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她答应成为我的妻子 > 第57章 南风望舒的特色菜单

第57章 南风望舒的特色菜单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她答应成为我的妻子!

天气越来越冷,哆哆嗦嗦交上最后一份答卷,见完这学期的最后一面,就真的要在教室里跟所有人说再见。

前排莫静、唐昭和张严三人选的理科。

后排南禾、宋晚秋和吴玉都选的文科。

不出所料,八班只有二十人选了文科。

之前老杜说了按成绩分班,前十名里面就她一个选的文科。

十名以后的同学跟她的年级排名差距较大,所以南禾注定是一个人在新班级。

果然还是逃脱不了一直以来分班就成“孤家寡人”的命运。

……

寒冷的晚风在窗外唱着一声又一声的离别歌,

热闹的教室里老杜上着一堂又一堂的成长课。

课至尾声,南禾凝视着台上的班主任,又慢慢环视了整个班级的同学。

有缘相聚一程的任何人,愿你未来充满希望,每一刻都沐浴阳光。

……

三天后的傍晚,南禾在班级群里看到了成绩单。

梅开三度,她依旧是第三名,语文成绩还是年级第一,其他的倒没没在意。

根据老杜之前说的:

1-6班是文科班,一班是特尖班,二班是普尖班,剩余四个是普通班。

7-20是理科班,七、八是特尖班,九、十是普尖班,剩余是普通班。

南禾不用推算,她平静地接受着必定会被编入一班的事实。

因为年级前40名可能有30个都会选理科,就还剩10来个同学,必定会被一齐编入可容纳70多个人的一班。

这边正准备看看其他组员的成绩,[八二年华]群里突然来了消息。

【严肃章鱼哥】:你们看成绩了吗?

【墨镜】:嗯,我名次升回去了点,跟第一次差不多。

【姀】:没咋变过。

【晚秋吖~】:进步了一点点,再次证明了我文科真的比理科好。

【t昭】:没变。

【静女无欲】:小问题,退了几名。

【严肃章鱼哥】:学霸们还真是稳!那完蛋,按成绩我肯定一个人在普通班,怎么可以丢下我?[大哭\/]

【墨镜】:你什么意思?还想拉我和唐昭下马?

【严肃章鱼哥】:不敢不敢,你们两个理科学霸组队,就我是孤身一人,感叹一下都不行?

【姀】:[握手\/]不出意外,我也是!

【晚秋吖~】:@静女无欲,那我俩年级差4名诶,要是我们周围的人都选文科,四个普通班按S型顺序轮流排,咱多半一个班,现在开始祈祷![抱抱\/]

【静女无欲】:祈祷![耶\/]

【墨镜】:@t昭,咱俩也求一个同班?

【t昭】:估计难,随缘。

……

【严肃章鱼哥】:话说这个分班的信息什么时候出来啊?我好提前找找新班级的人脉啊。

【晚秋吖~】:我们还活着呢!这么快就变心?[发怒\/]

【严肃章鱼哥】:嘿嘿!误会[卑微\/]

【姀】:如果没记错的话,下学期报到的时候,会张贴在我们那个教学楼一楼的告示栏。

【t昭】:没记错,杜老师最后一次班会讲的。

【墨镜】:到时候班群里不发?

【姀】:好像不,说是怕大家提前知道了,对结果不满或者提前和新同学产生不必要的矛盾隔阂,不利于学生的和睦和教学工作的开展。

【墨镜】:一天正事不做,就知道定这些没用的规定。

【严肃章鱼哥】:组长大人,您发言有些大胆了![害怕\/]

【静女无欲】:这意思是等最后一天拆盲盒?

【晚秋吖~】:对,刺激!

