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日军少将收割机 > 第181章 小队精细训练

第181章 小队精细训练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日军少将收割机!

武汉会战结束后,独立纵队在武宁进行丛林山地战的训练,在当地山民队员的带领下,进步神速。伏击、诡雷、刺刀、攀爬、徒手搏击、飞刃、摸哨训练也都每天安排时间严格训练。

潜伏、狙击训练分成两组对抗,在规定时间内被发现者不能吃肉。这些浑不吝,别的惩罚不怎么好使,没有肉吃这对于他们来说太难受了,特别是这么大的运动量,又是平常在独立纵队吃惯肉食的亡命之徒。

独立纵队这些夯货,离开温暖的供养,基本没人用得起,每天的肉食、高额军饷、战斗时习惯雨点般泼洒弹药,国军税警总团也远远没有这么豪奢。

温暖故意这么养着,让他们养成豪横的战斗风格,超强的火力输出能降低伤亡不说,离开温暖的山寨系统供养,国军系统内谁也无法使用这支部队,这能很好地掐灭某些想摘桃子的嫡系的妄想。

独立纵队小分队夜晚的狙击搞得有声有色,附近日军就倒了大霉了,晚上哨兵死亡率奇高,轮到夜晚警戒值班的日军士兵精神都高度紧张。

马仔们为出击的独立纵队士兵暗中保驾护航,其中出现过几次掉入日军陷阱,也被马仔们精准炮击掩护救出,这有人暗中保障支援,让出击的士兵们狙击的胆气热情再度高涨。

在温暖的指导下,马仔们手工搓出了超高精度、弹夹版的改进的m1加兰德步枪,这支步枪整整用了一个月,从90支手工步枪中遴选出最好的一支作为样枪,然后就以这支枪为篮本使用山寨系统山寨复制了。

温暖还专门给李云龙这个不断上门骚扰的夯货设计了一款使用黑火药的散弹枪,枪身结构简单,子弹易造,给西北打几发子弹就肉搏的部队使用很不错。

日本鬼子枪打得准,肉搏也是高手,给准备肉搏三人一组的鬼子下半身来上几发,即使不死,那也基本谁都能来捅死他们。

李云龙反馈是很好用,和鬼子肉搏的战损大幅度下降,他还立功受奖了,问要不要给温暖也颁发一张奖状。

温暖对李云龙这个上个时空合作多年的老朋友还是特别照顾的,m2重机枪、加装八倍镜高精度的m1加兰德狙击步枪也给了一些,这样攻击小型炮楼和小战车就多了一个手段。

数量没给太多,不然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负责人会认真追查,暂时还不能和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负责人撕破脸。

日军也曾尝试往武宁周边山区派遣特工潜入侦察,全部都有去无回,有山寨系统身份识别插件,日军特工想潜伏进来侦察那根本就是送死,敢死队员也多了一个搜索敌特的训练项目。

期间温暖派30个马仔带了300个精锐敢死队员前往新四军活动区,配合新四军进行游击战、伏击战,不主攻,主要是远距离狙杀训练。

芜湖是敌人的一个战略据点,经常驻有较大兵力,九里山和湾祉成为日寇向江南进攻的前进基地。

国军第108师自从收复宣城之后,数次进攻湾沚,均未能攻克,双方形成了相持对峙的状态。

为了驱逐长江南岸国军的流动炮兵,掩护长江航运正常运作,日军攻占了大逐,转而进攻青阳,与川军第50相持对峙。

湾沚的日军为配合友军在大通、铜陵沿江的扫荡行动,向青弋江发动攻势。新四军不断进行袭扰,日军深受其害,集中兵力意图驱逐新四军。

1938年10月29日,新四军获悉,日军在湾祉、凤凰闸、大洋桥一带增兵800多人,即将进攻的态势明显。

新四军左翼为144师,位置于湾汕湖、肖头勘一线。右翼为98师的294旅,位于上寂庄、双桥,竹塘地区。

炮兵阵地部署在九里山左翼的小高地,主力则位于九里山附近。新四军自担任守备任务以来,不断袭扰日寇,争取了一系列的小胜,虽然缺乏阵地硬扛的作战经验,但战士们的士气高昂。

