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花开春来晚 > 第100章 农校来大队考察

第100章 农校来大队考察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花开春来晚!

鹿青他们照常捕鱼,半夜一点回家,收获还不错,预计捕到大小鱼三十多斤,把活鱼挑出来放进水缸里,再宰杀半死不活的鱼,搞完这些后,洪胜和牛炼钢才离开,鹿青上床睡觉时已到三点。

八点多,刘正茂来到鹿青家,鹿还没起床,刘正茂跑到房间里敲床,睡梦中听到声音,鹿青睁开眼见是刘正茂,带点起床气问:“这样早,你搞什么?”

“起来,找你聊点事。”

春日入夏之际,江边树木和各种叫得上叫不上名字的杂草都郁郁葱葱,太阳高悬于天空,照耀着江岸,但是人体感觉刚刚好,徐徐江风吹来,让坐在电厂取水管道的刘正茂和鹿青的头发随风荡漾。

这两人背对阳光而坐,刘正茂拿出一盒烟递给鹿青,说:“我没带火柴,你想抽就自己拿。”

鹿青:“现在不抽。”但是他没客气,直接把大前门香烟装进口袋。

“青蹩,我买了一台货车。准确地讲是买了一台报废货车?”

“你买了车?报废车?你买它干什么?”

“买来运货赚。但这不是今天找你的重点。有车就要司机,所以我用大队的名义申报了三个司机名额,本来打算是我、牛炼钢、萧长民三个人去学车。昨天晚上我酒醒后想一下,你、牛炼钢、我是从幼儿园起,一起长大的朋友。”

“在没跟你打招呼就出钱让牛炼钢去学开车,确实有点没尊重你。三个名额,萧长民是代表大队不能动,所以我想跟你商量一下,我先不去学,你顶我的名额去学车。”

刚得到刘正茂出钱让牛炼钢学车的消息时,鹿青心里确实很不爽,昨天晚上喝酒时,刘正茂为了弥补三人友情,在酒桌的一番话,又让鹿青理解刘正茂目前能力有限,对朋友只能逐步关照的现实。

现在,刘正茂单独找到自己,想把名额让给自己的举动,让鹿青稍稍有点感动,他认为刘正茂不是做做样子,是真心顾及了自己的感受。鹿青不是个不讲道理的人,他想刘正茂自己买车,如果自己不学开车,以后工作中会触手触脚。

“茂鳖,谢谢你。你知道我家里没什么关系,搞不到招工指标,以后有机会关照一下兄弟就是。还是你先去学车,我理解你,你放心,好朋友一辈子!”

“招工指标的事,我不敢保证,但是只要我买的货车修好后,大把赚钱的机会,我可以保证你以后绝对会比那些上班的人收入高五倍以上。”

“茂鳖,你哪里来的钱买车,可别犯经济错误啊!”

“都是兄弟,实话跟你讲吧,我找江麓领导借的买车钱,同时也是领导为了照顾我,才把报废货车便宜卖给我,然后修理车的修车为了接私活赚外快,同意我欠修车款。你放心,我不会拿公家的钱去犯错。”

“那就好,你是我们几个里,能力和机会最好的人,千万不能倒在起步的地方,几个人说不定还真要靠你提携。兄弟讲开了,没事,你放心回大队去办事吧。下次再送菜时,记得帮我们卖鱼。”

一个多月,刘正茂帮鹿青他们在江麓卖鱼,鹿青已经分到差不多一百五十块,鹿青交给家里一百三十块,大大缓解了他家里经济压力。鹿青是个孝顺孩子,现在一门心思想靠捕鱼多赚的钱,给父母多一些帮助。

理清了朋友间的疙瘩,刘正茂要赶回大队。明天江南农校要去大队考察,刘正茂必须提前回去,做好前期工作,跟罗迈和古大仲通气,让这两位支持大队与江南农校合作。

回家给父母打个招呼,刘圭仁让带上老曾送的腌草鱼从家里出发,没有交通工具,三十几里路步行出发。只能是出城后,到路上碰运气拦顺风车。

背着条咸鱼走路,运气又不好,在路上没拦到车,走六个多小时才到大队,已经是晚饭时间,刘正茂走得郁闷至极,想买一辆自行车解决代步问题。

要序伢子切一块腌鱼做晚饭菜,吃完饭都没跟老王聊天,刘正茂先跑到大队部。春耕后这段时间,大队开始把重点放在种菜和养殖场建设上面,罗迈和古大仲晚上大部分时间泡在大队部。

“嘿!小刘,你怎么这个时间来大队部?”古大仲见刘正茂走进办公室,好奇的问。

“两位领导都在啊,省得我去你们家里找人。明天,江南农校要来我们这考察,评估我们的情况再考虑后续与我们合作的事。”

“要我们怎么配合,你讲。”古大仲绝对信任刘正茂,他认为刘正茂拉来的项目,都会给大队带来收益。

“小刘,这次农校来考察,有哪些对我们有利的合作项目?”罗迈更现实。

“支书,其实吧,只要江南农校能跟我们合作,就能给我们带来好处。我个人认为大队先选择跟杂交水稻、养殖、大棚蔬菜三个合作项目,以后可以加果树、杂交油菜等。”

古大仲:“只要有利于大队发展,我就支持!”

