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随亲娘改嫁后,我让继父家绝户了 > 第25章 是我至暗时刻的一米阳光

第25章 是我至暗时刻的一米阳光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随亲娘改嫁后,我让继父家绝户了!

遭此变故,辛红梅让孟黎明搬回她家住。

孟黎明没同意,大伯家只两间半房子,自己若是去了,大伯就只能跟两个儿子挤在一起,不是长久之计。

再说,自己在家,既能做活赚钱又能学习,一个人,随便,习惯了。

辛红梅不放心,要自己留下来陪孟黎明住,孟黎明见扭不过她,灵机一动把孟爱军给留下来了,让他住西屋,自己住东屋。

.

周一到学校,孟黎明想向李芳表达歉意,结果李芳一改往日对她的态度,冷冰冰的。

孟黎明知道,因为昨天的事,李芳对她好不容易扭转的好印象再度土崩瓦解了。

中午去了大伯家,想问一问户口办得怎么样了。

孟忠臣直接把户口本给了孟黎明,高兴的说,没想到迁户口会办得如此顺风顺水。

孟黎明翻到户口本末页,“孟黎明”的名字赫然在上,关系栏写着“长女”。

孟黎明隐隐觉得,李芳应该是让周所长交待同事了,所以才会如此的高效。

李芳,虽然不认同她的处事方法,但还是忍不住伸出了援助之手。

四月中旬,孟黎明收到了一张莫名其妙的汇款单,金额不多,十五块钱。

汇款人是《S城中学生博览》编辑室。

与汇款单同时到的,还有一本十六开的《S城中学生博览》,翻开刊物,孟黎明写的那篇《二十年后》赫然在册,只是内容稍有改动,结尾处增加了一句:杨子在歧路而哭之,为其可以南,为其可以北。却忘记了,不管南北皆为路,未行过,岂知对错?若知错了,及时纠偏,归于正途,未来犹可期。

孟黎明的眼圈一下子就红了。

一句结尾,整篇灰色调的作文,立马得到了升华。

孟黎明想破了头也想不出自己与这本刊物的关联,硬着头皮去找李芳。

李芳大方承认了,今年S城中学生博览杂志社创刊发行,李芳的同学入职当编辑,让李芳推荐一些好的小学生至高中生作文,李芳立即想到了孟黎明写的那篇《二十年后》。

临邮出之前,又觉得作文太过灰色,不利于疏导学生思想,便增添了结尾,起到画龙点睛作用,没想到一下子就选中了。

李芳淡然道:“你不会是因为我改了结尾而来兴师问罪吧?”

孟黎明眼中闪过一抹狡黠:“李老师,您写了末尾一小段,也算是作者之一,理应领取稿费,我根据字数折算,给您送来了相应的稿费……”

孟黎明变戏法似的从袖口里抽出一瓶北冰洋汽水,炫技似的用筷子起开瓶盖,放在办公桌上,转身就往外走,边走边碎碎念:“作文挺好,可惜了笔名,‘黎明破晓’太难听了……”

孟黎明匆匆的来,匆匆的走,一波操作猛如虎,逗笑了一众语文组老师。

李芳既尴尬,又带着几分小骄傲,语气无比宠溺:“这孩子,跟老师还歘贱……”

(备注:歘贱,音chua,三声,是撒娇的意思)

师生二人的冰冻关系,再次得到回暖。

周日上午,李老师带着贺老师来给孟黎明补一节数学课,当然,是免费无私奉献的那种。

眼看着还有三天放五一小长假了,早晨上早课,本应该来的班主任李芳却没有来,取而代之的是原班主任何老师。

李芳接班主任的时候,说的是带她们到高三毕业,为什么又换回何老师?

难不成何老师从中作梗了?

孟黎明狠瞪了一眼王雅丽,王雅丽连连摇头,一脸委屈。

孟黎明“蹭”的站了起来,直问何老师:“何老师,李老师为什么没有来?”

孟黎明的直球,让何老师觉得自己的老师身份遭到了冒犯,冷然道:“这是校长的安排,为了学生的品行好。”

“什么叫做为了学生的品行好?李老师的品行哪里不好了?您若不说出个所以然来,我就去找程校长问。”孟黎明登时不高兴了。

当着学生面逼宫,何老师的火气也上来了:“为什么?别人不知道,你还不知道吗?!教育局已经收到举报了,李老师收了你的礼,事事偏袒你,找贺老师给你补课,让你上省刊!她这是严重的失德,愧对为人师表……”

没等说完,孟黎明已经跑出教室,直奔校长办公室。

校长不在,孟黎明又去了语文组,与李芳关系较好的一位宋老师说,校长被叫去教委,等着挨领导批评呢。

孟黎明二话不说就跑出去了。

.

此时的程校长,正身处局长办公室,如做错事的小学生似的低着头,被围坐在前面的局长、副局长、督导科科长挨个数落,程校长觉得自己这个脸没处放了,恨不得找个地缝儿钻进去。

几位教育局领导正唾沫飞扬的发表着愤慨,局长办公室被敲响了,一个身穿高中校服的女生出现在门口。

督导科科长皱起了眉头,不悦道:“正开会呢,一会儿再进来。”

换作其余学生或办事人员,早就社恐的退回去了,没想到女生不退反进,大大方方道:“领导,我就是你们此次会议的主题,所以,我来了。”

孟黎明将手里的东西一一摆在局长桌面上,边摆边介绍:“领导,这是我新户口本和老户口本撤出页,能证明我曾经随母嫁入孙家,四月二十号转迁户口至大伯家;”

“这是我的租房协议,证明我独自一人租住在平房区;”

“这是我多次往返于S城的车票,我孤身一人离家,本学期没收到一分母亲给的学费和生活费,不得不靠倒货和做缝纫活自己挣生活费和学费;”

“这是我和另一位同学的月考卷子,我作文全校最高分,他作文第二, 我们两个同时入选省《中学生博览》,不存在李老师专门偏袒于我;”

“这是我做的呢子大衣出货记录,往梨花县批发价七十五元\/件\/套,而李老师,以及后来听到信息来买的张老师、宋老师等八名女老师,人均价格一百元,不存在学生贿赂老师一说。”

“这是李老师给的那一百元货款,我一直单独保留着,准备留作一生纪念。”

“各位领导,我父亲早逝,母亲改嫁,继父逼我辍学嫁人,李老师,不是什么失德的坏老师,而是我至暗时刻的一米阳光,让我在如花的年纪里,没有成为花坛底端的一摊烂泥。如果人人都像李老师一样无私奉献,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局长翻动着孟黎明拿的证据,也有些动容了,只是还在犹豫,若是现在收回停课的承诺,自己岂不成了朝令夕改之人?怎么也得停个一两周意思意思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