新四军守备区为湖沼地带,日军汽船可达西河,地形不利于坚守。

他们的任务是保卫南陵门户的青弋江,配合国军第50军主力对铜陵、青阳的日军作战,守备西河至马家园、夫子决一线,以运动防御的策略打击来犯的日军。

正面配备大纵深的战斗群,侧翼主力控制,以便对日军实施侧击和反突击。

新四军第6团第3营在夫子决、上杨杵、马家园、十甲村一线担任正面防御任务。

七连的1班防守夫子决,2个班位于东官崔,另1个班在夫子决右翼的堤埂上,担任虾鱼沟方向的警戒。营部率2个班,位于十甲村为战斗指挥中心。

八连配置1个班在红花铺、2个班在清水潭、3个班在红锡镇,九连配置1个班在夏高桥,、2班在仓里、3个班在马家园,并以1个班伸至清水潭的左翼。

五团团部率第2营位于西河镇,作为战斗指挥中心。五团第3营的第7、第9两个连位于跑马山,担任左翼侧击任务;第8连则位于三义河,担任警戒任务。五团第1营及一团第2营驻守蒲桥、青弋江地区,作为总预备队使用。

1938年10月30日,湾沚的日军五百余人,骑兵百余人,分三路向红锡镇进攻:

第一路日军百余人,从崔山头经姚王渡进攻向红锡镇。

第二路日军三百余人,从芳山进攻红锡镇。

第三路日军八十余人,从芳山渡河,经滩头进攻红花铺。

10月30日早上6点,双方在清水潭开始接战,新四军埋伏部队突然出击,在约一小时的战斗中,日军伤亡百余人,新四军仅两名士兵负伤。因消耗日军目的达到,于是放弃了清水潭阵地,

8时许,八连指导员率领1个班增援红花铺阵地,到达陶家附近时,刚好与红花铺撤退的部队相遇,报告说红花铺已被日军占领。

但八连指导员率领部队仍向红花铺挺近,刚抵达红花铺附近,就被日军的机枪火力封锁压迫,双方激战约一个半小时,打死了十多个日军,但因敌我火力悬殊,新四军也牺牲了十余人。

