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花开春来晚 > 第163章 到张副主任家还钱

第163章 到张副主任家还钱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花开春来晚!

老曾就职的砂石处码头,临近朱张渡口。江南省城有千年历史,雁门水穿城而过,城南有三大着名渡口,依次为南湖港、灵官渡、朱张渡,其中朱张渡是纪念宋代理学大师朱熹、张拭而得名。

抗战和后面解放战争期间,这里无数次承担过军事任务,所以在附近江里偶尔能打捞起军事装备。尤其是挖沙船,长期在河道里捞砂石,伴随砂石常能见到各种奇怪的东西,当班职工在砂石中见到金条、银元、铜钱的事,可以讲司空见惯。

这些东西被职工捡到后,根本不会上缴,会被当班职工私分。老曾在船上做了十几年机修,手头有点银元很正常。问题是职工就算是捡到金银,也没地方变现,还不敢乱说,否则就是吃不了兜着走的局面。

拿过老曾送来的工兵铲,发现它在江水里浸泡很多年,除木柄腐烂外,金属部分很完好。至于两块银元,刘正茂是喜欢,却不知道能不能收,对老曾说:“曾叔,你太客气了,我正好能搞到自行车指标而已,这工兵铲很好玩,我收下了。银元太贵重了,你拿回去吧?”

老曾是打算跟刘正茂搞好关系,家里真没拿得出手的礼物,他家里还有十几块银元,是某天夜里挖沙时,随砂石从江里掏上一包,当班职工每人分了十几个。

他手头紧时,拿到银行去换过,银行工作人员要他到街道开证明,然后拿证明到银行按每个2元换钱,他一听就吓住了,自己家的情况,街道都知道,祖辈不可能有银元传承下来。自己主动去街道开证明就是自投罗网。

他的同事听说他到银行去问过价,也骂了他一顿,要他别连累别人。

见刘正茂不收银元,老曾马上说:“正茂,这个不值钱,到银行也只能买2元一个,你收下当玩具吧。”

刘正茂何等人,从老曾的话里听到商机,马上问:“曾叔,你想赚钱吗?”

老曾一听赚钱,马上笑开花,脸上的褶子都张开了,问:“又到自行车了?我明天就去。”这十几天,他就赚了一辆自行车,在儿子和未来儿媳面前老有面子了。他还想给自己赚一辆自行车。

“不是,曾叔,我愿意按4元一个收袁大头,你暗中去问下,看看有人卖没?”刘正茂讪笑着说。他就是想探探老曾手上还有没有银元。

老曾:“我可以帮你问问同事看,看他们是否愿意卖出来?”老曾以为刘正茂是想从他同事手里买银元,他忘记刘正茂根本不知道他和同事从江里捞上银元的事。无意中说漏了嘴。

“可以啊,曾叔,我反正按四元一个从你手里收,你花多少钱从同事手里收都行。”刘正茂从老曾话里听出来,他同事手里有银元。

“好,我去问,但不能保证他们会卖。”老曾还是实诚,并不做保证。

“曾叔,我想收50个银元送礼,这是200元,你先拿着,能收到银元也行,收不到也罢,到时跟我结账。还有,你儿子不是结婚吗,你问问他需要沪市牌全钢男表不?我可以搞到指标。”刘正茂果断拿出200块给老曾,让他帮忙收银元。这时代还没人作假,这样便宜的价格,当然是有多少收多少,机不可失。

“茂哥,刘队长,你亲自回来过节?”洪胜一进门就开启嘲讽模式,鹿青和牛炼钢随后进来。

江南省有个风俗,过节时,家里来人越多,预兆家里会越来越兴旺。华潇春很信这个,见洪胜等三人进来,马上说:“快坐、快坐!有好酒,喝一杯。”

刘阳云又起身拿碗筷,鹿青他们在刘家很随意,自己搬椅子就坐在桌边,鹿青笑着对刘圭仁说:“刘伯,您这茅台,我可要讨一杯喝了。”

刘圭仁拿起酒瓶先给老曾斟满一杯,再把瓶子交给洪胜,说:“胜伢子,都在这,你们分了。”

洪胜接过酒瓶,摇一下,嬉皮笑脸的回答:“刘伯,还有半瓶,我们可就分了,我是第一次喝茅台。”

“慢点,我来了,你们不能分,我还要一杯。”萧长民提着两包糕点站在门口喊,他是在家里吃了饭,萧得硬要他送礼物来刘家。

“又多一个人分,萧哥你再晚点来啊!”洪胜一边倒酒,一边故作痛苦状。

牛炼钢看到那把工兵铲,好奇的问:“咦!茂鳖,你家怎么有这个?”

