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大叔重返1993 > 第82章 总部招兵买马

第82章 总部招兵买马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大叔重返1993!

周末,招聘如期举行,这次的岗位全是管理岗,有鱼头王总部副总经理,总经理助理、行政部经理,开发部经理,策划部经理,运营部经理,会计,出纳,生产基地总经理。

要求当然也很高,出纳以外,全部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三年及以上相关行业工作经验。薪酬当然也极富吸引力,副总和总经理底薪2000加绩效,其余部门经理底薪1200加绩效。

同时,也意味着从9月开始,胡杨旗下企业的所有岗位都将迎来新的一次上调薪水,距离上次调薪只有5个月时间。

保持薪水的行业领先,是企业领先的基础。

管理岗位的要求很高,大部分的简历经过王世霞和罗香梅的筛选,其实也所剩无几,这年头,真正牛逼的人不会去给一个什么火锅公司投简历的,下海的人,都是有远大抱负的,要不进外企,要不进大公司,熟人朋友一问,吹出来也挺有面子。

你在哪高就啊?

宝洁啊!知道不,世界五百强。

要是回答,我在鱼头王火锅,人家还特么以为你混不下去跑去端盘子了。要端盘子也要去纽约曼哈顿啊,就跟姜文电影里一样。

前来面试的不到20人,照例先与罗香梅交流,然后合适的与胡杨交流。

副总经理的人选叫陆东平,40岁,中等个子,略微富态,什邡人,太原机械学院本科毕业,分配在德阳一家国企工作,后来调到政府部门,干过管经济的副科长,91年初辞职下海,做过一家民营企业的生产副总,再跳槽干过一家连锁百货的副总。

胡杨问了几个关于连锁经营管理的问题,他回答的不偏不倚,没什么亮点,也没有明显的错误。言谈举止很有气势,一看就是善于交际的人。

胡杨对这个岗位的定位,首先是执行者,执行自己制定的方针政策,其次是个协调者,对外协调各种关系,对内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不需要是个领军人物,这种招聘也招不到章勇那样可以独当一面的人物。

然后,胡杨又问了陆东平的家庭情况,他老婆在德阳妇幼保健院,女儿在德阳上初中,自己一个人在省城打拼。

综合来看,符合胡杨对副总岗位的定位,当场录用。

基地总经理的人选叫黄昌平,又是一个平,36岁,雅安人,西南农大食品专业本科毕业,当过国营厂副总工程师,企业倒闭后,在省城一家食品厂当厂长,目前仍然在职,跳槽的原因无非是因为工资高,对于生产管理很在行,也有一定的对外协调能力,目前家安在省城,住在五大花园,老婆在一家企业做出纳,孩子在读小学。

完全符合胡杨对基地总经理的定位,当场录用,年轻的胡老板其实很想把她媳妇也挖来,但是要等到试用期结束之后再说,以后各个店都需要出纳的,员工家属起码不会卷款潜逃吧。

总经理助理人选是个年轻小伙子,小伙子叫孔繁林,据说是孔子的后人,资中人,28岁,瘦高个,兰州大学经济学本科毕业,原在国企,因为媳妇在锦城,上了一年班就辞职奔爱情而来,有不同行业的中高层管理经验。

助理嘛,都是培养对象,先用用再说。

行政部经理,张眉,女,27岁,川师大本科毕业,不当老师改行搞行政人力,气质形象都不错,就是有点瘦,不过没关系,反正不是广告公司的选美,拿下。

开发部经理,路欢,男,31岁,湖北工学院本科,做过某电器的区域销售经理,有经销商开发经验。

策划部经理,魏小可,男,28岁,中南大学本科毕业。

运营部经理,曾起航,男,30岁,郑州轻工业学院本科毕业。

会计李永才,29岁,川师院会计本科。

出纳,梁莉莉,24岁,财贸校中专,韩东担保。

人员招聘完成后,第二天胡杨开始对新来的员工进行培训,主要是讲企业理念,发展规划,都是高学历人才,一说就懂,起码看上去热情很高。

私下里,众位精英白领们都对这位年轻的老板人生历程充满了强烈的好奇感,一层楼的公司都是他的,是什么让他具有如此高瞻远瞩的眼光,是什么让他年纪轻轻就创了一番不凡的事业,没关系,时间久了就知道很多关于他的八卦传闻了。

胡杨培训完,接着就是罗香梅给大家培训员工手册,虽然手册是针对服务人员的,总部的官僚们不懂那怎么行,不但要懂,还要考试呢,考不合格,对不起马上走人。

考试合格了,再下基层锻炼打卡,每个岗位一周,总部临时有其他工作事情,可以先把卡片存着,忙完了再去打卡签到,反正这关必须过,副总也不例外,罗香梅说,这是老板规定的,自己也在打卡中。

培训两天后,胡杨召集了新招员工开会,布置下一步的具体工作。

基地建设项目,老板亲自挂帅,基地老总黄昌平和副总陆东平任副组长,总助孔繁林,行政张眉,外加三名研究生,并各自分了工。

二店启动项目,副总陆东平担任组长,开发部路欢任副组长,总助孔繁林,行政张眉,策划部魏小可,运营部曾起航任组员,协调灵锐公司、蒋铁、明亮、王海。

这可是一次实战,不是演习,能者留,不能者马上走人。选址范围,南门。

胡杨打算先在南门开二店,西门开三店,东门开四店,下一步就是起航出省了。

交待安排完公司工作,胡杨心想:妈滴,事情多了,广告系的四家公司虽然管理各自独立,但业务其实纵横交错,是不是该找个掌门人呢?

接着,胡杨给京城的兄弟陈新宇打了家里电话。

久未听见老胡的声音,新宇同学激动万分,蹩脚的川话都特么忘记了,操着一口京片子说个不停,胡杨连话都插不进去。

“大好的暑假,你小子可别浪费了,赶紧给哥们办事。”

“听您老吩咐!”

“首先,发动你所有的关系,甭管派出所,街道,做生意的,当官的都行,我今年要在东直门开火锅店,你得帮我摆平地面上的关系,搞定这边以后,什么朝阳海淀的,有能量的人都找找,平时多联系沟通,吃饭喝酒啥的尽管整,每月给你拨付两千元的公关费。”

对这哥们胡杨是放一百个心,前世今生都是好兄弟,人靠谱,不会乱来。

接完胡杨的电话,新宇同学兴奋的在屋里走来走去,像只无头苍蝇一样。生在京城的高知家庭,同学朋友啥的关系还真不少,人托人,哪有找不到的关系,又不是A股上市、拿地修房的买卖,丫的,不就开个火锅店么,多大点事儿!

转了几圈,赶紧从桌子上拿了电话本,开始给自己的死党啥的打电话,晚上吃饭喝酒聊正事呢!

(求五星好评,谢谢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