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花开春来晚 > 第167章 再找杜主任

第167章 再找杜主任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花开春来晚!

农校到银苑,到火车站后,就顺着五一大道骑。慢慢踏着自行车脚蹬,悠哉游哉在自行车道上摇晃。五一大道是省城为连通火车站和江大桥特意新建的双向四车道大路,两边还有设置了省城唯一的自行车道。

这条路,也是全省最早按交通法修建的市内示范路,道路宽广平坦,路上灯光明亮,路口警示齐全。只是现在汽车和自行车都不多,显得很安静。

市府也在这条路旁边,路过市府时,刘正茂突然想进去看看杜副主任,顺便找他撸点指标啥的。

门卫处登记后,经内线联系,杜副主任同意见来人,门卫大爷说:“你上去吧。”

“大爷,我这自行车没装锁,请您帮照看一下,”刘正茂求道。

“你靠在门口,在这里没人敢偷你的车。”门卫大爷黑着脸说,因刘正茂看上去年龄小,门卫大爷认为他只是来办事的普通市民。

“小刘,今天来找我有什么事?”杜主任知道刘正茂来就没好事。

“领导,我就是来给你汇报工作,我们大队养殖场已经投入使用了,这不是重点,发酵饲料已经试产,农校的驻场老师得到初步实验成果,试用发酵饲料的同品种猪种,比喂传统饲料的猪,每天多增重差不多一斤。”刘正茂拿出汇报的架势。

“有这效果?能确认吗?”杜主任来了兴趣,这是他分管工作范围内的事,本市农业上取得的成果,都算他的功绩。

“据莫老师讲,按目前这样为发酵饲料,本地猪种可以提前两个月出栏,进口约克猪可能只要半年就出栏,金华猪也跟进口猪出栏期差不多。”

“农校老师真这样讲的?”杜主任是县里提拔上来的,知道肉猪都要养一年才能出栏,如果樟木真能找到半年出栏的养殖法,那就能放个卫星。

“等到年底就能验证莫老师的话。”刘正茂道。

“好,你们做好全程记录,年底出了结果,一定要通知我。”杜主任讲。

“好,我记住了。大队为了增大发酵饲料生产,已经动工扩大一倍发酵池的建设,但是缺少水泥。”

“停,这项工作你去给高岭县汇报,市府管不这么细。”杜主任故意冷着脸说。

“主任,我们给高岭县汇报,秦柒副主任很支持我们工作,批了十吨水泥,但是远远不够啊。”到了这里,刘正茂怎么可能放手。

“知道你小子来找我就没好事,大队那点破事,还要市府来管,二十吨,不能再多。还有别问汽车指标和东方红拖拉机的事,我回音我会打电话给大队。”杜主任拿起纸笔写了个条子。

接过批条,刘正茂站起来装模作样给杜主任敬鞠躬礼,杜主任被气笑,骂道:“拿到了指标,滚吧。”

刘正茂点头哈腰:“是,领导,我滚了!”农校的指标,一套流程走下来,不知哪天才能到樟木,有了杜副主任批条,可以解燃眉之急。

到银苑时,已经是下午4:30,鹿青和洪胜在这喝了一肚子茶水。他们还是年轻,以为在茶楼喝茶就真是喝茶,两人硬是灌了几热水瓶水。老茶客是借着平台交友聊天,茶水只起个调剂作用。

看到鹿青和洪胜兴致蛮高,刘正茂知道今天销售应该不差,在茶桌旁坐下,给自己倒一杯水,问:“两位哥,今天怎么样?”

洪胜看到刘正茂,好像有很多话要讲,可讲出的是:“茂蹩,你怎么又来了?”

“来看看生意,不行吗?”刘正茂笑问。

鹿青要谨慎很多,他看看四周没人,才低声讲:“一共卖了一块表和两辆车。刘敏是150元卖的手表,下午他又按200元卖了一辆轻便车,两样他过手就赚45块。”

“那两兄弟,按185元卖了载重车,赚15元。我们提供货的人,反而利润最低。茂鳖,不如我和鹿青自己去卖。”洪胜看到别人赚钱太易,心里痒。

必须及时刹住洪胜的想法,刘正茂:“胜哥、青哥,天下的钱是赚不完的,我们只赚自己该赚的那部分,分工合作才能做大。我们以后都不做零售的事。这样你俩的队伍才会越来越大。”

“也是啊,我们在这喝茶,就有30块,他们在外吹风晒太阳,还要担心基干民兵来抓,多赚点也应该。”鹿青很快就想通了。

“我要卖点粮票,上午忘记这事了,胜哥,你的地盘,你帮我去找下他们?”刘正茂问。

“我去吧,”鹿青站起来往楼下走。

这次刘敏上来得最快,他今天卖手表和自行车都赚45块,属于意外之财,现在他想交好这几个小满哥:“刘满哥,你要多少粮票?”

