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花开春来晚 > 第171章 萧长民跑沪市线路

第171章 萧长民跑沪市线路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花开春来晚!

他们经过自行车装配阶段,拿到装配费后休息了两天,鹿青、洪胜、老曾重新组织起晚上捕鱼,这几天鹿青、洪胜白天守在黑市,晚上继续组队捕鱼。

捕鱼队伍里,牛炼钢换成老曾,来自家庭经济的压力,促使老曾成了捕鱼队的主力。鹿青、洪胜在黑市能赚到轻松钱,也不好讲解散队伍,夜里被动的被老曾组织下河捕鱼。

第二次去沪市前夜,刘正茂在家整理行装,重点是盘点自有资金,做到心里有数,到了沪市才能根据手里的资金安排扫货顺序。

以前一直是乱花钱,直到他盘点后才知道掌握的自有资金达到四万二。其中黑吃黑来的二万一千,第一次沪市行毛利近二万元,减去买礼物花了二千,还剩一万八千;两次海边运鱼纯利达四千块。还有部分自行车和手表没销完,实际能带去沪市有三万七千。

今天还从农校和江麓收来预售款二万二千多,汇总一起可带近六万到沪市。刘正茂把重点放在自行车和手表上,这两样市场大,好脱手盈利,其次是幸福摩托,最后是去收音机厂、缝纫机厂、照相机厂撞大运,能搞到就当意外之财。

时间上有富余,也可以去纺织厂和皮鞋厂走走,能搞到货回江南身都能变钱,还可以交商业界的朋友。

不讲萧长民和牛炼钢因要出远门睡不着,刘正茂这种老鸟,想到这次的盈利,同样失眠。

知道儿子今天要出远门,华潇春早起做好了早餐,特意下两碗面还煎四个鸡蛋,让刘正茂和借住在家里的萧长民吃好。还拿出昨晚就准备好用罐头瓶装的辣椒萝卜,给他们带着路上拌干粮吃,做父母的永远都在为子女操心。

三人汇合后,城内还是刘正茂先开车,他先开到春桥街上,找到刚开门的食品店,买了五十个发饼当路上应急干粮。进入端午后,江南温度很高,馒头包子煮鸡蛋都易坏,只有发饼这种干粮最适合路上食用。

出城后,牛炼钢抢先开车,一路向东,经烟花鞭炮县离开江南省。路过烟花鞭炮市中心时,刘正茂对萧长民说:“萧哥,春节前,你提醒我一下,到时我们做一次烟花生意。”

“茂鳖,这生意怕是不好做,危险性很大。”牛炼钢两眼看着车前方,还不忘聊天。

走国道路过赣省的宜春、南昌、上饶的玉山,进入浙省衢州的江山,金华、杭州、嘉兴到达上海,共计1150公里。

第三次跑长途,萧长民和牛炼钢的新鲜劲日增,抱着对邻省的好奇,逮住刘正茂问东问西,刘正茂开始还耐心的回答,问的问题太幼稚,刘正茂让他们自己看景色。

早上出车,刘正茂坐中间做人肉导航,萧长民是备班司机,这时候本应该睡觉的,但他现在没有睡意。就有一搭没一搭的跟刘正茂聊天。

“刘哥,你跑过一次沪市,我们到沪市要路过哪些地方?”萧长民问。

摊开全国交通图,用手指在图上画一条线,刘正茂对萧说:“这是我们要走的路,我们还在这个位置。”刘正茂手指停在分宜路段。

“我们要穿过赣省?”萧长民脑子里在消化地图知识。

“对!不但要穿过赣省,还要穿过浙省。这次出来,还经过两个省会城市,南昌和杭州,都是值得一游的地方。”刘正茂回答道。

“茂鳖,你很懂一样,现在这个宜春有什么特色?你给我们吹下。”牛炼钢开车中,嘴还不闲着。

“钢哥,以后别再蹩、蹩的喊人了,你没看到我们都在改口了吗?”萧长民提醒牛炼钢注意称呼。

“那有什么?玩得好才是这样称呼。”牛炼钢不服。

“玩得好私下喊也没事,但萧哥讲得也对,毕竟我们现在经常出门办事,就怕养成习惯,遇到客户一时改不过来。打个比如:我们私下开玩笑彼此喊乡里别,我们都不会计较,但是那天跟客人聊天时,万一喊了对方乡里别,你讲这业务还怎么聊?”刘正茂给牛炼钢做解释。

牛炼钢不说话,开始思考这个问题。刘正茂继续讲:“讲到口头禅,各地都有地方特色,我们这里喜欢讲乡里别,但是我们要去的沪市喜欢骂小赤佬,川渝地区则是瓜娃子,意思都和乡里别差不太远。”

“你这个瓜娃子懂了没?”萧长民笑着问牛炼钢。

牛炼钢那是吃亏的人,马上来一句:“你这个小赤佬。”

刘正茂看着这两人,苦笑着摇摇头,说:“我错了!”

