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不良人:登基称帝,兴复大唐! > 第27章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第27章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不良人:登基称帝,兴复大唐!!

“吱呀!”

沉重而悠长的推门声响起,尘封已久的皇城终于迎来了真正的主人,入眼,一股巍峨壮丽的气势扑面而来,庄严肃穆的宫殿,大气磅礴,琉璃瓦覆盖其上,阳光照射,映现出瑰丽的光芒。

跟随在御辇一侧的张子凡他们已然惊呆了,当初,他们在开封的时候,也曾见过朱温的宫殿,虽然开封的宫殿极尽奢华,没有如此雄浑的气势,两者之间的差别就像是乡下土财主碰到了真正的贵族一样。

朱温覆灭大唐,将长安城付之一炬,使得初唐诗人们描绘的长安画卷只能存在于梦幻中,世人再难见到。

而洛阳作为大唐两个政治中心的其中之一,反而因为周边地形无险可守而避过了战乱,得以保存下来。

洛阳皇城从唐高宗李治时期就开始扩建,规模庞大,少有比拟,隔壁小日子还派了遣唐使渡海求学,仿照洛阳的图纸建立了一个迷你的洛阳城,一直保存到了后世。

随着御辇进入皇宫,周围的景象也映入眼帘,雕梁画栋,宫廷深深,气象万千,只不过宫中的太监不多,显得宫城空旷,少了许多人气。

很快,他们便来到太极殿之前。

苏铭走下御辇,顺着白玉栏杆一路向上,一步步的台阶,法度森严,令人心中敬畏,穿过丹陛,便是正殿。

大殿上,文武百官分成两列站好,李嗣源则站在武官之首的位置,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老神在在,似乎周围发生的一切与他无关。

张子凡他们没有官职,无法进入此处,只能随着宫人进入后宫,而跟随在队伍中的五百契丹士兵把守在门外。

苏铭一步步踏上台阶,走到龙椅前,宽大的龙椅,上面铺着红色云锦,金色的龙头扶手闪烁着权利的光辉,这便是世人争相抢夺的位置。

看到龙椅,苏铭嘴角勾起一抹笑,并未坐下,而是站在台阶上,俯视着殿下群臣。

“反贼朱温数年前已在开封身死,其子朱友珪,朱友文,朱友贞尽数伏诛,梁国已灭,贼子倾覆。”

“我叫李星云,你们很多人应当听说过我的名字,我是大唐正统嫡脉,昭宗皇帝李晔第十子,李祚的胞弟。”

“在不良帅袁天罡的辅佐之下,不良人设计,令朱温,朱友珪父子互相残杀,最终败亡,朱友文更是在我的引导下,死在乾陵当中,使得梁国气势大衰,势力急剧削弱。”

“君子之仇,十世犹可报,昔年我年幼,只能逃亡,如今我再度归来,只为复兴大唐,再造乾坤,诸君,可愿助我共创盛世?”

清朗的声音在大殿回荡,清晰地传入每一个官员的耳中。

百官听闻,神色各异,惊讶、兴奋、激动、冷淡、恐惧······各种情绪不断涌现,他们互相对视,没有一个人敢开口应声,皆用余光打量着李嗣源,等他发话。

站在武将之首的李嗣源看到苏铭竟没有直接坐在龙椅之上,心中很是讶异,当初李克用死后,他可是在第一时间就坐上了晋王的宝座。

后来掌控后唐,进入洛阳皇城的时候,这把龙椅他也曾亲身体会过,虽然坐在上面并不舒服,但却依旧让他迷恋,因为那是权力的象征,是皇帝的宝座。

这小子居然能在这种情况下保持镇定,实在令他讶异。

虽然苏铭现在坐上去是无伤大雅,但他并没有登基称帝,也没有正式在百官面前昭示身份,更不是皇帝,若他坐上那个位置,于礼不合,容易遭人诟病。

更令李嗣源惊惧的是,苏铭上来就把朱温父子身死的功劳揽在自己的身上,以此表明自己的身份,收买人心。

李嗣源心知不能再让他继续说下去,连忙开口,“殿下回归,小王喜不自胜,自逆贼朱温攻破长安,弑杀昭宗陛下,我晋国上下势要为先帝报仇,为此,小王的义父和二弟为此夙兴夜寐,终于攻灭梁国,得偿所愿,还于旧都。”

“现今天下,百废俱兴,满目疮痍,殿下回归,我朝廷便可上下一心,再次光复大唐,小王以为,殿下应当尽快登基,安定民心。”

苏铭淡淡看了他一眼,不为所动,而是推辞道,“梁国之灭,全赖诸位大臣之功,我不过是做了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何以担当此重任?晋王切莫折煞于我。”

小东西,居然还知道三辞三让?

李嗣源心中暗骂,三辞三让是皇帝登基必须走的流程,虽然都知道假的很,但礼不可轻废,尤其是在这混乱的朝局当中更显重要。

随后,他便按照流程,恳请了两次,苏铭才答应下来。

在诸位大臣的目光中,他走到龙椅前,缓缓坐下,至此才是真正的名正言顺,谁也挑不出毛病。

此前,张子凡他们以为进宫就只是进宫而已,却不知道,朝廷自有朝廷的礼仪和法度,名不正则言不顺。

一个大唐遗孤不可能成为洛阳皇城的主人,唯有皇帝才能入主皇城,太极殿面见百官不过是他登基称帝的第一步。

而做到这一步,苏铭便已经是后唐朝廷真正的皇帝,就差举行登基大典,昭告天下这最后的流程了。

当他坐在龙椅之时,百官齐齐跪下,高声齐呼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苏铭再次打量着诸位大臣,心中感慨莫名,仅仅是一个位置而已,坐在这里之后他的感官也不同了,下面群臣的反应也发生了细微的变化。

无论他们是什么样的想法,无论他们对自己是怎样看待,无论他们愿不愿意,他们已经成为自己的臣民。

堂下群臣,神色都变化了许多,一个大唐嫡脉称帝带给他们的冲击是巨大的,甚至比当初李存勖称帝带给他们的冲击力更大。

李存勖携灭梁的不世之功悍然称帝,国号后唐,表明是承接大唐,延续以后,以此为法理的支持。

而苏铭登基,靠的是他的一身血脉,靠的是李星云这张皮,在法理上更胜过李存勖,更何况,他也并不是寸功未建,坐收渔翁之利。

这样的皇帝,才更能让人接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