决定,甚至她也跃跃欲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