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温暖的北极光 > 第23章 诉讼和赔偿

第23章 诉讼和赔偿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温暖的北极光!

悲痛过后,还是要面对现实。

经过一番商讨,徐父决定三天后举行告别仪式,毕竟还有一些远道而来送别的亲朋。

这三天期间,徐父和徐母住在了殡仪馆附近的宾馆里。

由于学校里还有学生,所以乔会计先送余苗苗回学校了,只留下了韩四平协助处理。

在宾馆大厅里,徐父压着心头的痛苦,对韩四平说:“我姑娘是在学校出事儿的,你们学校得管!我还要去教育局,找你们领导!我要给我姑娘讨个说法!”

韩四平点头称是:“对,这是应该的。”

徐母肿着眼睛,声音沙哑地说:“我姑娘是在学校出的事儿,学校必须赔偿,我们也不为难你们,知道你们学校困难,也不多要,你们学校拿十万。”

十万块钱对于红星村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要是有钱,盖学校怎么会扣老师的钱。

韩四平尴尬地看了一眼前台,低声提议:“咱们回房间里说吧,这儿不是谈事儿的地方。好吗?”

徐佳佳父母赞成韩四平的提议,一行人来到了韩四平的客房里,继续聊赔偿的事。

韩四平拿起烟刚想抽,咬着牙忍了,有点烦躁地把烟重新塞回烟盒里,长出了一口气:“徐老师的事儿,我们确实有责任,可十万块,学校实在拿不出,能不能通融通融?”

徐母恨恨地看着韩四平:“你说没钱就好使啦?我还说想让我姑娘活过来呢!能吗?!我姑娘好好一个大活人,说没就没了,你们上下嘴唇一碰,我姑娘就白死啦?!”

现在人家是苦主,说啥都得忍着。

韩四平微低着头,满是愧疚。

可愧疚有什么用,又不能解决什么问题。

韩四平为难地说:“哪能呢,可村上确实没钱,十万不是小数目啊……”

话还没说完,徐母嚯得站起来:“我姑娘是在学校出事儿的,我不找你们要赔偿找谁要啊?我咨询过了,加上保险、教育局也有连带责任,所有的加在一起,一共一百万!让你们出十万,已经是仁至义尽了!我告诉你,十万块钱,一份都不能少!!你们要拿不出来,我就去法院告你们!”

徐父也站起来,冷着脸说:“话我们已经说完了,你们看着办,不拿钱,咱们就法院见!”

留下这么一句话,徐佳佳父母离开了韩四平的客房。

韩四平一声叹息,空烟盒在手里攥得滋滋响。

几天之后,韩四平接到了当地法院的传票。

没想到,徐佳佳的父母竟然真的把红星小学告上了法庭。

韩四平看着桌上的传票,愁苦烦闷。

他非常理解徐佳佳父母的感受,可他真的无能为力。

乔会计看着韩四平这样子,心里也不落忍。

可是账上的钱掰着手指头都数得清,哪有钱去赔偿啊。

心里烦闷的韩四平买了二斤酒,一包花生米,把乔会计找家里来。

俩人围着炕桌坐着,借酒消愁。

韩四平咂了一口酒,放下酒杯,用力抹了一把嘴,敲了敲桌上的传票:“法院的传票,我活了五十多岁,第一次见着这玩意儿,拿人家孩子的命换的。”

说完,他用力吸了吸鼻子,红了眼睛,抬手捂着眼睛,沉重地叹气。

乔会计没说话,点头叹息。

“老乔,要是能让徐老师活过来,我特么拿这玩意儿糊顶棚我都愿意!那天我看人孩子爹妈哭那样,我这心里难受啊!人家爹妈要十万块钱,那不是要钱啊,人家那是想要孩子啊!可咱哪有钱给人家啊?!”韩四平端起酒杯,闷了一大口酒。

乔会计见状,急忙劝阻:“慢点儿喝啊!”

看韩四平这样,乔会计也愁,账上有多少钱,他最清楚。

人家要的赔偿款要是给不上,搞不好韩四平就得进去。

如果真到那时候,不止韩四平倒霉了,整个红星村也得跟着完。

红星村在整个漠河都穷出名了,没有人愿意趟这浑水。

乔会计给韩四平倒了半杯酒,说道:“当时听他们说要十万,我还想着,不行就跟上面打个报告,看看能不能申请贷款。可是后来徐老师爹妈说,把教育局都告了,要一百万。这下好,跟上面打报告的事儿是彻底堵死了。”

