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花开春来晚 > 第103章 陈刚来电

第103章 陈刚来电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花开春来晚!

这个图是前几天晚上,刘正茂在家里画的。厂房是很简单,饲料厂的重点在脑洞这块,受时代禁锢,1975年的中国,大队基层干部头脑主要是以~~斗争为刚,生产方面主要是靠艰苦奋斗,能主动想法走科学生产的人,属于凤毛麟角一类。

中国历来不缺凤毛麟角之人,其实混合饲料于1963年就在临湘出现,当时临湘打米厂用碎米、糠饼、麦枯打碎搅拌制成混合饲料,因要用到米,所以没有得到推广。

时间到达1968年,一个叫叶海洪的军人,经过长期在民间四处学习,最后汇总民间各种制作饲料的方法,发明了一种“中曲发酵饲料”,利用稻糠和麦麸发酵,得到一种黑曲霉。

以红薯藤、稻草、玉米杆、米糠、猪草等为主体(条件允许有玉米、红薯等淀粉类为主体最好),少量骨粉、土霉素,用黑曲霉发酵一周,就是混合发酵饲料。

凭这项技术,在1969年叶海洪受到伟人接见,伟人亲口封他为“猪司令”。可是当时因国家重点不在经济建设上,加之传播技术原因,这项技术没在全国推广。

刘正茂在前世与叶的后人一起共事过,两人住在同一宿舍里,那同事闲聊时,跟刘正茂显摆家里的荣耀。没想到隔世能用到这个技术。

没有接罗迈的话茬,刘正茂直接对郭明雄说:“郭哥,这个厂房要注意通风,还有发酵池按长5米、宽5米、高4米的规格挖,首批挖八个池子。因为饲料正常发酵期是7天,我们留出一天宽限期。”

“好,我会严格按照图纸施工。”郭明雄拿出军人的气势保证。

刘正茂笑着继续说:“这个厂主要设备应该是粉碎机和搅拌机,现在农校给我们解决一台粉碎机资金,我在想法找其他单位或者上级单位化缘,看看是否能搞回一台搅拌机。”

“小刘,如果实在找不到单位出钱,大队还有三万多现金,可以自己买。”古大仲刚才看到刘正茂没皮没脸的敲榨农校校长,他自己都感到难为情。但他理解刘正茂为了大队利益才干出这事。

“别,大队账上留点钱好,能让别人支援为上策。”罗迈视钱如命,何况又不是让自己去外面要钱。你刘正茂敢不要脸出去诈钱,大队就敢受。

“对,支书!县里秦柒副主任讲过,有困难找他,我们两人明天去县里找他,发酵池要用到水泥,我们就是找他批买搅拌机的钱和水泥指标。”刘正茂立马拉罗迈跟自己一起去要钱。

“当然,如果实在没有搅拌机,也能靠人工混合饲料,就是人工成本会高一些。”刘正茂给出最后方案。

“用人可以解决的事,那都不是问题,”古大仲说。农闲时,不但大队富余人员多,其他大队富余人员更多,只要按时给工钱,要多少有多少。

听到刘正茂让自己一起去县里要钱,罗迈心里很不高兴,但是刚才自己讲的话又不能收回,脸上还不能露出不快,心里有意见还不能讲出来,毕竟自己是大队一把手,有义务为大队的事业出力。

这时,大喇叭里郭之艳在喊:“刘副大队长,刘副大队长!听到广播来大队部,有电话找你,有电话找你。”

跑步来到大队部,按留下的号码回拨过去,接电话的是陈刚,他告诉刘正茂,经过他做工作,厅里已经批复了《樟木水利防洪规划》,按足额划拨了五万资金,厅里的水电工程队将在几天后进场勘测施工。

通过私人关系,陈刚找到工程队的书记,书记已答应使用樟木社员,能在本地获取的材料,也在本地购买。陈刚的意思,让大队这边好点接待施工队的领导和技术员,这些会在结算上给予大队好处。

“谢谢陈处,把工作到位了,我代表大队谢谢陈处。改天请陈处好好喝一顿。”

“停!刘知青,刘副大队长。喝酒是小事,我们在事先的约定,你没忘记吧?”陈刚见刘正茂不提刘子光的事,有点着急。

“陈处,你让刘子光安心在家玩两月,等7月份双抢完成,大队将会对他委以重任,到时就没时间玩了。”刘正茂笑着对电话讲。

“能透露一下吗?有什么重要的事让他干?”陈刚想到侄儿那懒散的样子,怕他干不好大队委托的事。

“陈处,你放心,反正是好事,但是请允许我暂时不能告诉你。”

“好吧!刘知青,子光这小子在家也没事干,我会让他早点回知青点,双抢时你放手安排他干活,年轻人不锻炼锻炼,怎么能成才?”老一辈生怕晚辈养在温室里,最后自己走路时经不起风浪。

“哈哈,如果你能让他来知青点,大队就敢放手用他。”刘正茂理解长辈的心情。

“好,我还有事,接待工程队的方面,你跟大队领导讲清楚,对你们绝对有好处。再见!”陈刚再次嘱咐刘正茂,大队这边接待好工程队,陈刚在单位也有面子。

电话打到一半的时候,罗迈和古大仲就回到办公室,所以他们都听到电话内容。大概知道是溪水整治的事,那边已经批复。

等刘正茂放下听筒,古大仲就迫不急待问:“小刘,是不是水利厅那边给回复了?”

