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开局被斩首,狄仁杰发来组队邀请 > 第78章 诗名《竹石》,正是在下。

第78章 诗名《竹石》,正是在下。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开局被斩首,狄仁杰发来组队邀请!

也许年轻人听这首曲子的时候,没有多大感觉,因为他们的人生经历还不够丰富。

在座的上了年纪的人,却是感触良多。

古代车马慢,人与人之间的相识,仅限于见面,一辈子见过的人,屈指可数。

对于读书人来说,最好的结交好友场所,便是青楼。

毕竟是同道中人,有聊不完的话题。

《友谊地久天长》,勾起了他们藏在内心深处的回忆。

想起了很多事,也想起了很多人。

人的记忆是有限的,比如说,当你分手的时候,突然路过了一间小店,里面播放着某首曲子。

往后的日子,只要你再听到那首歌,便会情不自禁的想起那个人。

想起你们令人遗憾的过去。

众人沉浸在缓慢又充满了故事感的曲调中,无法自拔。

可惜,一曲终有落幕时。

宋真缓缓地停下了弹奏,众人久久才缓过神来。

直至,突然听到卢杨轻声唤了句:“阿耶,你怎么出来了?”

只见他扶着一个满头白发的老者,步履蹒跚的走向席位。

众人纷纷起身行礼,尊老爱幼,是华夏传统美德。

卢杨的阿耶已经年过七旬了,在古代算是高寿,如今身体看起来依旧硬朗。

“杨儿,这位小郎君是?”卢沭的目光望向宋真。

“阿耶,这是我的好友,名叫宋真,字守正。”

“哈哈哈,守正,这字起得好啊。”卢沭做了一辈子的学正(老师),本身就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大儒。

“敢问,如此表字,是为何意?”

宋真于是将表字的含义,一五一十说出来。

卢沭怔了一下,暗暗称奇,年轻人真的十分有想法。

范阳卢氏和清河崔氏的族老,也是这么认为的。

“你的字比我家杨儿起得好,他非要取个什么青竹,我问他为什么,他又说不出来个好歹。”

宋真微微一笑,他先是对老人行了一礼,然后开口说道。

“老丈,其实你误会卢刺史了。我有一诗,老丈听了之后,便能理解青竹是为何意了。”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卢刺史取青竹为字,正是体现了他渴望做一个,像青竹般坚韧无畏,顽强不息,刚正不阿,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之人。”

卢杨听了后,疯狂的眨眼睛,好家伙,我当时就是乱取的,根本没想太多,居然被你解答成这个样子?

你让我情何以堪?

站在一旁的清河崔氏族老崔秋月激动地问道:“守正君,这是你作的诗?”

宋真缓了会儿,随后大大方方承认:“诗名《竹石》,正是在下。”

我焯!牛啊,五姓七望的族人集体呆滞在原地。

此诗绝对能称之为千古绝句,虽然诗中未提一个竹字,但是却字字不离。

一个“咬”字用得十分巧妙,将竹子拟人化,表现出了竹子不畏艰辛,与大自然顽强抗争的不屈精神。

最后的“任”字,更是将全篇上升到一个高度。

众人仿佛看到了宋真无所畏惧,慷慨潇洒,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借物喻人,托物言志,作诗手法甚是巧妙。

看似在写竹,实在写宋真自己啊。

卢沭笑呵呵的望向卢杨:“杨儿,你当初可是这样想的?”

“回阿耶,杨儿当时并没有想那么多,只是身在一片竹林之中,便取之。”

卢杨没有趁势而上,他十分坦诚的交代了因果。

他这副姿态,反而让众人高看了一眼。

卢沭老怀欣慰的拍了拍卢杨的手背,儿子的表现,让他十分满意。

从小到大,他便教育儿子,做一个君子。

这就是大家族的门风,令人钦佩。

于是,五姓七望年轻一辈纷纷找宋真请教诗词,家族时常教育,达者为师。

幸好宋真前世是个文科生,文学赏析的功底还是在的。

他秉承着一个理念,那就是夸!

“范六郎(年轻人),你这首诗写得妙啊,将一个青年男子对爱慕之人,求而不得,辗转反侧,孤枕难眠的纠结描写得淋漓尽致。正所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尤其是你这个【捋】字,啧啧,精髓。”

“真的吗?”

“珍珠都没那么真!”

“可是,他们都说,这一句太过直白,粗鄙,不够雅致。”

“哎,他们懂什么?有道是,独坐书斋手作妻,此情不与外人知。若将左手换右手,便是停妻再娶妻。”

【上诗出自清朝《笑林广记·嘲姓倪》】

范六郎两眼放光,仿佛找到了人生知己,感觉有学到了。

宋真在一旁,与各位年轻人交流心得,一一点评,看得卢淮和崔秋月老怀欣慰。

这时,崔秋芳见状,赶紧凑过去。

“三兄,你觉得宋真如何?”

崔秋月微笑着捋了捋花白胡须:“此子非池中之物,又能作曲,作诗还这么厉害,确实不凡。我已让梦真他们,日后好好与之交往。”

“那你,有没有想过,将其纳入清河崔氏?”

崔秋月的笑容凝固了,说真的,确实没想过。

尽管宋真表现出非凡的才艺,然而,还不够。

五姓七望之所以会选择联姻,根本原因就是为了巩固家族势力。

宋真空有满腹经纶又如何?问题就出现在,他没有背景,甚至连寒门子弟都不是。

说实话,五姓七望最不缺的就是才子。

他能给清河崔氏带来什么吗?

“可是,他不是一般的才子啊。”崔秋芳急了。

崔秋月面色清冷的呵斥道:“七妹,我觉得你的思想有问题,你把我们家族的女儿当成什么了?是个人都能迎娶?”

“此事莫要再提,哪怕是我同意了,其他宗老也不会同意的。”

“你!你们一定会后悔的!”崔秋芳生气的跺了跺脚。

崔秋月白眉一挑:“走着瞧?”

如果不是自己没有适婚女儿或者孙女,她才不会那么麻烦去找宗亲讲道理呢。

坐在崔秋月身旁的年轻男子见到崔秋芳气愤离开后,小声的对崔秋月说:“三祖,真的不考虑一下七婆的建议吗?”

崔秋月横眉竖起:“怎么?你也是这般痴心妄想?”

“不是不是。”年轻男子急忙摆摆手解释道,“我就是觉得,七婆看人的眼光一向很好,听说,卢三公虽是范阳卢氏,当年只是庶出,那时候七婆为了嫁给他,甚至闹着要跟家族决裂。”

“可是现在呢?”

对啊现在呢?现在卢杨出息了,你们不也是一个个跑过来奉承?

“还有,七婆以前为家族女子寻得好几位如意郎君,如今一个个都事业有为,夫妻恩爱。”

“三祖,真的不考虑考虑吗?”

崔秋月沉默了。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