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穿成妲己后,纣王突然听到我心声 > 第67章 稻神庙的鱼稻共生术

第67章 稻神庙的鱼稻共生术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穿成妲己后,纣王突然听到我心声!

朝歌城外。

看着王公贵族们的田庄上,奴隶们已经在平整土地,抢种秋粮了。

那些已经失去土地的自耕农和小地主们,纷纷露出了羡慕的眼神。

可是他们已经没有后路了。

家乡连年旱灾水灾,为了活下去,他们卖掉了耕地、祖屋,拖儿带女,逃难到这里。

本以为天子脚下,至少能讨个活路。

可谁知,朝歌居然也闹了旱灾!

若非妲己娘娘心善,向大王与王后进言,打开女娲宫大门,收留了他们,还给他们吃豆羹。

他们现在肯定不是饿死,就是在大雨中被活活冻死了。

虽然女娲宫现在依然每日给他们供应早晚两顿豆羹,但毕竟不是长久之计。

庶民未辛站在女娲宫外,手里,紧紧攥着三根蓍(Shī)草。

古人占卜用的蓍草

他和妻子商量好了,为了凑够回乡的路费,决定卖掉一个女儿。

他们有三个女儿,可不管卖掉哪一个,夫妻俩都舍不得。

但是没有办法啊。这是天子脚下,哪怕是一块荒地,也是有主的。

不像他们的家乡,到处都是荒野沟渠,没了耕地,他们可以捕鱼、狩猎、采集野果,只要撑过两年,再慢慢开垦出几亩耕地,一家人就依然能活下去。

可归家之路,却不能没有路费。

而且他们还需要带一些粮种和农具回乡,这些也都要花钱去买。

除了卖掉一个女儿,他们没有别的办法了。

掌中的蓍草,硌的未辛的手心一阵阵刺痛。

他必须做出决定了……

“未辛你终于回来了,快!快去官府报名!”

未辛的妻子蔓菁挺着大肚子,使劲把丈夫往外推。

“什么?去官府作甚?”

“你没听到吗?大王发布诏令了,女娲宫,还有稻神庙,都要新添祭田!”

“大王说了,这些祭田要招募三千农夫,无需卖身为奴,我们不用卖女儿了呜呜呜~”蔓菁高兴的直抹泪。

未辛呆了呆,一把丢掉了手里的三根蓍草,扭头就往淇县县衙跑去。

县衙外,已经聚集了乌压压一片灾民。

都是来报名做农夫的。

这农夫可与农奴不同,方才在路上,未辛已经听其他灾民说了,这次朝廷征召的农夫,可以拖家带口一起去,每户人家最多可以分到十亩大小的荒地。

虽然是荒地,但大王说了,前两年都无需缴税,而且,官府还会低价把粮种卖给他们。

两年后,荒野变成了良田,每年也只需向女娲宫和稻神庙,缴纳四成的收成做田租,剩下的收成,无需再向官府缴纳赋税,全部都是他们的!

稻神庙,就是大王为“神稻”修筑的神庙。

给神庙做农夫,那可是庶民们都抢着想去的肥差啊。

果然,因为是肥差,所以报名之后,官府还有一个选拔淘汰的过程。

具体就是有两个农官,挨个把报名的人叫到面前,询问他们从前在老家是做什么的,家中良田几亩,耕种过哪些作物等等。

轮到未辛的时候,因为太过紧张,他居然把自己曾经因为家贫,做过猎户和渔夫的过往也说了出来。

说完他就后悔了。

因为那两个农官头抵着头,嘀嘀咕咕了一会儿,居然把他的名字,录入到另外一根竹简上去了。

他这是,落选了吗?

未辛垂头丧气地往外走。

还没走出门,就听到身后有人喊他——

“未辛!你跑什么?往那边房间去!”

“你不是会狩猎捕鱼么?稻神庙有个‘稻田养鱼’的活儿,去不去?”

“去!我去!”未辛大喜,急忙跑到隔壁房间。

出来的时候,手里便多了一根竹简。

从现在开始,他们家就是稻神庙的“渔户”了哈哈哈~

几天后,未辛夫妻俩,带着他们的三个女儿,和其他入选的灾民一起,来到了距离淇水河畔不远的稻神庙。

稻神庙还没建好,不过,听说里面供奉的,是一位给殷商送来了高产稻种的仙人。

据说这稻种,与凡间的稻种大不相同,凡间稻种,一亩地最多能收二十斗稻谷,就已经算是丰年了。

可仙人赐予他们大王的神稻,据说一亩地居然能收160斗!

老天爷!

一亩地便能收160斗稻谷,就算要给神庙四成的稻谷做田租,那他们也还能剩下九十多斗稻谷啊。

这几乎顶得上他们在老家一整年的收成了!

这还是一亩地的,要是耕种十亩地,那岂不是要发了?

不过,未辛和其他专门种植神稻的农夫不一样。

他和妻子做过渔民,听说妲己娘娘得到了“稻神”的指引,要在稻神庙试验什么“鱼稻共生术”。

这听起来,简直就跟传说中的“长生不老术”一样牛逼!

而且,更让未辛激动的是,他和妻子居然还算是什么“技术猿”。

虽然他也搞不懂什么是“技术猿”,但这种猿,是有工钱的!

稻神庙会给他们夫妻俩分十亩地的水稻田,每年的产出,和其他人一样,都是和神庙四六分。

除此之外,夫妻俩每个月还能从神庙领到两葫芦瓢的盐,二十个贝币作为“工钱”。

那可是盐!盐啊!!!

未辛已经和妻子商量好了,以后每个月发下来的盐,除了留下少许一点,他们自家吃之外,剩下的,全部拿到集市上去,换成麻布,留着给三个女儿做嫁妆!

大女儿今年已经十二岁了,转过年就到了能说亲的年纪。

未辛不愿让大女儿的未来婆母,看轻了女儿,所以,陪嫁的麻布,他和妻子商量好了,至少要让女儿带两匹过去。

晚上,一家人躺在稻神庙分给他们家的“宿舍”炕上,夫妻俩仔细规划着未来的生活。

旁边,三个女儿缩在一张被子里,也激动的完全睡不着。

“这火炕真大啊,比咱家以前的屋子还大!”

“神庙里还养了好多牛,我听管事的说,等以后母牛生了小牛犊,兴许咱家也能买一头牛犊呢。”

“先别想着牛了,管事的不是让爹娘在稻田里养鱼吗?明日咱们便去野外寻些野麻回来,剥些麻线编渔网吧?”

三个女孩有一句没一句地说着悄悄话,说着说着,便陷入了梦想。

漆黑的夜里,未辛嘴角含着笑,慢慢闭上了眼睛。

梦里,他好像真的种出了管事们说的,像小树那样高的禾苗。

妻子和女儿们,围坐在禾苗下乘凉,禾苗上的稻谷,简直像野鸽子蛋那么大!

真是一个好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