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我与假男主日常互演 > 第193章 皇太弟

第193章 皇太弟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我与假男主日常互演!

宋长凌心下一沉,想上前将宋婵手中的东西抢过来,却被赫连胥拦住。俩人互相钳制住对方,谁也不肯松手。

猛不丁的出现这样的场面,都令众人始料未及。

有臣子直言道:“王庭王上,你要在大宋宣政殿内对我们摄政王做什么?快放手!”

赫连胥看也不看他们,直直盯着宋长凌道:“那就要问问你们的摄政王,想对本王的王后做什么了。”

沉默许久的沈怀安也上前拉住宋长凌的手臂,小声道:“松手!这是怀玉的意思。”

宋婵一进来就已经言明,她是受沈怀玉所托。

沈怀安又道:“王主,放手。”

俩人僵持了一会,一同松开了钳住对方的手。

“宣武陛下诏日——”

“孝祯帝第七子宋皓,在位十七年,残杀忠良,谋害手足,构陷发妻,算计子嗣,囚禁嫡母。为君不仁,为兄不义,为夫不诚,为父不慈,为子不孝。德不配位,实乃北宋不幸,现废其帝位,前往皇庙静修,望尔今后诚心悔过。”

“其皇贰子宋长凌,皇室嫡出,天意所属,俊秀笃学,颖才具备。于国事,有功;于双亲,极孝;于手足,甚亲;于朝臣,温厚。大有帝王风范,朕之夕影。今册封皇贰子长凌为储君,即日继位,不得有误。望诸亲王、朝臣全力辅佐,以固朝纲。”

“钦此——”

“这是宣武陛下的圣旨?”有人反应过来,道:“这……”

说实话,有一些人是不信的,但他不敢明说。

时隔将近四十年,怎么会突然出来一道宣武陛下的圣旨?

若按照辈分,这是昌平帝的祖父,宋长凌的曾祖父。

若这圣旨是真的,那昌平帝真是个笑话。他是北宋乃至所有朝代中第一个被废黜的皇帝,还是被自己的皇祖父废掉的。

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让人贻笑万年。

惜花道:“宣武陛下曾在临终前将此诏书交给太后,并嘱咐太后,若国本危难之时可用此另立新君。诸位若不信,可上前查看。”

这圣旨上的一个是国玺,这都可以确定,但另一个,可以说他们不认识。

宣武年间的臣子们如今大多都已不在人世,剩下的也都告老还乡,只剩下寥寥数人还在朝中。但因为当时年轻刚任职,不是要职,自然没见过宣武帝的私章。

有人提议道:“崔老和苏老将军可在京城?不如请他们来一趟吧。”

这二人,在宣武年间可是天子近臣,是宣武帝最信任的臣子。

苏老将军苏维就是当年和慧临皇太子一同前往边关的大将,也是他将慧临皇太子的遗体带回了上京。

崔掌院与苏崇亮道:“臣立即着人去家中请父亲前来。”

崔老年岁已高,无法行走,是被人抬过来的。苏维可能因为长年习武的原因吧,比崔老的情况好一些,是自己拄着拐,一步一晃的走来的。

俩人都趴在了“宣武永昌”这个印章上面,仔仔细细,反反复复瞧了一会,苏维道:“是宣武陛下的……老夫敢保证。”

他曾经陪着慧临皇太子出发的前一晚,宣武帝就给他秘密传了一封信,让他尽心辅佐太子但不要放纵太子。大宋需要的是一个能独当一面的储君,而不是一个骄生惯养的太子。

他明白宣武帝的打算,在边关的三年全力辅佐、教导慧临皇太子。

慧临皇太子意外离世,宣武帝没有责怪他,但他没法原谅自己。这些年来他一直在后悔,为什么当初不跟在慧临皇太子的身边,他们已经在回京的路上了,为什么还要磨炼他,让他独自去处理呢。

如今这封圣旨上的“宣武永昌”与当初一模一样,令他熟悉。

崔老躺在那里,缓缓点头。虽无法言语,但也很清楚的表达了他的意思。

这的确是宣武陛下的圣旨。

“这字……不太像啊。老夫敢问一句,这是谁所写?”

这不废话吗?宣武帝驾崩的时候昌平帝都还没出生,他又怎么知道他有个曾孙子叫宋长凌?

惜花道:“太后崩逝前病重已无法起身,故让昭和郡主代笔。”

这其实也不算撒谎,太后将诏书交给沈怀玉前就已经思量好了,这诏书上无论出现什么样内容皆为她意。

惜花这样说,也是能为沈怀玉日后省去许多麻烦。

宣武帝给的太后这份另立新君的圣旨,那这份圣旨上的内容也就代表了宣武帝的意思。

那方才宋长凌说的那番话,岂不是不作数了?

礼部尚书小心敬慎道:“那摄政王的登基大典……”

说着说着,就被宋长凌的眼神吓得憋了回去。

这朝上的,少活三年。

“宣武陛下废黜的是先帝的帝位,册立本王为储。如今我大宋的帝王是先帝皇长子,本王的皇兄,本王现在也只是皇太弟。”宋长凌淡淡道:“诸位不要会错了意。”

是啊,在福顺公主来的前一刻,他们都默认了宋长麟为帝,宋长凌为摄政王的提议。

甚至宋长麟的登基仪式都已确定,不改年号,只用祭拜天地和宗庙就行。

这不是强词夺理,胡闹儿戏吗?

这是所有臣子们内心的想法,但没人敢往外说。

见过为了皇位争的头破血流的,还没见过把皇位往外推的。

这不搞笑吗?

宋长凌:“诸位大臣想必也受了惊吓,带着夫人及家眷尽快回府安顿吧。”

末了,宋长凌又道:“此次平定南岐战事中,多亏了王庭和王主的帮助。本王有意与王庭结百年之好,互不侵犯。等之后,文书自会送往王庭。”

赫连胥和宋婵异口同声道:“多谢摄政王。”

“谨遵摄政王之意。”

王庭偏远,北宋也没必要跋山涉水,费那么大的劲去攻打。王庭这几年日益壮大,就算北宋要去攻打也要耗费许多精力和心血。

北宋本就没有想法去攻打王庭,如今有百年合约在,也杜绝了王庭起心思或投靠他国。

王庭每年得按时朝贡,也很划算。

等所有人都陆陆续续的离开后,宣政殿内只剩下宋长凌和沈怀安。

沈怀安沉默良久,道:“你这样做,不怕后世说你肆意妄为吗?”

将帝位视为儿戏,强词夺理扭曲宣武帝的圣旨内容。

宋长凌淡淡地瞥了沈怀安一眼,“父死子继,兄终弟及。合情合理,天经地义。”

沈怀安冷笑出声,他动了动嘴,“你觉得合理,能堵得住悠悠众口就好。”

沈怀安离开前,听见宋长凌轻声道:“只有这样,她才能回来。”

“她答应过我,她会回来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