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躺平女医,专治疯批 > 第249章 林管家过往

第249章 林管家过往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躺平女医,专治疯批!

善若水离开都城的消息很快报到了圣上那里。

如今与当初的情势不同,圣上知道后只吩咐让人盯着善若水的动静,没有阻止她离开都城。

在路上的时候,林管家与孔兰向善若水介绍了田庄的情况。

林管家道:

“梁家将这个庄子给将军时,留下了一小部分佃户,将军将剩余的田地租给了军中士兵的家人,租赋要低于其他田庄。

因此庄子虽然有五千亩的土地,但盈利并不多。

当初我将这个情况告诉了孺人,问她要不要加租赋,孺人说不加。”

孔兰道:

“虽然说定的租赋低、庄子没多少盈利,但我的确没想过提高租赋,否则那些佃户不仅没有丝毫盈余可能连饱饭也吃不上。”

善若水不太明白,问道:“为什么?”

孔兰细细解释给善若水听。

当下一个五口之家的佃户,每年辛苦耕种一百亩土地,全部收成不过一百石(相当于今天的60斤)。

这微薄的收成,先要交完官府的各种税目和徭役,然后再上交田庄主人的租赋,剩下来的才能留作口粮。

官府的税赋分为“口钱”和“算赋”两种,征收对象分别是未成年人和成年人。

“口赋”的征收标准是7-14岁的未成年人,每人每年须向国家缴纳“口钱”30钱;14-56岁之间的成年人,每人每年须向国家缴纳“算赋”80钱。

如果有幸赶上风调雨顺的好年景,佃户尚能填饱肚子,但如果不幸遭遇灾荒之年,则难免会忍饥挨饿,有甚者还要售卖儿女来完税或应付徭役。

孔兰道:

“正因如此,子寰才将田庄内的租赋定得极低,这才让佃户们不至于饿肚子,甚至还略有盈余。

如果我将租赋提高,不就辜负了子寰一番善心吗?”

林管家在一旁道:“是孺人心善。”

善若水问道:“官府的税目和徭役很重吗?”

孔兰道:

“虽说当今圣上定的税目和徭役已低于前朝,但因新朝初立、需要支出钱财的地方也多,因此税目和徭役确实不轻。”

林管家道:“我祖上在前朝时也曾是中等之家,可因着税赋太重便落败了。”

前朝“口钱”起征的年龄为3岁,每人每年为30钱;“算赋”金额每人每年120钱。的确比如今的税赋重!

善若水这才明白农户的不易,怪不得她当初去的桃李村、太平村的农民都没有钱财看病,家中也是家徒四壁。

路上行了六日后,善若水一行人到达了陪都田庄。

林管家走到善若水马车前道:“县主,田庄到了。”

善若水掀开了马车车窗。

这个田庄就是一个坞堡,周围围墙环绕,前后开门,坞内建望楼,四隅建角楼,仿如城制。

有两人守在大门口,见到林管家后尊敬地向他行礼。

林管家对他们道:“这是将军的夫人县主,还有县主的阿母孔孺人。”

听闻善若水的身份,两个守门人立马朝她们行礼,口唤“主人”,恭迎马车进去。

林管家陪在善若水的马车旁,向她介绍道:

“庄子里有不少退役的士兵,有在战场受伤不得不退役的、也有到了年龄退役的。

刚才那两个守门人就是退役的士兵。

不仅这个庄子,魏府其他几个庄子的情况也都如是。

不过,退役的士兵太多,将军不可能每个人都关照到,只能尽可能地帮助。”

林管家这般说法倒是让善若水更了解了魏不绪。

之前外间对魏不绪的传闻以不好之言居多,没人说过他对手下的军士这般照顾,可现在想想,魏不绪才是真正的性情中人。

朝廷对退役士兵都没有安置,可魏不绪却尽可能地帮助他们。

不仅对士兵如此,对士兵的家人也是如此。

或许正因为这样,黑甲军才对魏不绪如此忠心。

想到这里,善若水问林管家:“你与子寰是怎么认识的?”

“这事说起来有些复杂。”

林管家是他大兄拉扯大的,林管家十二岁时,他大兄去世,留下一个比林管家小三岁的儿子。

林管家大兄去世后,林管家靠到处打零工赚取两人的饭钱,日子过得很是艰难。

有一次,他侄子病了无钱买药,林管家狠下心净身进了前朝的皇宫,用卖身钱买药救活了侄子。

接下来几年,林管家用他微薄的月钱供养他的侄子,他侄子满十四岁后就瞒着林管家入了军营。

后来,前朝灭亡,林管家从皇宫中逃了出来,他侄子辗转成了当今圣上的将士。

他侄子与魏不绪是在收复彭城的那场战役认识的,当时他侄子的品阶比魏不绪还高了一级,不过他侄子佩服魏不绪的智谋便跟从了他。

那次战役以魏不绪率领剩下的残兵收复彭城告终。

说到这里时,林管家道:

“说起来也要谢谢县主你。如果当年不是你救了将军的性命,哪里有我们今日这般好的日子。”

两人说话间,有佃户过来与林管家打招呼,林管家向他们介绍了善若水,佃户们纷纷热情地称善若水“夫人”。

与佃户们打完招呼,林管家继续说道:

“我侄子是最早跟随将军的一批人,比尹狄尹唐都要早一些。后来他死在一场战役中,临死前拜托将军照顾我。

等那场战役结束后,将军便找到了我,让我替他管家。

我这一管就管到了如今。”

善若水问道:“那时子寰多大?”

“那时将军才十八岁不到,还只是一个长水校尉,也没有太多家产,不像如今。”

善若水之前一直奇怪林管家为何不娶妻生子?没想到他是因为净了身不能娶妻生子。

或许也正因此,他才将魏不绪当成自家晚辈看待。

“你与你侄子两人倒是情深意重。”

“人总要有良心。我是大兄拉扯大的,总不能丢下侄子不管。”

善若水又问起了尹狄尹唐:“他们是怎么与将军认识的?”

“尹狄尹唐是孤儿,他们十七岁进入军营就被分配到了将军麾下,随后便一直跟着将军。”

善若水好奇道:“尹狄尹唐是亲兄弟吗?”

“不是,他们都是孤儿,从小一起长大。”

善若水心道:怪不得尹狄那样能干精明、尹唐却那样“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