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穿越明朝改变灭亡历史! > 第十六章 不要相信瑶言

第十六章 不要相信瑶言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穿越明朝改变灭亡历史!!

不过,崇祯既然如此说,毫无疑问是有充分理由的。

\迅速,迅速,你们几位前去开道,不要让任何人挡住皇上的路!\

王承恩急忙召唤几名小太监,让他们在前面引导。

一路上,这些小太监分散了所有的宫女和太监,确保崇祯畅通无阻地前行。

最终,崇祯平稳地抵达了御膳房!

\陛下已到达!\

王承恩紧急高声喊道,“请陛下进入!”

御膳房的御厨和太监们都感到吃惊不已!

皇帝为何亲自来到御膳房!

莫非是他们准备的食物出了问题吗?

这可不妙!

他们来不及多想,纷纷跪地,不敢抬头。

\谁是这里的负责人,请立刻出来!\

崇祯急切地大声喊道。

一名负责人太监战战兢兢地走了出来,说:“回皇上,奴才是这里的负责人。”

这名负责人太监额头沁出汗水,战战兢兢,心跳急速。

崇祯走上前,把放在面前的土豆盘子指给负责人太监看,问:“这些马铃薯丸子是谁做的?”

负责人太监有些愣住,心中不禁猜测这马铃薯有何特殊之处。然后他想到,还是陛下的口味,不会是有问题吧?

不过,他赶紧回答:“回陛下,这是奴才亲自做的。”

崇祯急忙问:“这些马铃薯还有剩余吗?”

御厨有些疑惑,这是皇上喜欢吃的吗?

他连忙回答:“还有,都在厨房!”

“快,带我去!”

崇祯迫不及待地催促道。

御厨也不敢迟疑,连忙领着崇祯来到厨房,指着角落里的篮子说:“陛下,请看这儿!”

崇祯急忙跑过去查看,里面只剩下土豆皮!

崇祯的脸色骤然变得严肃,这可糟糕透了!

“还有吗?”

他厉声问道。

御厨微微颤抖,心里担忧陛下会因此责罚他。

“陛下,小的再也不敢了,小的不该偷藏贡品……”

御厨和负责人太监连忙跪下来,请求宽恕,他们心想,要是皇上要严惩,那就真的是十分危险了。

然而,出乎他们意料的是,崇祯并没有责罚他们,反而哈哈大笑!

“哈哈!”

“太好了,太好了,你们可是为国家立下了大功!”

“贤臣啊,赏赐一定要丰厚!”

“大家好好享受吧!”

崇祯欣喜若狂地抱着那三个土豆,激动得不知所措!

最低亩产三千斤啊!

大明终于有了希望!

大明百姓终于有了希望!

陕西也将有所改善!

崇祯兴奋得几乎无法自制!

“大臣们,快,去请大臣们,告诉他朕有急事要商议!”

“陛下,如今宫门已经关闭,按照规定……”

王承恩有些为难地提醒。

“不要管那些规定,关乎大明江山社稷,同时把几位阁老一同请来!”

“立即,立即行动!”

王承恩不敢多说,连忙带着小太监分头行动。

根据规定,宫门一旦关闭,就不得再次打开,即使遇到紧急情况,也必须使用吊篮出宫。

王承恩和几个小太监分头行动,去邀请户部官员和阁老们。

当王承恩前往邀请成基命时,成基命正在准备出门。

“王大臣,发生了什么事情,陛下突然召见我们?”

成基命连忙问道。

“陛下连夜召见,表示涉及大明江山社稷的重要事情,请首辅尽快入宫商议!”

王承恩简要解释了一下,然后道:“首辅,我还需要去通知其他两位阁老,我就先告辞了!”

成基命整个人都愣住了,崇祯连夜召见,而且是关系到江山社稷的大事!莫非是关宁战事,鞑子已经入侵了?

成基命一阵心惊肉跳,再也不敢耽误一刻,连忙让家丁备好轿子,火速赶往皇宫!

黄色的厚绸布上,摆放着一盘土豆素丸子,三颗土豆,显得非常庄重。

成基命、钱象坤、候恂等人彼此凝视,目不移开。

关于军国大事的计划呢?

与大明江山社稷相关的事项呢?

就这样?

崇祯焦急地召见了这么多军国大臣,难道仅仅是为了看这三个土豆?

崇祯的脸色涨红,似乎有点激动,说:“诸位阁下,你们是否明白这是什么?”

成基命和他们都是朝廷高官,虽然这些土豆珍贵,但他们也因此获得了崇祯的奖赏,家中都有一些。

“这些难道不是来自陕西的土豆吗?”

成基命有些犹豫地说:“陛下,这些土豆有什么特殊之处吗?”

“不是!”崇祯似乎在努力抑制着激动,双眼布满血丝地说:“诸位大臣,你们知道现在大明一亩水稻或小麦的年产量吗?”

成基命几人感到有些跟不上崇祯的思路,为什么又提到水稻和小麦呢?

成基命作为内阁首辅,对大明粮食作物产量还是有所了解的。

“北方的小麦一亩年产约三百斤左右,南方的水稻大约在五百斤左右。”

成基命缓慢地回答。

“那你知道这些土豆一亩可以达到多少产量吗?”崇祯激动地继续问道。

成基命几人对于这种高产量与马铃薯的关系感到有些困惑。

成基命表示担忧:“陛下,这些土豆应该不会有太高的产量吧?”

何如宠小心翼翼地说:“这是皇上的喜好,应该没有问题吧?”

成基命迅速提问:“每亩产量是否有六百斤?”

成基命的回答得到了其他人的认同,他们都在暗中点头。

然而,崇祯却神秘地笑了笑,继续说:“不对!”

“八百斤?”

“还是一千斤?”

这是钱象坤说的。

当钱象坤说出这句话时,成基命几人的眼睛都亮了起来。

如果真的如此,那大明将会拥有一种高产的作物!

一旦推广开来,大明是否还会面临粮食短缺?

然而,当他们都紧张地看着崇祯时,崇祯再次挥动手臂,“不对!”

崇祯再也无法掩饰兴奋,说:“阁下们,这些土豆的每亩产量达到三千斤,而且,它们易于种植且生存率高!”

成基命等人的思绪陷入混乱。

每亩产量三千斤是什么概念?

这将比现在大明最高产的水稻产量高出六倍!

一旦推广开来,大明是否还会面临粮食危机?

然而,成基命等人迅速冷静下来,怀疑这种高产量是否真实。

这种高产的作物可能是虚假的吗?

这不怪他们,要怪就怪这些土豆的高产量太不可思议!

每亩产量三千斤,这似乎不可能实现!

“陛下,是谁告诉您的?”成基命有些怀疑崇祯是否被某人欺骗了。

他非常清楚,大明现在正面临粮食短缺问题。

如果有人在这个时候告诉崇祯,土豆每亩产量三千斤,并且崇祯相信了,那么那个人绝对有不轨之心,甚至可能是危害国家的奸臣!

成基命决定要揭穿这个人的阴谋!

当成基命等人这样想的时候,远在坤宁宫的朱慈烺突然不停地打喷嚏。

“啊...”

朱慈烺刚准备入睡,突然打了个喷嚏,鼻涕飞溅。

“那个家伙在诅咒我!”朱慈烺嘴里嘟囔着,脾气暴躁地在宫女的服侍下准备入睡。

在御书房里,崇祯笑着说:“那么,成卿,你是否怀疑朕?”

“陛下,这些土豆是从陕西进贡而来的,如果真的有如此高的产量,陕西不会面临现在的情况!”

成基命严肃地说:“

陛下,请不要轻信谣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