“茂哥,你还没讲宜春的特色,是不是不懂故意岔开话题?”牛炼钢被萧长民提醒后也开始改变。

“你别急我,关于宜春我还真知道一点,都讲江南省爱吃辣,其实宜春比我们吃得更辣,另外,你看到没,这里丘陵多,其实这些山里有很多温泉,冬天找个温泉泡澡,那是相当享受的事。”刘正茂脑子搜索自己能想到跟宜春有关的事。

“比我们吃得还辣?那要找机会试试。”萧长民讲。

“以后长期跑这条路,机会很多。再往前开就是南昌,不讲你们也知道八一的故事,但是中国四大名楼滕王阁不知你们还有印象没?它就座落在南昌市里。”

“茂蹩~不~哥!豫章故郡,洪都新府。落霞虞孤鹫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唐朝王勃的名句。我和你是同学,在学校成绩不比差,你莫把我们当小学生好不?”牛炼钢虽在称呼上拗了下口,但是王勃的滕王阁序还是随口就来,被他装一把。

“钢哥厉害!不愧姓牛,在高中还是打扫厕所的小组长。”刘正茂拍着手损牛炼钢。

“我是早还给老师了,”萧长民自嘲。

“你行,行了吧?那你应该还知道南昌过去一站的特点吧,别跟我讲你忘记了啊。”牛炼钢再次将刘正茂的军。

“上饶啊,你又问到我饭碗里了,三清山,你知道吗?再给你讲个冷门点的,婺源,你知道吗?”三个人就是这样东扯葫芦西扯叶、南方神仙北方土地的瞎聊,头一天一直开到衢州市里才停车休息。

再干一整天,在出发的第二天下午五点多到达沪市,还是住在刘正茂熟悉的五角恒久招待所。

开了一天车本来很累了,可是到房间洗漱后,萧长民和牛炼钢反而来了精神。催着刘正茂带他们去街上走走,顺便吃沪市特色美食。

知道拦不住他们出门游玩的热情,关上房门,刘正茂说:“先兄弟们,聊几句再出门。”

“边走边聊啊。”牛炼钢仍然准备出门。

“就几句话。你们拿到驾照后,没问工资就来开车,我先感谢你们的信任。但是俗话讲:亲兄弟还明算账。”刘正茂见牛炼钢很急,就长话短讲。

“你讲过啊,每月一百块,我哥都讲这是高工资了,要我跟你好好干。”牛炼钢打断刘正茂的讲话,他还记得他哥得知能赚一百块的工资时的面部表情,那极度羡慕吃惊的样子。

“没错,是一百块底薪,还有出车费没讲。我是这样想的,开车是个很累很危险的工作,所以为了提高出车率,我给你们定了个规矩,以后凡是跨省拉货,按五十块一次奖励,出市拉货按二十一次奖励,市内出车就没了,你们认为合理吗?”刘正茂看着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

人啊!欲望永无止境,牛炼钢听到还有出车费,先是一喜,马上就想到这五十和二十到底是给两人分,还是每人得五十或二十。他马上问:“茂哥,是每人发这个数,还是一趟是这个数?”

“钢哥,当然是一趟这个数啊!”萧长民认为跨省一趟罚二十五就很高了,怕刘正茂怪牛炼钢贪心,所以抢答。

“不,萧哥,是每人发这个数,比如:这次来上海,就要给你们每人五十的出车费。”刘正茂笑着讲。

萧长民被刘正茂讲懵,他在心里算一个月能跑几次长途。刘正茂问:“怎么?是不是嫌弃发多了?还没讲完,出车途中伙食包含在这里面,但是住宿费凭发票实报实销。听懂了没?”

“都拿这样高的工资了,当然是吃自己的。”萧长民已很满足,他心里想的是,我发财了。

“好,听懂了就好,到了上海,身上没点钱是不行的。这是前两次海边出差,和这次上海出车费,每人一百五十块。看到合适的东西就带点回家。”刘正茂从书包里取出三百元分给两人。

两个人都没接钱,他们还没反应过来。“拿着吧,工资要等月底才发,这是出车费。”刘正茂再次提醒。

好事连连,能到沪市出差,天上还掉了出车费。接过钱都没数,直接放进口袋,牛炼钢感激地拍了刘正茂一下,说:“茂鳖,谢谢!”

“谢什么,这是你们应得的,放好啊!出门了。”刘正茂起身开门。

萧长民一把按住门,低声讲:“你带这样多现金,放在房间不安全,今天别出去了。”这确实是个问题,刘正茂也不敢把装钱的书包留在房间。

他掏出两件汉衫盖在书包上面,自己把一个书包挂在脖子上,把另一个装了钱的递给萧长民,说:“萧哥,你也帮我看一个包,钢哥就当保镖吧,凡是有人靠我们太近,你就盯紧了。”

沪市出门第一站,刘正茂照例先带人去一心斋吃顿牛肉煎包、牛肉汤、绿豆刨冰。

吃饱后,再叫两辆人力三轮车,直接到宁思浔家,宁放学后正好在家,见到刘正茂很高兴的问:“刘同志,你什么时候来的?”

“刚到不久,要麻烦你帮我搞这些东西。你搞到后直接送到上次那个招待所来,”刘正茂递给宁一张信纸,是他这次要买的东西。另外他还要给宁五百元。

宁没有接钱,而是讲:“我把条子转给陈叔,到时你跟他结账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