这三人里,他看出来刘正茂是领头人,以前自行车这些高档货,被另一波本地人垄断,现在冒出货源,他一定要抱紧了。

“老刘,你有多少,我都要了。”

刘敏把书包放在茶桌上,从里面拿出一扎用橡皮筋扎得整整齐齐的粮票,清点出省票,然后说:“5100斤,我按进价8分算给你。”

他为了搭上刘正茂也是拼了,真按进价卖粮票。他这人现实得很,卖粮粮票赚个几块一单,卖刘正茂他们提供的高档货,一单就能赚几十,孰轻孰重他心里一杆秤。

“老刘,做生意,一是一、二是二,我还按一毛买,互相不占便宜,你赚了钱,请我这俩兄弟喝杯茶就行。”刘正茂笑着讲。

“没问题,这两兄弟明天归我请喝茶。”银苑喝茶,一天最多消费一块钱,这笔账刘敏算得清。

跟刘正茂结清账,又从其他几个人手里买了一些,一共收到一万二千斤左右,可以给大队交差了。

时间也接近下午五点,鹿青跟徐娇娇等人打招呼,讲今天到此为止,明天早上还是十点过来。

路上,鹿青要把今天的货款给刘正茂,刘正茂让他每天去江麓厂交给刘阳云,自己跟刘阳云结账。

带来三辆车,已卖了两辆,剩下一辆车也不好骑,就留在银苑车棚,用洪胜买的链子锁锁好。刘正茂跟守车员讲好,每个月给他私人三块钱,以后新自行车都放在这里。守车员是拿固定工资的,有人给外快,他很自然接下,反正整天住在车棚,多少辆车就是守,不碍事。

头一天,鹿青和洪胜每人可分十五块,开门大吉。洪胜已经算出来了,一个月四百五十,月底在家里把钱往桌子上一摔,父母将是什么表情,不敢想。

他们两人商定,每天的分红先放在鹿青这里,每月底一次性分钱。想到下月又要来一车自行车,再放在江麓厂就不合适了。刘正茂要鹿青和洪胜留意一下,附近有没有可以进货车的房子,位置隐蔽点最好。三个人往家走,一路讨论十二铺街附近,那里可能会有可进货车的空房子。

他们从小在那里长大,附近几里地都熟悉,最后确定两处可能有空房的地方。其一就是老曾上班砂石码头内,那里有几间房好像一直空着。而且还能进大汽车。

另一处就萧长民住的火车南站,为配套铁路运输,本来就盖了很多仓库,只是不知能不能对外出租。这件事,在去沪市前,一定要处理好,否则汽车拉回货物没地方卸。

晚上,刘正茂就找到老曾,请他问一下单位领导,看看砂石处里有没有仓库出租。老曾听说租仓库将来装自行车,自然很积极,如果促成单位出租仓库,他就能在住家附近装配单车,多一份比工资还高收入。

翌日早上、带着鹿青和洪胜又一次来到江麓小卖部时,刘正茂跟刘阳云和鹿青、洪胜定了个规矩。每天早上鹿青或者洪胜到刘阳云这里领自行车时,要结清昨天的账。如果昨天领了没卖完,一定要在登记本上注明,反正是每天结算一次。

刘正茂把属于自己的自行车和手表全部交给刘阳云管理,刘阳云每天收了鹿青他们的货款也登记好,最后一次性跟刘正茂结算。从今天起,鹿青和洪胜就负责黑市那块业务,每天赚每样10块钱的提成,做得好,他们每个月能分到几百块,比处级干部的收入还高。刘正茂只负责供货,不参与经营。

交代好这些事,刘正茂去食堂,找到王蒙正主任,请他帮忙到地方粮库报购粮计划,一次要买一万二千斤大米。王蒙正一口就答应帮忙。

借用食堂办公室的座机,给大队那边打了电话,让古大仲跟萧长民讲,送菜到农校后,就来妙高峰粮库拉米。三台手扶拖拉机也是送第一趟菜到江麓厂后,也带一车米回大队。买米的钱,也让萧长民带过来。

听到能买回一万二千斤大米,古大仲对刘正茂所提要求全部应承。刘正茂还告诉古大仲,找市府杜主任批了二十吨水泥,要古大仲趁货车没去沪市出差前,赶紧把水泥提到大队备用。

回到小卖部,刘正茂见萧长英去办公楼办事,就偷偷给沪市挂了一个长途,找到恒久厂的彭五牛业务,两人礼貌性客套后,刘正茂问:“彭哥,这个月可以给我几车货?”

“你来吧,保底一车没问题,再想多要就要靠运气了。”彭五牛低声回答。

“彭哥,原自行车二厂,你有熟悉的人没?”刘正茂想搞幸福摩托车,先打听下彭五牛有没有关系。

“二厂早就转产了,怎么,你想要250摩托车?”彭五牛有点疑问。

“是啊,一个朋友拜托我搞几辆摩托车,你如果认识人,请介绍一下,我有重谢。”刘正茂知道彭的爱好,才这样说。

“重谢?我们两人就不谈了,认识几个二厂业务,你来沪市时,摆桌酒,我让他们来跟你认识一下。”彭五牛收钱是真收钱,办事也是真办事。跟这种人打交道有个好处,只要他答应的事,基本不会翻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