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长安县 > 第12章 交公粮

第12章 交公粮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长安县!

第十二章

3、 交公粮

公社的粮站就在长安堡村子的西边,离长安堡只有四五里地,虽然八四年左右恢复叫镇,可长安堡的村民还是习惯叫公社。

老五吆着马车,出了村巷,很快上了村中的韦郭路柏油马路。路上,大家有说有笑。这农忙眼看完了,交完粮夏忙也就宣告结束了,众人心情也不由得轻松起来。徐精明笑着对老五说道:“老五,你也知道叔最爱听戏,你给咱吼上几声秦腔,叔知道你的《斩单童》那唱的可是荡气回肠。”

老五边赶马车边憨笑着:“我就是在背地里没人了才吼上几声,人窝里啥时候敢上场么。”

徐精明说:“你在叔跟前还装,那年咱去秦岭山割竹子也没少听你唱。小时候你这也是见了唱戏没命的主,你小时候给你爷过三年唱大戏的戏班子,你整天跟前跟后,最后还要跟着人家戏班子唱戏去呢。”说完哈哈大笑。

狗娃子也怂恿着:“老五,别谦虚了,来上一段。”

老五对徐精明说:“也就是你徐叔让我唱我才唱,唱的不好,你们可别笑话哦。”

老五坐在马车上清了清嗓子,扯着脖子吼了起来:

呼喊一声绑帐外

不由得豪杰笑开怀

某单人独骑把唐营踩

只杀得儿郎们痛悲哀

遍野荒郊血成海

尸骨堆山无处埋

小唐儿被把某胆吓坏

马踏五营谁敢来

敬德擒某某不怪

某可恼瓦岗众英才

想当年一个一个受过某的恩和爱

到今日背信该不该

单童一死阴魂在

二十年报仇某再来

刀斧手押爷在杀场外

……

老五唱完,大家齐声喝彩。哑巴高兴的竖起两个大拇指,嘴里咿咿呀呀不知道说着啥。秀兰对狗娃子说:“我还是第一次听老五唱戏,没想到还有这把式。”狗娃子对秀兰说:“那你以为呢。”徐精明还陶醉在刚才的戏文里,高兴的竖起大拇指:“唱的好,我看你这脾气也像单雄信,把你要放在古代一样是最讲义气的大豪杰。”

几人说话间就到了公社的粮站门口,老五跳下马车,拽着骡子缰绳,进了粮站大门。一进大门老五就看见粮站里人山人海,人声鼎沸,进出的拖拉机和马车川流不息。迎面的三个粮库前已经排起长龙,都是邻村的乡党,守在自家的粮袋子前排着队熙熙攘攘,闹闹哄哄。老五心想,这头一天咋就来了这么多人。就对狗娃子说:“你绕到后边看一下后边院子几个粮库的人多不?”

狗娃子赶紧跳下车朝后边的粮库跑去,可远远就看见狗娃子摆手示意后边不行。老五一看,那就只能硬等了,要是现在不排队,后边再来人,恐怕队伍更不好排了。

这时,又看见远处的狗娃子跑到最后一排,向他示意招手。老五一看,就明白最后一排的粮库人相对少一些。老五拽着缰绳,拉过骡子转了个弯,又赶快向最后一排的粮库赶去。

狗娃子对老五说:“相对9号粮库人还是少一点,不过这恐怕也得到晚上十二点以后了。”

老五说:“就是这儿了,咱就在这儿排队。”

说话间徐精明也跳下马车,站在9号粮库的队伍后边占着位置。唯恐别人上来插队。老五和众人这才把车上的麦子一袋袋的扛下来,放在队伍后边。这时,老五对大家说:“我得把马车放到大门外边,这里边没地方放,我看秀兰去到外边看马车吧,你的麦子大伙给你看着呢,一会儿往里扛的时候,大家帮你一起扛。”

