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快穿:从扮神使帮始皇基建开始 > 第87章 在野有贤才

第87章 在野有贤才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快穿:从扮神使帮始皇基建开始!

耳朵旁还有几位大人互相讽刺阴阳的话,短短半日时间,已经学了半辈子都没听过的话术,一个比一个气人,他都担心哪位年纪大的朝臣受不住,贴心的找了太医在旁边候着。

攸安也不讲究,瞧着被“放弃”的答卷,“这些都是确定被淘汰的?”

她翻了翻,还见到几个熟悉的名字。

提到这些扶苏倒是来了些精神,“是啊,冯丞相、李廷尉对几份考卷还有争议,很是青睐。二十人都已经选出来,只不过名次有歧义,其实哪怕是这些落选的文章,也有其可学之处。”

他显然很高兴能读到这些人的想法,也就他有这个资源。

攸安建议道:“等到审阅完毕,长公子可以向陛下提议,将这些文章全部刊登印刷成一套,也好叫其他人也读到,顺带宣传宣传。”

状元手册谁没买过?

扶苏听了倒是很支持,只是笑问道:“神使不用如此小心,就算是你亲自和父王说,父王也不会多想的。”

攸安一脸无语,多想的是你好吗?

“和李廷尉他们待的时间太长,心眼子多了起来,只不过方向错了。”她可不是为了避讳,只是单纯的躲清闲而已。

攸安现场看了一出唇枪舌战,虽然考生和他们都没有师徒的名分,但瞧着一个个红着脸据理力争的模样,叫她想到“徒儿退至为师身后”的错觉。

到最后都没有分出来高低,李斯和冯去疾意属的第一有争执,其实后面的同样存在微词,只不过没有第一竞争的那么激烈而已,决定权还是落在了嬴政手上。

嬴政很乐意看到此番场景,若是众人都异口同声,反倒是叫他觉得不喜,本来招贤就是为了吸纳不同的人才,若是一枝独秀,固然闪耀夺目,但也意味着其他人水平显然不在一个水平。

落到嬴政手里有三份答卷,攸安仗着神使的身份,早在过来时便凑到李斯他们身边看到了名字:萧何,张良,陈平。

都是老熟人,她也很好奇,嬴政会更加意属谁。

殿内静悄悄的,只能听到纸张翻页的声音,李斯等人静立在叛旁边,早已没有了在偏殿的剑拔弩张,又是一副气定神闲、恭谨慎微的模样,只有攸安半分不受影响,在那四处张望。

三张答卷嬴政看得时间不算短,看来确实有可吵之处。

随着答卷落下,所有人都打起精神来,准备等待最后的答案。

嬴政没有立刻说出他的偏好,反问道:“你们二人分别意属何人?”

此刻李斯也没有所谓谦让的想法,“臣倒是看好萧何,此人言行老道,调度有方,更是难得有地方经验。”

冯去疾上前道:“萧何文章老练,只是少了些进取之意,臣更加所属张良。”

攸安听着听着有些不对劲,陈平呢?

你们把他的文章拿过来,然后只字不提,可怜的陈平大美男被玩弄于股掌之中。

显然嬴政也没有提陈平的打算,他心中早有答案,“朕还以为冯丞相会更意属萧何。”

冯去疾没有慌张,“若是治理能力,自然是萧何更胜一筹,只不过若是要行险招,张良可用。”

他回答得坦然,攸安一开始还没听出来,但想到险招,突然想到明年嬴政就要对百越动兵,冯去疾这是打算把人往百越推啊。

心可真脏。

她算是听明白,其实两人都更加认为萧何适合大秦后方治理,张良适合丢到艰难生存的陷境,现在就看陛下要不要为了日后叫张良卖命,给一个甜头。

她觉着他们考虑得很好,但还是先别考虑,按照张良的性格,任何甜头都会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嬴政直接一锤定音,“萧何为文榜第一。”

萧何和李斯没有意见,剩下的名次就很好排,没有多少争执,嬴政草草翻阅了一番答卷,确实多多少少都有可取之处。

他扫到下面百无聊赖放空的神使,又看到一直恭恭敬敬的长子,此刻和攸安的想法不谋而合。

“扶苏,将这些文章策略读一读,有何感悟记下来,再交到朕这。”

攸安同情的看着扶苏,好端端的加班加班还加出来一把作业。

扶苏完全没有她这种“不上进”的想法,对于他父王对他的教导欣然接受,还不忘拉上他兄弟姊妹,只是他们可能不会多感激他这个长兄。

“父王,这些都是此次贤才的大作,不如叫阿弟阿妹他们一块研读。”可能是觉得“惠及”自家还不够,还要将此等着作扩散,“神使刚刚和儿臣建议,可将此番优秀的作品刊印出来,一方面此乃父王对诸位贤才的重视和恩德,另一方面也能天下人知晓,此次招贤的成果。”

话说得面面俱到,可底下的小心思可不少。

现在只有咸阳发出去的邸报能发布,多少人就想着能刊登文章传达自己的思想,可现在朝廷直接给招贤的人如此殊荣,荣誉感直接拉满,还不得对礼贤下士的嬴政死心塌地啊。

况且,此等待遇其他人不得眼红啊,有些观望的人,看见此番盛况,怕是后悔得肠子都青了。

等到嬴政要第二批拉磨的人,踊跃的人会更加主动。

嬴政很满意扶苏的提议,攸安和他的眼神对上,直接露出一个灿烂的笑容,虽然不知道始皇陛下眼里的意思,但笑总归不会出错。

“既然你提议,那便交给你和少府,和下一期的邸报共同发行。”

“是。”扶苏现在身上的事是越来越多,过往还能时不时和人探讨探讨思想,现在每日一睁眼就是一大堆的事。

武考那边倒是快得很,王贲直接将名单送过来,攸安万万没想到居然是韩信。

不是不相信兵仙的实力,但他现在就是个十一二岁的小萝卜头啊。

嬴政同样好奇,“武通侯如此欣赏此子,想必肯定有过人之处。”

王贲答道:“陛下,若是论天赋,此子是臣生平所见最强之人。”

如此高的评价,嬴政没有觉得他在故意夸大给韩信造势,只是王贲是谁啊?不说王翦战功赫赫,他自己更是不堕威名,居然能叫他说出此种话,哪怕是嬴政都忍不住生出欣喜。

大秦的武将其实已经出现了断代,第三代属实找不出来几个好苗子,没想到现在倒是送过来一个。

“那确实需要好好培养,到时候还需王老将军费心了。”嬴政已经决定直接按照王贲的名单排,连韩信日后都安排好,直接送到王翦那。

攸安不合时宜的想到:王绾辞职后被嬴政拉去教书培养下一代,王翦颐养天年的年纪也时不时被嬴政送去一两个小辈培养,大秦的再就业实在是太紧张,没有退休生活啊。

王贲没说的是,他确实准备请阿父出山教一教,韩信的天资之高,叫他都有些不敢下手,怕误人子弟。

况且,韩信小小年纪,单从文字中就能看出他的傲,王贲向来谨慎,倒是不太适应此种过于桀骜的类型。

攸安若是知晓,只能告诉他,韩信可能不是简单的傲,还单纯的没政治头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