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诈尸后,我的娘子不对劲 > 第154章 面圣

第154章 面圣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诈尸后,我的娘子不对劲!

接种痘苗三至五日,便能知晓是否成功。

胡郎中每日都会上门看诊,然后将这批接种痘苗志愿者的脉案公布出去。

五日后,大家的伤口处奇迹般起了一个小痘印,也没有发热以及其他症状。

“成了!”

接下来,这批志愿者出了趟城,去一个天花隔离点接触了感染者,几日后未见任何问题,县衙贴了告示宣布,牛痘能有效抵御天花,并号召全城百姓参与接种。

这一消息放出后,全城的百姓都沸腾了。

崔县令又立刻写了加急奏折送往帝京。

夜已深,御书房内的宣景帝激动地看完奏折里的内容,连声叫好:“这个小小的白泽县,真是让朕刮目相看啊!这个林乡君还自掏腰包为国效力,捐献了大量草药和防护品送往疫区赈灾,如此大义,真是难得。”

大总管赵献愣了愣,躬身凑到御案旁,瞧了瞧那一封奏章,惊叹道:“这是皇爷您的圣明感动了上苍,才让大桓有此等贤臣现世啊!”

“让这位林乡君进京领赏,朕倒想见见此等聪慧不凡,异于常人的女子是什么模样……”

白泽县这么给力,林芊又这么识趣,皇帝自然不会吝啬。

宣景帝立即派人去南畦府主持接种痘苗一事。

腊月初八这天,帝京来了个天使,这次是南木村全村去接旨,开祠堂,摆香案,一番鸡飞狗跳之后,里正才反应过来,拿出帕子猛擦额头上的虚汗:“我的天爷唉,不是在做梦吧?快快把我最体面的一套衣服换上!”

天使也不多话,直接宣读圣旨,一溜的词语大概一句也听不懂,只看到官差搬了块匾才明白过来,南木村被封为天下第一村的美誉了。

而林芊被晋封为四品县主,封号前面依然是县名,虽没有实质性的封地和俸禄,只是面子上过得去,但允许设自置官吏了,这也是给了无形的权利。

百姓纷纷跪下,高呼:“叩见白泽县主!”

听到大家的恭贺声,林芊才回过神来,她又升官了,地位更加牢固了。

而崔县令因政绩卓着,不久被破格升调到府城,出任知府一职,白泽县令由崔县丞顶上了。

天使看了一眼林芊,笑道:“县主,陛下要见你,准备一下,即刻启程去帝京吧。”

林芊不敢怠慢,带上“小邮差”和几个随从便出发了。

马车在路上颠簸了几日,沿途设有驿站,补给很方便,终于在第六天午时抵达帝京。

在城门守卫那递交了文书,因为是奉旨入京,所以没有经过层层盘查,一路通行。

城内果然繁花似锦,来往行人如织,沿街商铺林立,十分气派。

只可惜林芊没有多少心思欣赏,一路走来身体实在有些遭不住,一行人便在客栈安顿了下来。

初入京,一切以低调为主,在酒楼用饭也是寻的角落的位置坐下,有旁桌的男子想要过来搭讪,却见星儿一脸凶巴巴地坐在那儿,那眼神威慑力十足,便又缩回了脑袋。

在客栈稍作休息了一日,第二日宫里便派来了个面容严肃的嬷嬷,把宫里的规矩和礼仪教了一遍。

无非就是一些跪啊拜啊,虽有些繁琐,林芊却也并不抗拒,毕竟入乡随俗,她可不想在一个最高统治者面前乱了分寸,自找麻烦。

嬷嬷本来对这位没见过什么世面的县主不报什么希望,毕竟出身乡野,本就大字不识几个,想学好规矩简直痴人说梦,所以已经做好了责罚的准备。

却见这位乡下来的县主顶多不过二十的模样,气度却沉着稳定,不卑不亢,眼神里闪着自信的光芒,她有些惊讶,以为是哪个世家的大家闺秀。

林芊将嬷嬷的神色看在眼里,福身行礼,落落大方道:“还请方嬷嬷多多指教。”

方嬷嬷忙侧身一步避开,随即回礼道:“县主不必多礼,请随我到院里练习吧。”

不同等级的人,礼仪也有所不同,因为时间仓促,林芊只管学好大礼,如何跪地,伏地,身体的形态和角度都十分讲究。

这些都难不倒林芊,毕竟前世宫斗剧没少看,短短一日时间,竟也学会了,没出一丝差错。

方嬷嬷无比满意,她也经常被请到京里的一些府里教千金小姐们学习礼仪,那些贵女们身娇体弱的,学得十分不耐烦,经常抱怨自己在给她们上酷刑。

而县主却不同,不仅好学,还一点就透,她教得有些兴起,于是多教了些其他的礼仪,林芊也乐意学,就当积攒经验,保不齐以后能拿出来充场面呢?

一天下来,方嬷嬷如释重负地点点头,先前怕县主殿前失仪惹得自己受牵连,现在也安心了。

因为要面圣,第二日好生装扮了一番,天还未亮,林芊便入宫了,第一次见到了巍峨的宫殿群和威风凛凛的禁卫军。

早朝后,在御书房见到了传说中的九五之尊宣景帝,林芊谨记方嬷嬷的教导,一眼都不曾乱看,从容跪地,然后行大礼,同时嘴里高呼:“白泽县主林芊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万岁!”

“平身。”头顶一道威严的声音响起。

“谢陛下。”林芊起身站着,轻垂着头,双手叠在腹前,神色如常,不见半分慌张,看着倒是得体。

宣景帝细细打量着林芊,把她从头看到脚,又从脚看到头。

本来对一个乡下女子的长相没什么期待,这一见,却不由得被林芊的容貌晃得失了神,尤其是那通身清冷的气质,就如同天上的皎月,让人望而生喜。

这样一个女子,任谁看了,都不会将她与村妇联想到一起。

宣景帝摸着下巴,道:“朕听闻,你手上经营着香皂,玻璃器具,宽布多重产业,如今又发现一种名曰木薯的粮食?若是这木薯可以成功推广,那便是解决了我大桓黎民百姓的温饱之苦。”

林芊不急不徐道:“回陛下,臣女平日喜爱看杂书,也是机缘巧合之下,在一本游记里看到关于木薯的记载,知晓了食用方法,木薯亩产量很高,可做主食或者点心,食用价值堪比小麦。”

宣景帝兴趣十分之高:“那朕倒想尝一尝这木薯的滋味,若是美味,朕必当重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