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三国之鬼才郭奉孝 > 第81章 试君之能

第81章 试君之能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三国之鬼才郭奉孝!

曹昂、曹安民此时皆是十七八岁之龄。

曹昂相貌应是多类其母,明眸皓齿,神采奕奕。

其人举止亦是落落大方。

任由郭嘉打量,神情未有半分怯生之状。

郭嘉又将目光移向曹安民。

与曹昂相比,曹安民则略显木讷。

片刻之后,郭嘉收回目光。

“如何?”

曹操开口。

以其人之心志,此刻竟然也难得有几分紧张感。

郭嘉先是指了指曹安民,说道。

“恭喜明公。”

“数年之后,明公麾下当又可得一忠良之将。”

曹安民闻言,暗暗松了口气,面露喜悦。

“不错。”

曹操夸赞一声便继续等待郭嘉下文。

沉吟多时,郭嘉言简意赅道。

“此子足可继明公之基业。”

“哈哈哈——”

曹操畅快大笑,对郭嘉的这句评断极为满意。

忽而想起一事,曹操神情略显犹豫,问道。

“此子天资或许聪颖,但若无名师教导,恐将来亦难成器。”

“奉孝,我欲使其随于卿左右,常听教导。”

“就是不知,卿意下如何?”

郭嘉自无拒绝之理,含笑道。

“明公既然有意,嘉自当从之。”

曹操大喜,连忙让曹昂拜倒在地,行拜师之礼。

至于束修(xiu)则来日补上。

“拜见恩师。”曹昂俯身一拜。

郭嘉坦然受下曹昂一礼,而后亲手将曹昂扶起。

曹操叮嘱曹昂道。

“汝师学究天人,常人若学得半点,便可受益终身。”

“今汝既拜奉孝为师,万不可懈怠,更不可失礼于奉孝座前。”

“否则,吾必当严惩。”

“诺!”曹昂肃然应是。

这时,忽有一吏入内,禀道。

“明公,军师。”

“府外来了两人,求见明公。”

“为首者自称是常山真定人士,姓赵名云,奉公孙太守之命而来。”

听闻府吏之言,郭嘉面色大喜,噌然而起,当即向曹操进言道。

“嘉敢请明公出府亲迎。”

曹昂、曹安民顿时面面相觑。

以曹操如今之身份,出堂而迎,便算是极重的礼节了,何况是出州府?

这赵云究竟是何人?

竟然值得如此大礼?

曹操却是早知郭嘉格外看重赵云,比之当初典韦,犹有过之。

而典韦已然堪称其麾下第一猛将。

那么,被郭嘉重视至此的赵云,又是何等人物?

当下,曹操亦不免存了几分期待,笑与郭嘉道。

“吾与奉孝相识以来,却是少见奉孝如此欢喜。”

于是拂衣整冠,离开堂中,来到州府门口。

典韦急忙跟上。

群吏见此,皆是一阵惊异。

州府乃一州之重地,自然不可能放任赵云百骑入内。

故而眼下至此者,唯有赵云与夏侯兰二人。

曹操第一眼先是落到夏侯兰身上。

见夏侯兰体态雄伟,站如青松,心里不由暗赞一声“好壮士”。

但当其目光落于夏侯兰身侧一人时,却是一时不能挪眼。

只见此人相貌年轻,身长却八尺有余。

眉蕴英气,目有精光。

按理说,如此昂藏之士,理应给人以压迫之感才对。

但此人神情却是从容平和,竟带几分儒雅之气,可称儒将。

曹操本因郭嘉之言,就对赵云存有几分好感,这时见之,却是大为满意。

他再次整了整冠,撩起衣摆,大步走来。

小吏见状,忙提醒赵云与夏侯兰道。

“方伯亲迎,二位壮士,切不可失礼。”

赵云、夏侯兰俱是大惊。

其等俱未想到,曹操身为一州之主,竟然会亲自出府相迎。

二人在公孙瓒处,何曾受过如此礼遇?

当下便急忙下拜行礼。

曹操见状,动作一快,几近小跑,抢在二人跪下之前,分别把住二人手臂,言道。

“吾候二君久矣!”

“今见二君,喜何如之?”

赵云、夏侯兰一时怔然,更有不解。

曹操又朝赵云言道。

“初平年间,我因奉孝之请,遣吏去常山寻君,却被告知,君领乡人北上去投公孙太守了。”

“得此消息,操颇为失望。”

“后听府吏言君之兄长,似有疾病在身,念及我郡之中,素有良医,便自作主张,将其接回东郡。”

“君来昌邑前,可回去看过了?”

赵云点了点头,感激道。

“为治兄长之疾,云亦曾四处寻求良医,却无一人有此医术。”

“昨日,云顺道去探视兄长,见兄长病事已大为好转,方知是将军延请明医之故。”

“将军之恩,云实为感激。”

曹操笑道。

“此小事耳,何足挂齿?”

又向赵云、夏侯兰介绍郭嘉。

“此吾帐下军师,颍川郭奉孝也,人称王佐之才。”

“昔年正是奉孝盛赞于君,言君有可托社稷之忠,有盛社稷之能,我方知赵君之名。”

赵云转目视之,见一年轻士人,正对自己含笑而视,心里不免有些奇怪。

他再三回想,始终都不记得自己何时见过郭嘉。

既然如此,这位郭军师又是如何知晓自己的?

赵云按下心中不解,拱手道。

“军师褒誉太过,云岂敢当之?”

郭嘉笑道:“嘉绝非虚言。”

赵云:“……”

“府外非谈话之所,奉孝,子龙,且先入府。”

“诺。”

曹操见赵云、夏侯兰都是风尘仆仆,想来是一路奔波之故,便令府内侍女先带二人沐浴换衣。

待二人换过衣裳,堂中已设好宴席。

此时,曹操帐下诸将,除有军务在身者外,其余人尽在堂内。

其等数年前便听郭嘉盛赞赵云,心中多有不服,是以早有要与赵云较量一番,称量其能耐的想法。

此刻,见赵云位次居然还居于上首,念其一后投之人,居然能得如此重视,更是心有不满。

酒过三巡,诸将齐齐望向李乾,目光不断示意。

李乾暗叹一声,只能从堂下起身,大声言道。

“明公,军师。”

“我自随明公以来,冒矢蹈危,领族中千余健儿,数次出生入死。”

“乾不敢言有何大功,但亦可称勤于任事。”

“今日赵君,不过一后投之人,何以位次反居吾之上耶?。”

“乾甚为不解,愿一试赵君之能。”

“若赵君无能,其人席位,自当乾来一坐,恳请明公、军师恩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