搬过一张凳子坐下,刘正茂笑着说:“正好现在有时间,我就把今年想要干的事,给领导做大致的汇报。”

“刚才知青刘子光的舅舅陈刚确实给大队一个好消息。省水电水利厅同意按陈刚做的规划,在樟木队建一个区域水利样板工程。更是足额划拨了五万资金。”

五万!罗迈心里一喜,比上次的钱还多,冲口而出:“那水利厅什么时候拨钱到大队?”

“支书,你理解错了,这是工程款,由水利厅工程队来施工。”

“不是给我们大队啊?”罗迈很失望的说。

“确实不是直接给大队,但是帮大队做事,然后大队和工程队搞好关系。这笔钱里就会有大半落到大队来。”刘正茂心里想笑,这老头整个一财迷。

“小刘,你说说,到底怎么样才能搞好这事?”古大仲上午听刘正茂给沈校长介绍泉水的事,他知道刘正茂对这事有个总体设想。

“陈处的那个规划图我看过,基本实现了我所有的设想。陈处刚在电话提醒,施工队的领导和技术员这两天回来看现场,我们尽量好点接待,陈处已经跟施工队的书记打过招呼。”刘正茂说。

罗迈:“是来给大队做事,接待不是问题。”

“按陈处和施工队领导接洽的意思,施工队只来技术人员,工作人员以大队社员为主,石料也在大队购买。这里面可谈的东西就多了。”刘正茂继续解释。

古大仲听懂了,就说:“那还是你跟工程队的领导聊,我们先准备好招待的食材。他来了,我保证他们喝好。”

“呵呵,有您这句话就行了,我酒量不行,还得是老将出马。领导,我们现在是要先组织一个得力的施工队,由懂基建,敢扛事的人领头。既然花钱搞溪水工程,就要保证三十年不会发生问题。”刘正茂道。

“施工队的社员另外给工钱不?”罗迈问。

“我觉得不给工钱,但是凡是参加施工队的人,全部记两个满工,中午包一餐饭。”刘正茂怕打破大队收入的平衡,有心人往里掺不能做事的人。

“可以,就按小刘说的办,算出2个工,还包饭,讲得过去。”古大仲一锤定音。

“领导,现在春耕完结,除了养殖场和蔬菜队用一部分工外,其他人都没啥正事干。我建议从现在起,发动大队所有人员开始收集石料。最好是把那些可以开荒地上的石头,趁这次机会清除。开始施工后,就不会因缺料停工。”

“好,明天早上我去安排。”古大仲回答。

“小刘,施工队用社员,会付给大队费用吗?”罗迈抓住钱的事不放手。

“支书,这次工程,排灌的水泵、钢砸门、水泥、钢筋在外购买,其他诸于饲料、木材、人力都用大队的。所以施工队是要给大队费用的。”

“这样啊!那除了外购的材料,还会剩多少钱给大队?”

“支书,这个只能等施工队来才知道,但是你放心,我不会让他们带钱回去就是。”刘正茂有点不高兴了。

看出刘正茂面露不爽,古大仲帮忙改变话题:“小刘,你刚讲要汇报今年大方向,你到底还想干那些大事,给我们说说?”

“两位领导,今年早稻有江麓厂农家肥加市里批的化肥加持,在不发生大灾害的情况下,是否会丰收?”刘正茂不经意的问。

“应该比去年产量高”,罗迈下了这个结论。

“再加上晚稻,大队今年应该不缺口粮了。那请问两位领导,是否满足于吃饱?”刘正茂继续问。

马会计:“一年到头能吃上饱饭,我真的满足了。”

马会计育有几个孩子,大的虽然已经能出工养活自己,小的还在上学,家里负担重,一年总有几个月闹饥荒。

“马会计,光吃饱肚子,你家小子不找媳妇,老幺上学不用钱?”刘正茂看向马会计,道。

“哎!不想那些了,能把孩子养成人就不错啦!”马会计叹气道。

从椅子上站起,走到马会计面前,说:“马会计,证明你还理解《愿景计划》,我在计划里提到樟木大队农林牧副渔应全面发展。”

“农业布局雏形已成,能解决肚子问题;接下来就是解决社员钱袋子问题,种植蔬菜和建养殖场都是为了解决钱袋问题,但这还不够。”

看了办公室众人一眼,刘正茂放大声音说:“接下来,我将促成大队发展副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