“刚刚曾叔送给我的军用工兵铲,你看上了?”刘正茂问。

“是的,我拿去换根杂木把。”牛炼钢真不客气,想占为己有。

“你可以拿去换把,但是不能给你,放在货车上,跑长途时用处很大。”这东西放在车上是工具亦是防身武器,实用。

这几个人来家里就热闹起来,刘圭仁见桌上酒不够,就起身拿出一瓶德山大曲,他可不想一餐喝两瓶茅台。

华潇春对刘圭仁说:“喝混酒易醉,”她没讲完,马上想起茅台酒太贵,也有点舍不得,没继续讲下去。

萧长民把糕点放在华潇春面前,恭敬地讲:“伯母,我爸让我带两包糕点给伯父、伯母,家里没有其他东西拿,请你们包涵!”应该是他家里教过,让他这样说。

“你家太客气,代我家谢谢你父母,你坐下喝一口。”华潇春礼貌的回话。

时间临近晚上八点,刘正茂站起来,大声说:“同学,我要出去办点事,你们在这慢慢喝。”

“你去忙,我们自己倒茅台。”洪胜一点都不见外。

“青哥、胜哥,你们明天早上九点来我家,我找你俩有点事。萧哥和牛哥,你们明天开车去大队,晚上由袁洪刚带你们去宁乡拉一趟煤。”刘正茂对他们讲。

“好,我们明天下午来开车,”萧长民答。

洪胜:“大队长,你找我们有什么事?”

“明天早上再跟你们讲,现在安心喝酒。”刘正茂回答。

“是带我们发财?”洪胜喝点酒,很贫嘴。

鹿青知道刘正茂现在不讲,肯定是有缘由,对洪胜说:“你安心喝酒,来!我陪你喝一个。”

刘正茂提着从农村带回的鳝鱼、青蛙,还有黄鱼干、海带往外走,牛炼钢跟出来,低声问:“要我开车吗?”

“你去喝酒吧,我出去送节礼,等下就回。”刘正茂对牛炼钢说。

其实是牛炼钢刚学会开车,对开车还有瘾,就算是茅台,对他来讲,还不如开车有意思。

“你喝了酒,我开车送你去。”牛炼钢找了个理由。

“好吧,既然你想开车,那就陪我去一趟。”

江麓机械厂领导干部住宅楼,张鹏武一家刚吃完晚餐。刘正茂站在门外轻轻敲门,张鹏武的儿子听到敲门声,打开大门就看到一个青年站在门口,青年问:“你好,请问张主任在家吗?”

张鹏武儿子不认识刘正茂,他对屋内喊:“爸,有人找你?”

“谁啊?”张鹏武随口答。

“张叔,是我,刘正茂。”刘正茂在门外应声。

“让他进来,小刘,这样晚了,你找我有事吗?”张鹏武先对儿子说话,转身又问刘正茂。

“张叔,我下午从农村回,带来点土货,送点给您尝尝。”刘正茂扬扬手里的鳝鱼和青蛙。

“好东西,张宜乐,你把这些东西放到厨房去。”这些东西看上去并不值钱,收下不犯纪律,张鹏才武收下,他让儿子把它们送到厨房。

“正茂,到书房里坐,”子女都回家过节,堂屋里不方便讲话。

张鹏武的妻子给刘正茂倒上茶,正准备离开书房,刘正茂却说:“婶子,等下。”

“小刘?”张鹏武妻子见过刘正茂,她疑惑地问。

从自己口袋拿出一个信封递给张鹏武妻子,刘正茂笑着说:“婶子,我今天是来还钱的。上次从张叔手里借了200元买车,现在手头宽裕了,特地来还钱,我怕张叔留私房钱,只缴你手上。”

张鹏武被刘正茂整笑,用手指指刘正茂,骂道:“别瞎说,几十岁的人了,还要什么私房钱。”

张鹏武老婆接过钱,夸:“小刘,你可别学老张。”她是会计,职业习惯,借钱就要点一遍。

当时张鹏武找她拿这笔钱时,就已经讲清楚,小刘虽然答应端午节前会还钱,但实际是支援给老王的,别打算要回来。她知道老王现在处境不好,而他家老张跟老王渊源很深,支援200元也能理解。没想到小刘今天如约还钱。

张妻连数两遍,然后皱眉问:“小刘,你是否点错了,怎么是300元?”

张鹏武听到,也看向老婆手里,发现那叠钱真不止20张。

“张叔、婶子,实话跟你们讲吧,这段时间,我用这台报废车跑了几次长途,赚到了运费,所以我擅自帮你们做主,把借款改成入股买车,这些钱其实分红。”刘正茂尽量用平淡的口吻解释。

“那不行,你赚钱是你的事,能把借我的钱按时还回来就很好了。”张鹏武马上反对,他是高级领导,生怕沾上投机倒把这种事,万一被别人揭发,讲都讲不清。

“张叔,张婶!因为你们和董副局借钱给我,我才能买得起车,现在这车帮人长途运货,也不是违法的事,只是赚的力资。我问过老王,他也讲这不算投机倒把,你们安心收下,退一万步讲,就算有个风吹草动,一定是到我这里打止,绝对不会再扩散。”刘正茂搬出他们信任的老王,还对他们做出保证。

张妻是会计,算计是她的本能,借出去的钱能赚钱,虽然目前赚的不多,她还是有点心动。这车可以继续跑,那就意味着源源不断的赚钱。她还有个小心思,这是现金交易,没有第三人在场,一旦有事可以抵死不承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