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为情寻至道 > 第24章 三教之争

第24章 三教之争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为情寻至道!

见状,余生略做思考,便明白了眼前即将发生的事情。虽然已经略有听闻,但现如今呈现在自己的眼前,余生觉得无比震撼。

眼前之事,显然是传说中的三教之争。争的,是人间正统。只是,余生也仅仅是有所耳闻,并不清楚三教之争的结果如何。若是以他在现世的情况而言,三教具存,似乎也没有太大的争端。互不侵犯,各自相安。

很快,三伙人开始争论起来,述说自己的种种,认为人间正统,只有他们才配。

一儒生自信满满说道:“人间有的一切秩序,皆是我儒家之功劳。若无我儒家布教,天下皆是目不识丁的乡野村夫,文明未开化如茹毛饮血之禽兽。如此功劳,人间正统之位,应为我儒家!”

此儒生的话一出,立即就引得后面的儒生连连赞同,余生听他这么一说,也感觉有些道理。毕竟,如果不是儒家布教,孔圣开有教无类之先河,人间多是粗野之人,更谈不上文明的繁华。

只是,余生心里的认同,在一和尚的发言之后便又陷入到了怀疑以及矛盾难择的境地。

一和尚踏前一步,他宝相庄严佛气迸发,满不在乎地说道:“孔圣布教自然是劳苦功高当记大功。只是,孔圣制定之秩序若是真能安定人间,为何每每朝代更迭便是尸横遍野白骨累累?皆因孔圣制定之秩序,易生高低之分,高位者若无高尚之德,便是受欲望驱使之物,造福人间不太可能,为祸人间更有甚者。我佛慈悲,绝情绝欲,普度众生前往极乐世界,如此胸怀,当为正统,阿弥陀佛!”

和尚此言一出,他后面的和尚个个双手合十宝相庄严,齐齐一声阿弥陀佛,那种气势,确实是很有感染力,余生一时之间陷入其中,心生投身空门的打算。

余生有这样的打算也是正常的,毕竟在他以前的现世,便有不少礼佛者,他们无论富贵贫穷,礼佛之心诚恳,显得他们与世俗人有些与众不同。

就在这时,道门一道士单脚踏地,玄黄之气喷涌,他呈现出仙风道骨的姿态,只是看着,便有种仙人在世的感觉。

道士看了儒家和佛家的人一眼,郑重其事地说道:“万变不离其宗,天下道法归一家,无论你们两家怎么变,都只是我道家的分支罢了。人间正统,理应上承天意下顺民心,我道家原本无争夺之心,但尔等过于狂妄,我道家不得不争,人间正统,自是万法道流,唯我道家有此资格。”

道士的话,余生也赞同一些,道家的起源确实很古老,一直无比神秘,天下修行者,多为修道者,道家论人间正统,确实有这样的资格。

忽然,余生反应过来,现在三家都说自己是人间正统,按照现在的趋势,势必要分出一个高低,而今他身处菩提老祖的考验之中,他估摸这一次的考验,便是站队。若是站队正确,可能就通过考验,若是站队错误,可能就到此为止。

想明白了这一点,余生便变得谨慎起来,尽管三家说得都有道理,但现在让他做出选择,他确实挺难选择,因为三家说得都对,只是菩提老祖会站在哪一家,余生尚不得知。

三家是谁都不服谁,又在哪儿七嘴八舌地争论,而也就在这个时候,三道金光如同流星划过,分别落在对应的三个道台上,金光散去,分别出现一道人一和尚一先生。

道人是耋耄老者,眼半眯着似睡非睡,似笑非笑,白须白发自然披着,宽袍布鞋如常人,一身仙气流若云,道骨道心相相印,万道加身归一统,似道非道,似仙非仙,尊有圣姿。

和尚作青年相,金发碧瞳黑皮与众人区别。黄袍袈裟赤足而立,左手捻指如兰,右手参禅,佛光宝气身后具现,如天伦明月,如高照艳阳,佛心印佛骨,佛骨容佛心,宝相庄严间,圣人之姿。

先生为中年人,身姿无异于常人,着流云麒麟袍,戴紫金发髻冠,踩白玉龙头靴,面有微笑舒人爽,眼似星辰透人心,手有一书曰仁义,虽无开口,隐隐间却有朗朗书声,万世师表,当作圣人。

毫无疑问,立于道台的三人就是儒释道三家的祖师,他们都是传说中的人物,余生以前也只是听闻,但现在出现在自己的眼前,他都不知道这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