——

今年冬天有些干燥,寒假的几轮降温都带不来天天在说的天气预报,全县人民盼星盼月也没能盼来一场漫天飞雪。

若是下雪,望舒村一定别有一番风景,老家的农家乐也会游人如织,忙得众人步履不停。

父母在望舒村的农家乐名为[南风望舒],夏季月夜,南风过境,纳凉望舒。

酒香不怕巷子深,每年冬季,不管下雪与否,在寒假时还是会迎来几波游玩高峰。

人们来游玩的目的大致有三种:

第一种是带着自己做好的腊肉香肠特意来选木材等熏制的。

柏树枝桠是最常见也最受喜爱的材料,此外还有稻壳、修剪下来的果树枝桠、晒干后的柚子壳、山中的草药等等。

既解决了他们在城市里不便熏制的问题,又能让腊肉香肠别有一番风味。

第二种是来采购或者采摘冬季野菜的。

望舒村物产丰富,土地肥沃,山林环绕,各类野生动植物数量繁多。

常见的好风味野菜有冬笋,蒲公英,鼠曲草、鱼腥草、野葱、荠菜、水芹菜、地皮菜、野木耳和野生菌等等。

虽然这些在农村不稀奇,可许多城里人喜欢体验“寻宝”的刺激,也常常被它们别有的鲜味所吸。

第三种就是专程来吃饭的。

因地制宜,[南风望舒]提供了许多有当地特色的菜式。

野菌山笋土鸡汤是选用自家或村里乡邻纯粮食喂养的跑山鸡,加以晒干的山笋和野生鸡枞等菌类,柴火土灶炖煮4小时以上而成。

闻起来有柴火的香气,土鸡肉本身和野菌也让鸡汤更为鲜美,肉质瘦而不柴,肥油少,不油腻。

冬季寒冷,南政聪明,想到配以小灶续火端上桌,不仅可以祛除一身寒气,还能保持菜品最佳风味。

实践证明,得到食客的一致好评。

魔芋炖鸭子是鲁简的拿手好菜。

魔芋是她在院子外面的菜地里种的,每年十月成熟季,她都要不辞辛劳地从地里挖起生魔芋。

洗去表面泥土,戴上手套去皮,再切成薄片晒干,最后用专业机器研磨成有一定颗粒感的粉末保存。

等有需要时,烧一锅开水边搅拌边缓慢放入适量的魔芋粉,逐渐凝固冒大泡之时倒入对应量的食用碱水搅拌,接着盖上锅盖关火冷却,最后加水划块闷煮。

不同于市面上大多偏黄光滑的样子,这样做出来的魔芋偏紫色。

凹凸不平的表面和内部空隙使其更容易留汁,而没有掺杂其他米面的纯魔芋粉会更正宗美味,和本地麻鸭红烧后炖煮乃是绝配。

这本是南禾最爱吃的菜,可惜在城里没有条件不能顿顿吃到,渐渐换成了简单方便的肉末茄子。

此外还有野葱鲫鱼、地皮菜蒸蛋、凉拌野菜什锦、香爆河蚬……

满足大众的家常菜更是信手拈来。

如果说以上菜品不够出色,那肉汤圆绝对足够独特。

自南禾有记忆以来,自己家包括望舒村的每个人都喜欢在过年前后吃肉汤圆。

软糯的皮加上咸香的肉馅,煮汤圆的清汤也有几丝香甜,是难得的体验。

正月初一的早上更是别无选择。

“吃汤圆吃汤圆,祈愿新的一年,万事顺遂,团团圆圆。”

一般每年腊月初,鲁简会把适量糯米、大米和碎糯玉米粒混合在一起,放到水中浸泡两天,然后研磨成浆,装在有漏孔的容器里除水。

等水分基本流失以后,便可取出适量,加馅揉搓成团,下锅煮熟变成汤圆。

按南禾家的习惯,肉馅一般是鲜猪肉蒜苗馅,或者鲜猪肉莴笋叶馅,少时候是腊肉小葱馅儿……

鲁简在外奉行“君子不拘小节”,家里人都知道她实则是懒得麻烦,她包的汤圆常常很大,一个就是一碗,在村里也算实为罕见。

南禾前十几年坐井观天,哪知去城里以后才发现十里风俗,各有特点。

周围好多同学甚至都没听说过,县城里唯一一家店铺,生意天天爆满。

她突发奇想,建议妈妈把肉汤圆加入菜单,这些年也受到不少食客称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