秀兰却死活不愿意看马车,告诉老五已经够麻烦大家了,说啥自己的事情,自己也都在跟前。

老五见劝说不动,最后决定让狗娃子的光葫芦娃子去看马车。老五又牵着骡子,把狗娃子的大儿子薛振山拉上,在粮站门口很远处才找了一个空地,把骡子在路边的杨树上拴好才给娃交代道:“这骡子乖着呢,你就躺车上就行。饿了车上有锅盔。”

老五停好马车才又返回粮站,经过大门口时,看见从四面八方装着粮食交粮来的拖拉机和马车更多了,一股脑的往粮站里涌。老五心想,这得到啥时候才能交上。

等他回到排队的众人跟前,发现刚才放粮食的地方纹丝未动。这队伍感觉就不动。老五和众人坐在粮食袋子上,才摸出旱烟袋点了起来:“这会儿别急了,慢慢等吧。”

坐不住的狗娃子先绕到队伍前边观察情况,过了一会儿狗娃子才对众人说道:“怪不得前边不动,验收粮食的换班吃饭去了,前边只有一个人,现在只能等。”

众人也只能无奈的边谝闲传边消磨时间。徐精明又忍不住对老五说:“老五,叔听说你的《下河东》也唱的不错。啥时候,给叔唱唱里边的三十六哭。”

老五说:“《斩单童》要听张建民的,《下河东》要听陈仁义的。这《斩单童》是花脸戏,让我胡乱吼一下还行。这《下河东》是须生戏,见功底,我真还唱不好,你要听“三十六哭”和“七十二个再不能”那都得听陈仁义的。

俩人说话间,终于队伍里有人喊道:“吃饭的回来哩!”

狗娃子忍不住又跑到前边去观望。

徐精明又说道:“叔也爱听任哲中的《周仁回府》”

老五说:“那你说的,任哲中这是活周仁呢,全西北也是一绝,他和苏蕊娥的《花亭相会》在整个秦腔史上也是一绝!”

说话间队伍终于动了,前边的狗娃子也赶快跑回来,众人看见前边有了空位,就把粮食一袋袋的往前挪了两米。接着又不动了。

狗娃子挪完粮食才说:“慢得很,今年比往年严的多,我刚才看有好多都被打下来了。”

徐精明说:“这会儿着急也不顶啥用,咱就谝咱的闲传,聊咱的秦腔戏慢慢等么。”接着又对老五说道:“咱长安县也出了不少唱戏好的名家,尤其是那几个耍丑的。”

老五笑着说:“咱长安县阎振俗的《教学》和《白先生看病》那简直是绝了,你看这几年的磁带都是他的戏。还有咱长安王辅生的《看女》更是绝绝子,全西北也没人能耍到他那程度。”

说话间队伍又往前挪了五米,众人赶快又站起,把粮食袋子跟着前边队伍往前挪。

几个人就一直谝着、挪着。一下熬到晚上一点半,才挪到验收粮食的桌子跟前。这时验收员拿着木把的粮食探子走了过来。“这是谁的?”大家赶快站了起来,把自己的麦子口袋都解开。验收员一袋挨着一袋,从上到下检查,把手插进麦袋子里上下搅动并抓起一把检查麦子的干湿和干净程度。并用粮探子戳到口袋的中间,把孔洞带出来的麦子仔细检查,又用牙咬了,看看是否上下一致,或是里边掺了其他东西。老五赶紧上前说:“这都是晒了好几天的麦子,没问题。”

验收员并不接老五的话,挨着往过检查。前边检查过合格的就用粉笔在袋子上打上记号。然后让把验收过的麦子扛到前边去过磅。顺利通过的老五和徐精明无比高兴。老五赶快把徐精明和他的麦子一袋袋往前挪,挪到磅秤跟前,老五把徐精明的五袋麦子先放了上去,过完磅秤工作人员给开了一张凭证。徐精明接过一看,上边写着“417斤,二级。”旁边另一个工作人员又对徐精明说:“多交了37斤,这是兑换的钱。”徐精明赶紧接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