三家祖师爷的出现,立即就让原本吵闹的场面安静下来,在三家祖师爷的面前,他们三拨人马也不敢造次,只得看自己的祖师如何表态。

三位圣人一言不发,但不约而同都把目光投向了游离于三者之外的余生,似乎他们想要把胜负压在他们之外的人身上。

被三位圣人注视,余生有些不自在,他极力躲避这三位的目光,但似乎是有一股冥冥无形的力量,让他身体不受控制地来到了三个道台的正中央,现身于众目睽睽的注视之下。

余生很懵,但现在的情况却容不得他去想刚刚发生了什么事情,只听儒家圣人开口:“这位小友,我观你三心不存,应非三教之人,你是最适合决定我三教人间领袖地位,请做出你的选择,三思而后行,切勿失言。”

这位儒家圣人虽是面容和蔼可亲,但张嘴之言却弥漫如同实质的圣威,若非这圣威无针对余生之打算,恐怕余生一刻也撑不住。

这时,佛家圣人也是开口,他说道:“这位施主,你与佛有缘,自是会做出正确选择,入我佛门,你之苦恼,可尽解。”

佛家圣人宝相庄严看不出喜怒哀乐,只是开口有梵音回响,这梵音不仅洗涤心灵,更是能对人的心灵造成实质性的冲击。若是愿意,这位佛家圣人,怕是一张嘴诵经念佛,天下入佛门者如过江之鲫。

被两位圣人暗示,余生并不敢马上做出选择,他反而是小心翼翼地看着道家那位圣人,看看他的意见是如何。

出乎预料的,道家那位只是看了一眼余生,并未出一言,这让余生反而是有些摸不着头脑也捉摸不透。

“我对三家并不熟悉,说来无论选哪一家,恐怕都会得罪另外三家。若是三家都不选,怕是也无法通过菩提老祖的考验。只是,这该如何是好?”

思来想去,余生也没有想出可以破解当前局势的方法,他只得是对四周一拱手,略显紧张地说道:“诸位前辈高人,在下才虚学浅,断不能入三家法眼,更不能妄断三家之优劣,故而,还望三家前辈恕罪。”

听到余生如此,三家的弟子很不爽,因为这并不是一个他们愿意听到的答案,他们不断向余生施压,妄图以压力逼迫他做出选择。

“小子,你在胡说什么?我道家万古长存,他们两家焉能与我道家相提并论?”

“阁下,我儒家有教无类,教化众生,就这一点便完胜另外两家,这人间领袖地位,非我儒家莫属!”

“阿弥陀佛,施主!你之选择,乃造化众生之举,已是我佛普度世间之仁慈,你已是佛门中人,定不会打诳语而言其他!”

“……”

面对步步紧逼的三家,余生确实不知如何是好,他也才意识到,菩提老祖设下的考验有多么困难。想要通过,几乎不存在可能。

“按照三家的说法,其实他们都具备人间领袖的资格。只是,他们三家所以也不服谁,怕是想共享这人间领袖之位也是不可能,如果非要分出一个高下,怕是要另寻他法。”

短暂思考之后,余生想到了一个可以完美破局的办法,他面色变得沉重,看向三家,说道:“我不知道这人间领袖对诸位意味着什么,我只知道,能帮到我的人,我会记一辈子的恩情,无论他做什么,我都会支持。同理,你们若是谁先帮到我,我便支持谁。”

余生这一手,直接是把烫手山芋扔了出去,虽然尚未解决问题,但至少在处境上比之前好太多了,他可以变得主动起来。

闻言,三家面面相觑,三位圣人异口同声道:“不知,你想我们帮你什么?”

见三位圣人都这么问,余生心念一动,他直截了当地说道:“我爱的人逝去了,你们谁若是能让她死而复生,我便支持谁。”

余生这话一点不假,他不在乎三家孰优孰劣,无论是谁,只要能救回雨露,那他就是余生一辈子的恩人,无论是上刀山下油锅,他都万死不辞。

闻言,哪怕是三位近乎无所不能的圣人,都在同一时间犯怵。无他,令人死而复生,这是一件逆天之举,哪怕是他们三位,也断无可能。

他们的极限,也只是能将吊着一口气的人救活过来,对于已死之人,他们具是无能为力。

见三位圣人久久不语,余生也是知道了他们的答案,虽然在意料之中,但得到这么一个结果,还是让他的信心遭受到了沉重的打击。

试问,三位圣人都做不到的事情,谁能做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