11月3日,日军新增援军配合原来的日军分4路围攻新四军十甲村、马家园等阵地。

第一路日军百余人,从芳山经虾鱼沟向夫子决进攻,与新四军清水潭、夏高桥守备部队接战,激战两小时后,新四军后撤至董村。

第二路日军百余人,从红花铺经滩头向夏高桥进攻。

第三路日军五百余人,从红花铺出发经清水潭,一部进攻十甲村东的仓里,另一部直攻十甲村、马家园。

第四路日军百余人,从红花铺、姚王村出发进攻十甲村,并在跑马山上架炮轰击十甲村、马家园。

日军百余人进攻陶村,与新四军9连激战两小时。因日军增援,新四军9连立即西撤,日军随即占领马家园和三甲村。

此时新四军主力已经集结,立即对日军进行猛烈的反攻,日军抵挡不住,向红花铺、红锡镇两地撤退。

马仔们带领敢死队员在半路伏击撤退日军,在300支m1加兰德狙击步枪精准的狙杀下,撤退途中三百余日军几分钟之内就全军覆没,新四军随即收复马家园。

4日清晨,由五团3营经崔山头突袭红杨杵的日军,因侦察情报不够准确,仅消灭了驻扎在此地的一个日军小队。

4日上午,日军向湾沚撤退。马仔们带领敢死队员再次半路伏击撤退中的日军,400多名日军在10秒内就被埋伏狙击的敢死队员干掉300多人。

日军步枪无法对六百米外的敢死队员进行有效的射击,机枪掷弹筒都被好几支居高临下的加兰德盯着,也无法发挥作用。

十分钟后,日军全部马仔们被击杀,红杨杵随即收复,此次独立纵队和新四军的小规模联合作战结束。

此役之后,周围日军不敢轻易来犯,新四军地实现了守备任务,同时也学习实践了阵地战的经验。

这场战斗也提高了周边群众的抗战拥军的热情,青弋江一带群众,自动募捐三千余元慰劳,从精神上、物质上都鼓舞和帮助了新四军。

这次防御战前后历经四日,日军伤亡1000余人,新四军伤亡132人,阵亡排长一名,群众被杀害20余人。

新四军挺进苏南后,日军在苏南地区以交通网为封锁线,在封锁线内建立了许多炮楼据点,意图压缩新四军的活动范围。

日军的封锁线和据点构成的网络中,官陡门据点处于中心的位置,粟队长戏称其为象棋盘中的中央马前卒。

官陡门是位于安徽芜湖东北郊的一个小镇,扁担河穿镇而过,一座百米长的小木桥连接扁担河两岸,小镇四周河网密布,沟壑纵横,地形非常险要。

距离官陡门不到3公里有一座日军机场,驻扎一个联队的日军防守。官陡门作为日军机场外围的重要防守据点,驻有300多名伪军。

为加强官陡门据点的防御能力,伪军沿河两岸修筑防御工事,设置了多层障碍物、铁丝网、掩体。

官陡门北面5公里的年陡门和南面4公里的永安桥都有日伪军据点。半小时之内,各方守敌均能到达相互支援。

从附近机场起飞的敌机不到2分钟就可以飞临官陡门,进行扫射、轰炸支援。

为打破日军的封锁、分割、网格化扫荡,争取到战场的主动权,新四军粟队长经过周密筹划,决定率第2支队第3团远程奔袭,直插敌人的心脏地带,虎口拔牙,一举摧毁官陡门据点。

为了确保一击致命,粟队长老早就派人侦察摸清了官陡门地形和敌人兵力部署,并进行了多次河川战、街道战、夜战、白刃战的模拟演习,充分做好了战前准备工作。

1939年1月18日拂晓,粟队长对出击的第3团官兵做了简短动员,随即率部从宣城狸头桥出发,30个马仔率领300名敢死队员作为远距离火力支援掩护部队跟随作战,沿着丹阳湖东岸冒雨迂回,向北行进了25公里后,就停止行动,隐蔽宿营休整。

19日下午,粟队长组织部队悄悄登上预先准备的渡船,隐蔽向西渡过丹阳湖。21点,部队翻过堤坝,改乘预先准备好的河船,继续沿着内河向西挺进。

3个小时后,部队秘密行进到第二个预定集结地点,这是距离官陡门大约40公里的一个村庄。部队在此隐蔽休整,等到20日夜里再继续西进。

20日中午,粟队长召集排以上骨干,详细分配作战任务,要求必须在20分钟内结束战斗,然后迅速集结准备撤退。

傍晚,粟队长下令出击官陡门,部队冒着凛冽的寒风向西急进,于当晚20时到达青山和黄池两个据点之间的亭头镇。

按照战前部署,粟队长让马仔们率领独立纵队的敢死队员从南、北两面向青山和黄池的敌人据点隐蔽前进,以阻击可能增援之敌,保护出击官陡门部队回撤时的安全和出击部队的侧翼安全;出击部队则继续在夜色的掩护下直扑官陡门。

21日凌晨2点,出击部队行至离官陡门不到10公里时,遇到一条河。由于渡船已被敌人封锁,粟队长当机立断,命令部队走陆路多绕5公里远路。

为了把绕远路的时间抢回来,粟队长命令部队发扬不怕疲劳的作风,急行军跑步前进,必须赶在天亮前完成对官陡门的出击行动。

出击部队趁着夜幕快速前进,终于赶在21日凌晨4点赶到距离官陡门约2公里的王石桥,占领了出击阵地。

按照作战计划攻击部队分成两部分出击展开:粟队长率领主力沿着扁担河西岸北进,另一部则沿着扁担河东岸北进,对官陡门的伪军据点形成夹击态势。

部队贴着堤坝隐蔽前进,在距离官陡门伪军据点几百米时,派出侦查兵进行攻击前的侦察确认。

侦察员回来报告情况后,粟队长果断命令出击。突击队匍匐前进,逐渐靠近官陡门伪军据点,第二攻击梯队跟随迫近。

当突击队悄悄推进至距离伪军据点不到30米的铁丝网前时,触响了伪军预设的预警机关,粟队长命令突击队立即发起进攻。

两分钟之内,攻击部队就顺利突破了铁丝网等障碍物的阻拦,攻进了官陡门据点,大部分还在睡梦中的伪军来不及起来抵抗就被击毙了。

此时,东河岸也响起了密集的枪声,趁伪军惊慌失措之际,粟队长指挥部队快速夺取了木桥的控制权,过河协助东岸部队顺利攻占了伪军指挥部。

整个战斗8分钟就结束了,连同打扫战场一共仅用时20分钟,等周围据点的敌人反应过来出动增援时,粟队长已率领部队快速回撤了。

敌人前来增援的部队被马仔们率领敢死队员们伏击,击杀两百多人后,狼狈不堪地逃回据点。

出击奇袭官陡门,新四军大获全胜,以轻伤两人的代价,歼敌400余人、俘敌57人,缴获了大批枪支弹药和军用物资,挫败了敌人对当涂、芜湖等地实施封锁、分割的恶毒计划。

此次战斗在日伪军心脏地带上演虎口拔牙的完美闪击,新四军战神崭露头角,狠狠地打击了此处敌人的嚣张气焰,鼓舞了当地民众抗战的斗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