事情到了这一步,已经是死局了。

韩四平端起酒杯,一口干了。

他咬着牙把酒咽下去,喉咙里发出沉闷的叹息声。

冬夜降临得早,才四点多就黑透了。

这时,余苗苗拿着老式手电筒贪黑赶到了韩四平家。

余苗苗一进屋就闻到了酒气,再看韩四平和乔会计,正点着蜡烛喝酒呢。

借着烛光,余苗苗看到韩四平脸上满是忧愁。

“余老师?这么晚你咋来了?赶紧坐!”乔会计见余苗苗来了,赶紧穿鞋下地。

把自己坐的地方让给余苗苗,让她上炕暖和暖和。

余苗苗摆手拒绝:“不用,我不坐了。韩书记,我来事有事儿跟您说。”

乔会计搬了一个凳子给余苗苗,然后重新坐回到炕上。

余苗苗顺从地坐在凳子上:“谢谢乔会计。”

韩四平转过身子,面对着余苗苗。

他看余苗苗有些严肃的样子,心想大概是来说调离的事儿的。

毕竟,现在只剩她一个支教老师了,想离开也正常。

“余老师,调离的事儿,等明天让乔会计开车跟你去教育局办,要啥才材料和手续,我全力配合。”韩四平沉声说道。

余苗苗一听,知道韩四平误会了,解释道:“谁说我要调离了?韩书记,我既然说了不会离开,哪怕只剩一个学生,我也不会走的。我来,是有其他事儿想说。”

韩四平听余苗苗说了这一番话,心里很是感动,对于余苗苗说的有事要说,疑惑地问:“啥事儿啊?这黑灯瞎火特意跑一趟,不能明天白天说?”

余苗苗从羽绒服宽大的衣兜里拿出一个笔记本儿,朝韩四平递了过去。

韩四平一愣,打量着余苗苗手里的笔记本。

“我听说,徐佳佳的父母跟学校要了十万块钱的赔偿。我也知道村里没有钱,所以我想去跟徐佳佳的父母谈谈,也许会有点儿用。”余苗苗注视着韩四平,接着说道。

韩四平接过日记本,一头雾水地翻了起来。

余苗苗叹了口气,接着说道:“这是佳佳的日记本,里面记录的是佳佳来到红星小学以后的心路历程,记录着她对支教的热爱,对孩子们的期盼,记录着学校的不容易。我想,佳佳的父母既然能同意佳佳来支教,也一定能理解佳佳。”

乔会计皱了皱眉,此时也凑到了韩四平跟前。

俩人挤在一起,在烛光下认真翻阅着日记本,偶尔乔会计还会念出声来。

“2010年9月3日昨天我和余苗苗,王莹,坐了好几个小时的火车到了漠河,接我们的是红星村的会计,他开了一辆破面包车,好像随时会散架似的……我从没见过这么破房子,下完雨,屋里还有积水,耗子会爬进被窝,吓死人了……”

“2010年9月5日王莹走了,我其实也想走的,可我走了,就剩苗苗一个人了,我是有给自己镀金的想法。除了这个,我也想试试,看自己能不能做个好老师。”

“2010年9月30日明天就是国庆了,本来想回家的,想想还是算了,回一趟家要麻烦乔会计接送,还要坐火车,来回两三天,都不够折腾的,苗苗也不回家,正好趁着假期,去镇上给孩子们买文具和作业本。他们的家庭情况真的太差了,真不敢想,要是我们没来,这些孩子上学怎么办。”

“2010年11月26日苗苗回家好几天了,孩子们一直问我,余老师还会不会回来。我知道她一定会回来的,她爱着这群孩子,舍不得他们。这几天总感觉胸口发闷,不舒服,大概是苗苗不在,我一个人不敢睡,休息不好吧。”

韩四平和乔会计一页一页翻看,看着看着,两人不禁老泪纵横。

二十出头的姑娘,孤身来到穷山沟支教。

家里不放心,村民不信任,吃不好住不好,连一间像样的教室都没有。

为了孩子们能和外面的孩子一样能有书念,自己掏钱给孩子们买课本,买文具,买本,挨家挨户去找那些没上学的孩子,认真教每一堂课,不放弃每一个孩子。

这样尽职尽责的好老师,却永远留在了元旦那一天。

永远离开了她牵挂的学生们,离开了爱她的父母,怎么能不让人心痛。

好一会儿,韩四平和乔会计才平复情绪。

其实,在刚看到徐佳佳的日记时候,余苗苗也跟韩四平他们一样,哭得不能自己。

过去的一幕幕,随着一页页的日记浮现在眼前。

写日记的人,再也回不来了。

韩四平把笔记本还给余苗苗,擦了擦脸上残留的泪水,长长地叹了口气:“余老师,你说你要去找徐老师的父母谈谈。不管有多少把握,我都谢谢你。”

余苗苗接回笔记本,揣回衣兜里:“韩书记,我想试试。”

韩四平点点头,同意了余苗苗的决定。

事情说完了,余苗苗起身跟告辞:“韩书记,那我就先回去了。”

韩四平跟乔会计说:“老乔,你送余老师回去,天太晚了。”

乔会计不顾余苗苗拒绝,热心的送余苗苗回村委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