罗迈:“明天见面后,聊过后在决定吧。”

接下来,刘正茂给大队通报,过两天,自己和萧长民就要去学开车了,可能需要一个月时间。古大仲讲大队工作会按愿景计划推进,同时也要求刘正茂多抽时间回大队看看。

当晚,刘正茂给罗迈、古大仲强调,这次给江麓供菜时,后勤处长代表江麓厂正式提出,要求樟木大队的尽快提供肉食。怎么解决这问题,罗迈没有办法,古大仲那天上午去了江麓,王主任也当面给他提出过要肉食。

“小刘,大队在加紧建养殖场。离正常供应肉食,生猪最少需要十个月,家禽需要六个月,这个具体情况还需要你跟江麓厂联系。”古大仲心虚的说。

“我认为要有两手准备,首先加紧督促每户社员多养一头牲口和五只家禽,上次队务会上决定的给每户二十元,尽快发到社员手里,让他们早日买猪、羊崽子。社员为了增加家庭收入,必定会尽心饲养,争取出栏变现。”

“大队公有养殖场,建议等明天与江南农校会谈,争取确定把养殖纳入合作项目,我们再建一个饲料厂,大规模饲养,作为大队未来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之一。”

“那明天就通知各生产队来领钱,要规定社员必须在十五天内买回猪崽,一个月内新增五只家禽。”古大仲办事从来是雷厉风行的性格,执行力是真的强。

“小刘,你刚说要建饲料厂?能不能给我们解释一下,饲料厂是干什么的?”罗迈一辈子在农村,家里养猪基本是用猪草或者米糠之类作饲料,第一次听说工厂生产饲料的事。

后世很普遍的混合饲料,在中国大行其道是八十年代中后期才开始,七零年代的农村真没几人知道混合饲料。

“支书,据我了解,我们这里原生猪种生长慢,出肉率不高,但是肉质口感好。现在农校引进了一种长白猪,生长块、出肉率高,如果配合投喂混合饲料,五个月就能出栏。”

“这是真的?”听到这种好事,出栏时间短一半,出肉率还高,那真是天大喜事,大队收入会飞快增长,古大仲心急地问。

“绝对是真事,但是饲养长白猪,对猪舍和饲料会有一些要求,这样等明天他们来后才知道。”

“所谓混合饲料,其实就是由植物饲料加动物骨粉、淀粉还有一点抗生素混合发酵的产物。猪吃了这种饲料,生长快,出栏率高。大队大规模喂猪,对饲料需求量大,所以要建一个饲料厂来保证生猪饲养供应。”

刘正茂讲的效果,对罗迈、古大仲诱惑很大,罗说:“我们没人知道怎么建厂啊。”

“不急,明天农校来了再说。”农校应该也不知道混合饲料的事,刘正茂也只是后世从小说里知道大致配方,也不清楚具体配比,只能等以后慢慢摸索经验。

“那今晚大家先回家休息,明天农校领导来了再议。”罗迈有点累了,如实说。

一辆吉普车停在大队部门外,车上下来四个人,领头的是沈安如校长,后面跟着的那个人让刘正茂眼前一亮,得到后世人人敬仰年轻谷神,他给人整体精神饱满、目光坚毅的感觉。

刘正茂一个健步上前,抢先握住谷神的手,激动地说:“谷神,见到您真人了,感谢您能亲自来樟木大队。”

对于刘正茂这个唐突地举动,谷神感到惊讶,这个时间段,虽然他因实验杂交水稻成功,受到当时江南省华领导鼎力支持,名气仅限于业内知道,在社会上名气并不大。

沈安如校长好奇这个青年是怎么知道谷神的,她问:“刘副大队长,你认识谷神?”

听沈问话,刘正茂才想起自己刚才唐突了,连忙掩饰:“我在报纸上看到过杂交水稻实验成功的消息,上面有谷神的照片。”

“欢迎沈校长来我们大队考察,沈校长,这位是大队支书罗迈同志;这位是大队长古大仲同志。”刘正茂正式介绍双方认识。

沈伸出右手跟罗迈和古大仲友好一把,也介绍道:“这位是杂交水稻专家谷神,这位是我们学校的养殖专家邵铭金同志,那位是司机同志。”

罗迈:“欢迎沈校长和两位专家来樟木大队指导,请进办公室聊吧。”

“罗支书,等下在聊具体的事,我们先到田间看看,听刘副大队长讲,你们正在建大型养殖场,也带我们去看看。我们要了解一手资料,才好谈后续的事。”

“也行,我和小刘带沈校长四处看看,老罗你先去忙其他事。”古大仲暗示罗迈准备招待来客的中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